APP下载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域对比研究

2018-07-23刘桂玲

关键词:量度概念化形容词

刘桂玲,杨 忠

(1.吉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空间量度形容词是对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事物所占据空间量进行说明的词语,是对事物一个或一个以上维度的物理延伸程度的描述[1]62,是英、汉语中典型的形容词。人类在认识、描述和表征周围事物以及他们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仅使用空间量度形容词量度物理环境及其中的事物,也用它的量度非空间概念,这种抽象化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映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空间量度认知及其抽象化方面的异同,从而探知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以往针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的研究[2][3],英、汉语中表整体维度的空间量度形容词[4]58-62[5]12-16和表示垂直维度概念的空间量度形容词[6]14-20[7]54-56的认知对比研究,尚无针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映射状况进行的整体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的提出为通过可见的语言现象分析人类的知觉、认知和智力活动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Lakoff & Johnson提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现象,而且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内相邻概念之间的映射,隐喻映射通常涉及源域和目的域,隐喻是由源域概念向目的域概念的映射,通常是由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8]35。词的多义性是在人的认知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产生的,这一变化方向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9]44。我们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观照下,分析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映射域及其表达的隐喻义。

我们将“far/distant、near/close”“long、short”“high、low”“tall、short”“deep、shallow”“wide/broad、narrow”“thick、thin”“large/big、small/little”八对/组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和“长、短”“远、近”“高、低/矮”“深、浅”“宽、窄”“厚、薄”“粗、细”和“大、小”八对/组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进行对比,力图做到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我们依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10](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下称OALECD)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11]对于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释义,在文类基本对应的BNC[12]和语料库在线[13]中检索16组形容词并提取英、汉语语料,库容分别为1亿词和1亿字符。通过对检索到的语料中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出现的语境进行观察,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使用及其同现的词语进行质化分析和初步统计,判别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映射域,分析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的异同及其成因。

一、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状况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派生构词的现象,这些词大多已经派生出许多非空间义。例如,“shortly”在OALECD中已经没有空间义的释义,只有时间义和情感义。由于英语中的词汇通过派生已经构成新词,所以本文的分析不包括形容词派生构成动词(如“enlarge”“lengthen”)及副词(如“largely”“shortly”)等情况,只讨论英语空间度(包括原形和比较级别)用作形容词或直接用作其他词类的情况。

汉语词汇通常经由复合构词实现意义扩展和表义复杂化,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在历时发展中作为构词要素构成了很多新词。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在使用中出现了大量词义分化而构成新词的情况,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宽”的词条下收录的“宽敞”“宽畅”“宽绰”“宽泛”“宽余”“宽裕”等词不是两个构成部分相加而成的,因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考虑此类用例。此外,汉语空间量度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复合构词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宽带”“宽心”“宽银幕”等词中的“宽”来源于空间量度义,可以单独分析,所以我们的研究涵盖了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用于复合构词的情况。

我们分别在BNC和语料库在线中对20个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和17个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进行检索。在BNC中我们检索20个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高频同现名词,去掉非法同现词(少数与动词“long”高频同现的名词或只与空间量度形容词“long”同现但不构成搭配的名词),然后对高频搭配出现的语境进行观察以分析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用于表达非空间义的隐喻映射现象。对于检索到的汉语语料,我们选择前10%进行观察和分析(由于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矮”的用例总共是229例,所以我们在分析中选取了包括“矮”的全部229条语料),去除掉不合法的语料(如“长”作为多音字用于表非空间义的用法)。研究发现37个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隐喻化现象,这说明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现象非常普遍。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的过程大致为以下两种:一是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由描述空间量发展到描述其他量或对事态进行评价,二是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不仅用于描述抽象域或对事物进行评价而且转喻为其他词类。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通常由空间域直接映射到其他相对抽象的域用于描述其他量或用于评价。例如,两种语言都将时间概念化为单向的运动,都有用空间长度概念化时长的现象。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long”和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长”几乎可以用于描述任何长度的时间段,如“a long day”“a long period”“长夜”“长期”等都是由空间域向时间域映射的情况,是量度空间长度的词概念化时间长度的现象。

(1) But I’d wanted to do music for such a long time.(BNC)

(2) 夏季昼长夜短。(《现代汉语词典》)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使用中还出现了隐喻兼转类的情况。

(3) But most girls are aware of the dangers of casual sex and want long lasting relationships.(BNC)

(4)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以上两例中描述长度的空间量度形容词都用于描述时间,而且都转类为副词用以修饰动词了。例(3)中的“long”在句中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例(4)中的“长”表示“经常”义,两个词都是对动作所持续时间和频次的描述。本章中所分析的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用例包括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意义抽象化(包括在抽象化过程中发生转类)的现象。

二、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我们通过对检索到的语料进行分析,将英、汉语中的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归纳为以下13个:数量域、范围规模域、等级程度域、评价域、比较域、力量强度域、年龄域、时间域、感知域、心智域、关系域、制度域、经济域(见表1)。

表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主要隐喻映射域

注:*括号中单独注明的是一个词对中只有这个词有相应的映射域。

两种语言中对应的空间量度形容词词对在隐喻映射中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

第一,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化具有普遍性,英语的20个空间量度形容词和汉语的17个空间量度形容词都出现了隐喻使用的现象。以“big”的第一个释义“large in size,degree,amount,etc”为例,分别表示体积、程度、数量三个不同方面的含义,我们的分析也是参照词典上的释义根据语料库中形容词表义类别进行的。

第二,在所有空间量度形容词中,描述整体维度的“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的隐喻映射域高达11个,包括数量域、范围规模域、等级程度域、力量强度域、年龄域、时间域、评价域、比较域、感知域(听觉、色觉)、心智域和关系域。这大概是因为这三对词用于描述整体维度凸显的物体,它们的意义限制最少,既可用于描述整体维度凸显的物体,又可用于描述一维、二维或三维凸显的物体,因而它们的使用范围最广,隐喻映射域也最多。

第三,用于描述凸显维度的“long、short”“长、短”“high/tall、low”“高、低/矮”“deep、shallow”“深、浅”的隐喻映射域表现出比较强的对应,这说明英、汉语使用者对于凸显维度的空间量度及其隐喻认知有比较强的一致关系。

第四,表达同一类别空间义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都有共同的偏好。英、汉语中描述一维量度的空间量度形容词有向时间域映射的偏好,描述一维量度义的“long、short”“长、短”和表示距离的“far、near”“distant”“远、近”都有向时间域映射的情况,这是因为时间通常被看作是一维的线性实体,进行的是有方向的运动,所以表达长度义和距离义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时间域映射的现象比较普遍。英、汉语中表面积义的空间量度形容词“wide/broad、narrow”“宽、窄”以及“large、small”“大、小”都有向范围规模域映射的用法。能用于表达距离义的“far、near”“distant、close”“远、近”“wide、narrow”“宽、窄”“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都有向比较域映射的现象,因为这几对词本用于描述物理空间中实体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所以在隐喻扩展过程中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第五,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词义更趋主观化。人类语言使用是群体规约的结果,其中包含语言使用者的视角和印记[14]1。在空间概念隐喻化的过程中,多数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过程中都保持了本身的语义极向,即积极意义空间量度形容词用来表达褒义,消极意义空间量度形容词用来表达贬义,这大概是源于“MORE IS BETTER.”的心理,是隐喻映射过程中数值概念的主导作用。空间距离常映射到心理距离,实体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是它们之间社会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体现。“Near”“distant、close”和“远、近”都有由空间量度域向社会关系域映射的现象。在向关系域映射时,“near”“distant、close”和“远、近”搭配的词有“relative(s)”“contact(s)”“link(s)”“亲”“邻”“因”等表示亲缘及关系意义的词。心智域主要包括心理和智力两个方面,心理方面包括情感、态度和情绪,智力包括思想、见识和智商等。“Distant、close”和“远、近”都有向心智域映射的现象。“Distant、close”表达态度的用例比较多,常见的搭配词是“way”“look”“inspection”等(例5)。“Distant”表示态度冷淡、茫然,“close”表态度认真、仔细。“远、近”可以表达智力和思想义,常搭配的词有“意”“义”“识”,表深远之义(例6)。

(5) He,however,after making a very close inspection of Mala,was looking at me.(BNC)

(6) 在抒情中,提出了一系列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启发读者深思,真是情浓而意远。(语料库在线)

表示距离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使用中分别向心智域和关系域映射,由量度空间距离转向量度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可见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过程中意义带有了更多的主观色彩。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的细节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英、汉语表示整体量度的空间量度词分别向11个隐喻域映射,但英语中描述整体维度的两对空间量度形容词表现出不同的隐喻映射偏好。“Large、small”侧重于向数量域和范围规模域映射,而“big、little”主要向力量强度域、等级程度域、年龄域、时间域、感知域、评价域、心智域、比较域和关系域映射,所以两对词表现出了不同的隐喻映射倾向。概念细化而产生的多个词语形式分别承担了不同类别的空间义或语法功能,这体现出了人类认知中的经济性,例如英语中表示宽度的两个词“wide”和“broad”在表达空间义时有不同的分工。在向隐喻域映射的过程中,这两个表积极意义的空间量度词也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域,分别与“narrow”构成反义关系描述不同的抽象概念,在隐喻映射过程中“wide、narrow”主要向范围域、数量域、比较域映射,而“broad、narrow”主要向范围域、数量域、程度域映射。英语中表示距离的空间量度概念更加精细,有“far、near”和“distant、close”两对不同的词语表达距离概念,在隐喻映射过程中,“far、near”侧重于向时间域、数量域、程度域映射,而“distant、close”主要向心智域、比较域、关系域映射。

第二,描述垂直维度的空间量度形容词“high、low”“高、低”在向时间域和年龄域映射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差异。“High”用于描述时间时映射的是它的量度值,描述时间的确切点,表“恰当、合适”义。这种用法源于路径图式的隐喻映射,运动中的最高点隐喻全盛时期或最适切的时刻,汉语中对于时间有垂直维度的概念化方式。“高”在描述时间时是将上—下图式的整体结构映射到了时间域,汉语使用者把较久远的时间概念化为高,汉语中没有用“低”概念化较近时间的现象。“高、低”也有描述年龄的用法,如“年事已高”“高/低龄产妇”和 “低幼段”,这也是源自于数量的垂直映射和汉语中时间的垂直概念化认知方式。这种隐喻思维有它的理据,就如同英、汉语使用者都有家谱的概念,家谱图的画法是祖先在上,子孙在下,所以上为高,下为低。词语隐喻映射方面的差异有时是语言使用者文化心理的体现。

第三,在向隐喻域映射过程中“粗、细”与其他空间量度形容词对的语义极向不同,“粗”常表达贬义,“细”常表达褒义,这与“粗、细”这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原始义相关。“粗”在汉语中是形声字,指糙米[15],常用于“粗粮”等形式。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表现出较明显的积极意义词使用频次高于消极意义词的现象,只有“远、近”和“粗、细”表现相反,其中“细”的使用频次几乎是“粗”使用频次的两倍。因为“粗、细”在量度空间概念时可以用于描述颗粒状物体,颗粒大的实体触觉粗糙,颗粒小的实体肤觉细腻,所以可能这对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首先在感知域内部由一个子域(subdomain)即视觉域向另一个子域即触觉域映射,然后由触觉域作为源域向其他抽象域映射,因而发生了这对空间量度形容词语义色彩极性相反的状况。

三、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异同的成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高度隐喻化体现了人类认知中隐喻的普遍性及空间认知在抽象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这些映射域所涉及的词义范围都超出了词典涵盖的范围,因为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都是词汇使用的实例,语言使用是语言系统潜势实现的过程[16]13,这些意义固化之后有可能逐步进入词典,因而实例化进一步丰富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是潜势的集合,而语篇是实例的集合,任何一个系统都不会繁杂到包含所有详细信息的程度,所以系统层面体现的通常是概括的、普遍的特征,我们在语篇中观察到的是语言使用的实例,语言研究者可以在观察众多实例的基础上找到使用中的规律。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的一致性是由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的特点决定的,三对表整体维度的形容词意义限制最少,所以隐喻映射域最多,两种语言中表达相同类别量度义的空间量度词隐喻映射具有共同的偏好,垂直维度量度词隐喻映射域的一致性体现了英、汉语使用者对于垂直维度隐喻认知的一致性。英、汉语使用者在共同的身体经验基础上借助于意象图式将空间量度概念映射到抽象域中,用距离概念化时长,用高度概念化等级程度,用面积概念化范围,用体积概念化重要性。表示性质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具有比较客观的语义特征,在体验认知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图式由空间域向其他域映射。通过隐喻映射英、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已由对量度的描述转向主观评价,隐喻映射使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由概念化物理空间转向了概念化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因而它们的语义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某些对应词对在隐喻映射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偏好,这证明如果基本概念不同,那么依附于基本概念的扩展义也有很大的差异[17]308。这一现象支持新沃尔夫假说的主张,即不同语言在基本层面的语义构成方面一致,但是在组合层面上概念化复杂概念和抽象概念时体现出差异。此外,对应词对的不同映射方式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体现。“粗、细”隐喻映射造成的特殊语义极向说明仅在共时的语境下对语言进行研究是不全面的,只有将共时和历时视角相结合才能找出语言使用的理据。这些现象说明不同文化和语言社区中概念化具有普遍性和可变性,自然语言语义系统兼有普遍性和民族性。基于共同的种系进化背景和相似的生存环境,英、汉语使用者形成了类似的空间意象图式,基于相似的身体经验他们获得了相同的基本层面概念。在隐喻映射过程中意象图式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结构得以保留,但是要受到词汇语义极向和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四、结 语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主要存在两种隐喻映射,一是空间量度形容词直接由空间量度域向抽象域映射,二是空间量度形容词不仅向抽象域映射而且发生了转类现象。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主要隐喻映射域有13个,意义互相对应的每组词在具体映射细节上存在共性和差异。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化具有普遍性,这体现了空间认知的基础作用及其在抽象认知中的重要性。描述整体维度的词隐喻映射最为广泛,表达同一类别空间义的词隐喻映射都有共同的偏好,描述凸显维度的词隐喻映射域有比较强的对应,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英、汉空间度形容词的词义更趋主观化。英语中描述整体维度的两对词表现出不同的隐喻映射偏好,描述垂直维度的词在向时间域和年龄域映射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差异,“粗、细”在隐喻映射中与其他词对的语义极向不同。不同文化和语言社区中概念化具有普遍性和可变性,自然语言语义系统兼有普遍性和民族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方面的共性多于差异,这是因为英、汉语使用者基于相似的身体经验和生存经验用空间量度概念概念化抽象概念,同时词汇基本义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扩展义之间差异的加大[18]15。

本研究以大型英、汉语料库为语料来源,是针对与每个空间量度形容词搭配频率最高的100词的质化分析,词语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语言使用者的倾向。我们针对英、汉语使用者的空间量度认知及其隐喻扩展进行的研究是以真实语料为依据进行的比较整体和系统的研究,能够为自然语言中基本概念的普遍性提供新的证据,为新沃尔夫假说提供支持,扩充空间概念系统研究的内容,丰富词汇语义研究的视角。

量化分析更能够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所以未来可以进行数据驱动的空间量度形容词使用方面的研究。此外,未来还可以针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路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在对词语搭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粗、细”这对词先由视觉域向触觉域映射,再由触觉域向抽象域映射的观点,这一观点未来可以凭借周密设计的心理语言学实验进行验证,此类实证研究必将为隐喻研究提供更新的方法和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猜你喜欢

量度概念化形容词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认识形容词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机械能转化量度的认识误区
论中医阴阳虚实的含义及其量度
情态词①“可以”的主观量度考察
形容词
语言概念化和时间图景的历史性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