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CP 对保持采后芒果常温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2018-07-23刘荣刘清国雷朝云黄海龚德勇范建新
刘荣,刘清国,雷朝云,黄海,龚德勇,范建新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兴义 562400)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属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芒果属(Mangifera)热带作物[1]。因芒果果色鲜美、肉质香甜,营养价值丰富,特别是 VA、VB1、VB2和 VC含量均不低于菠萝、柑桔等热带水果,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钙、磷、硒、钾等),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备受消费者的喜睐[2-3]。与苹果、香蕉、番茄等水果一样,芒果也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具有明显的后熟过程,且乙烯在跃变型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果实采后的耐贮藏性[4-5]。因此,随着芒果产业的发展,采后处理和与加工技术是维持芒果采后较好品质的关键。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是一种常用的乙烯受体抑制剂,能与乙烯受体不可逆结合,阻止内源乙烯的合成和外源乙烯的诱导,从而延缓苹果、香蕉、柿子等呼吸跃变型果实的衰老,延长果实保鲜期[6-8]。近年来,1-MCP作为一种保鲜剂常被应用于果蔬保鲜中,并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证实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所起到的品质和生理调控作用,但贵州省作为九大热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是影响贵州芒果采后贮藏运输的障碍。本研究以适宜贵州种植的“桂热10号”为试材,旨在探索1-MCP对采后芒果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评价1-MCP在芒果采后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前景,为1-MCP在芒果采后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芒果品种“桂热10号”于2016年8月25日采自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芒果示范园。采收果实成熟度为八成熟。采收后的果实需立即运至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实验室;然后,剔除伤果和病果,并采用清水冲洗、晾干;最后,挑选大小一致、成熟度相近、无病癍、无机械损伤的果实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1.2.1 试剂
1-MCP粉剂:上海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ween-20、KOH、NaOH、BaCl2、草酸、2,6-二氯酚靛酚、磷酸氢二钠、硫代巴比妥酸等:贵州宏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1 仪器
MASTER-53T型手持式折光仪:ATAGO公司;UV-19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FM100型制冰机:北京长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SA224S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DK-98-Ⅱ型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UPH-IV-10T型纯水仪: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Allege X-30R型离心机:Beckman Coulter公司;锥形瓶、培养皿、移液管、研钵、滴定管及滴定架、量筒及烧杯:贵州宏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处理
将清水冲洗晾干后的果实经50℃的热水恒温处理10 min,取出晾干备用。
果实随机分配,参照李梅等[9]的方法进行1-MCP处理。分别称取0.009 7、0.049、0.097g含质量分数2.3%的1-MCP粉剂放入离心管中,用8 mL 1%KOH溶液溶解,将配制的药剂分别置入1 m3装有果实的密闭箱内,并打开管盖、封闭箱口。处理的浓度分别是0 μL/L(对照 CK)、0.1 μL/L (M1)、0.5 μL/L (M2)、1.0 μL/L(M3)。常温下密封处理24小时后转到常温下储藏,每个处理用果15个、试验设3次重复,每2天观察一次,对腐烂程度和转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适宜的处理浓度。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果实腐烂程度评价
根据果皮的病斑大小进行分级[10],其中:0级-表面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小于1/10,2级-病斑面积在1/10~1/4之间,3级-病斑面积在 1/4~1/2之间,4级-病斑面积大于1/2。计算公式:病情指数/%=Σ(该级别果数×病斑的级别)/(调查总果数×最高级代表数值)×100。
1.4.2 果实转黄指数评价
参照Kobiler等[11]研究的方法评定芒果的转黄情况。转黄级别分为:0级-果皮全绿,1级-果蒂转黄,2级-果蒂及果面转黄面积小于1/4,3级-果蒂及果面转黄面积占总面积的1/4~1/2,4级-果蒂及果面转黄面积占总面积的1/2~3/4,5级-果皮全部转黄。最后统计并计算芒果的转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芒果转黄指数/%=Σ(转黄级别×该级别果数)/(最高转黄级别×调查总果数)×100。
1.4.3 营养指标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采用手持式折光仪进行测定。呼吸强度的测定采用静置法[12]。VC的测定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13]进行测定。
1.4.4 酶活性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通过氮蓝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光还原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进行测定[14]。
2 结果与分析
2.1 1-MCP对芒果果实发病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果实的腐烂情况分析(如图1)。
图1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发病率的影响Fig.1 The effects of incidence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常温条件下,对照组和试验组经过8 d的储藏均无腐烂情况发生。但是,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处理M1和M3的果实开始产生病癍,其中处理M3产生病斑的时间最早,且早于CK,储藏10 d时发病率达14.29%,14 d时,两者的发病率相同,均为42.86%。而处理M1的发病时间相对CK、处理M3的要晚些,在第16天开始产生病癍。整个试验观察过程中,处理M2未产生病斑,说明采用处理M2的浓度的储藏效果最好。
2.2 1-MCP对芒果果实转黄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果实的转黄情况分析(如图 2)。
图2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转黄率的影响Fig.2 The effects of yellowing rate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3个处理的果实储藏14 d后其转黄指数均达到100%,但其转黄的速率相对较慢;其中处理M3在第8天观察时其转黄指数已达到100%,处理M1在第12天观察时其转黄指数已达到100%,处理M2在第14天观察时转黄指数才达到100%。
2.3 营养指标的测定结果
2.3.1 1-MCP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1-MCP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见图3。
图3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Fig.3 The effects of soluble solid content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在此试验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主要反映果实含糖量的变化情况,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同1-MCP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呈上升的速率不同;其中,CK增长的速率最快,而1-MCP处理的果实其含糖量增长的速率则缓慢。在第4天时测量,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到第8天时,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但均比对照组增加的量少。由此表明:1-MCP处理对芒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明显,能缓减果实中糖量的上升,有利于维持芒果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营养成分,且1-MCP浓度为0.5 μL/L时,芒果果实贮藏效果最好。
2.3.2 1-MCP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见图4。
图4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呼吸强度的影响Fig.4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intensity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3个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在12 d之前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的速率不同;其中处理M2在整个贮藏时间段内增长速率最缓慢,处理M3的增长速率较处理M1快,在第16天观察时处理M3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速率慢于对照组,其下降速率为6.85%。说明1-MCP处理对芒果果实的呼吸强度存在影响,能延缓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芒果果实的呼吸强度,且1-MCP浓度为0.5 μL/L时,芒果果实呼吸强度上升最缓慢,贮藏效果佳。
2.3.3 1-MCP对VC含量的影响
1-MCP对VC含量的影响见图5。
图5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VC含量的影响Fig.5 The effects of VCcontent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1-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整个贮藏过程中,芒果果实VC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CK果实下降最快,在第8天时从25.35 mg/100 g下降到14.51 mg/100 g,而处理M2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呈现平缓的下降速率,从25.35 mg/100 g下降到19.63 mg/100 g,处理M1和处理M3下降的速率处于CK和处理M2之间。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芒果果实的VC含量的影响突出,能有效防止芒果果实VC含量的降低,且1-MCP浓度为0.5 μL/L时,贮藏效果最佳。
2.4 1-MCP对酶活性的影响
2.4.1 1-MCP对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1-MCP对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见图6。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处理M1的SOD酶活性出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处理M2的SOD酶活性比较活跃,呈现先增加再降低在升高的趋势;处理M3的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K的SOD酶活性则是先降低后升高,但最后升高值并未达到第2天的测量值。说明1-MCP能提高SOD的活性。
2.4.2 1-MCP对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丙二醛(MDA)的含量与果实的伤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MCP对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见图7。
图6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SOD活性的影响Fig.6 The effects of SOD activity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图7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芒果采后贮藏MDA含量的影响Fig.7 The effects of MDA content on magoes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MCP treatments during storage process
从图7可以看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处理组中果实的MDA含量均低于CK果实。在贮藏第14天时,CK、0.1、0.5、1.0 μL/L 处理果实的 MDA 含量分别为12.39、5.35、4.68、6.98 nmoL/g。说明 1-MCP 能抑制果实中MDA的积累。
3 结论
以“桂热1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变化。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果实的腐烂情况以及转黄情况体现出:整个试验观察过程中,处理M2未产生病斑,且处理M2在第14天观察时转黄指数才达到100%,说明采用处理M2的浓度果实储藏效果最好。不同1-MCP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呈上升的速率不同;其中,CK增长的速率最快,而1-MCP处理的果实其含糖量增长的速率则缓慢,这与邵远志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5]。但也有研究证实1-MCP对果实的含糖量影响无明显变化,如香蕉果实,这也许1-MCP处理对不同材料的作用不同[16]。不同1-MCP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在12 d之前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的速率不同,与林媛等人研究1-MCP处理鲜切杨桃的结果存在分歧,这也许不同材料对1-MCP的反应不同[17]。整个贮藏过程中,芒果果实VC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CK果实下降最快,处理组的下降速率分别是M3>M1>M2,表明1-MCP处理能防止VC含量的下降,提高贮藏后的营养价值,与颜廷才等研究的结果一致[18]。本实验中1-MCP处理后果实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与高敏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9]。总之,适宜的1-MCP处理在芒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降低果实的发病率和转黄指数,而且还能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呼吸强度的上升、降低VC含量的下降速率,其中以1-MCP浓度为0.5 μL/L时,芒果果实贮藏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