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多少所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
——以制造业人才培养为分析视角》
2018-07-23
入选理由 运用全国各省市面板数据,以制造业人才培养为分析视角,分析中国应用技术高校转型的规模及其空间匹配,提出提升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是制造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而应对制造业人才培养调整是我国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的突破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 韦吉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张学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 处《教育发展研究》,2017-03
主要观点 文中指出,从教育构成的维度看,如果保持现有的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德国的水平是中国追赶的理想目标,需转型的学校在600~700所之间即可满足需求, 每所学校年均招生学生数为1100~1900人不等,而要达到日本水平,需800所以上高校,培养压力较大。在短期内和现有资源限制下,转型应用型技术类本科高校规模以700所左右为较理想的数量水平,本科与专科招生规模应在1∶1的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文中强调,从区域布局上看,制造业集中地区发展存量大,实力相对雄厚,其转型发展的层次要求高,应重点关注提升制造产业高技术附加值,发展研究-创新型高新技术应用高校,以研究-创新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打造研究型创新复合技术教育高地;西部地区发展层次最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应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为核心,以承接东部部分高校迁移和扩建现有高校为主、新建部分高校为辅的应用技术类高校为转型思路;而中部少量省区要充分应用其处于东部与西部衔接区的有利地理条件,打造实用应用型人才实践基地;少部分东部相对发达省份应向混合型应用技术学校转型,突出技术性。
文中建议,在推进高校转型的策略上应强化顶层领导,全国同步推进,合理划分区域功能与定位,对高校进行合理科学分类,协调各省区转型规模与类型,特别关注迁移和新建的一批新应用型高校。在政策上要特别重视与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应用型技术类高校建设,出台相应招生政策与学生报考的优惠政策,加强对新形势下学校应用转型的宣传,建立专业预测与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