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命题规律及其教学启示

2018-07-23侯刘起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典例含沙量水文

李 帅 侯刘起

广西

河流水文特征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以比较的形式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笔者借助典型例题,梳理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结合学情,得出教学启示。

一、命题规律

统计2013—2017年与河流水文特征相关的高考试题,梳理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命题规律,如下表。

年份试卷题号题型考查内容分值2013海南卷22综合题凸凹岸水深及流速差异10重庆卷12(2)综合题不同观测点流量大小及原因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6(2)综合题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的原因6海南卷18选择题不同地区河流流量的大小4

续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都有关于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出现。从题型来看,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有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从考查内容来看,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主要考查同一河流水文特征的年内年际变化,同一河流不同河段(观测点、河岸)的水文特征差异,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以及自然或人为要素扰动(如水库修建)对水文特征的影响等。

二、典例展示

根据试题统计结果,笔者从同一河流水文特征的年内年际变化,同一河流不同河段(观测点、河岸)的水文特征差异,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以及自然或人为要素扰动(如水库修建)对水文特征的影响等方面优选典型例题。

(一)同一河流水文特征的年内年际变化

【典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如图所示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问题】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二)同一河流不同河段(观测点、河岸)的水文特征差异

【典例2】(2017年北京卷)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三)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典例3】(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问题】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四)自然或人为要素扰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典例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问题】分析图中热带风暴过境时甲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热带风暴过境,能带来较多的降水,导致甲地河流流量变大(剧增);对地表的侵蚀加强,导致含沙量变大。

三、学情分析

为了深入地分析学情,笔者选取典例2对高二、高三的8个班进行限时测试。共发放试卷400份,收回试卷331份,有效试卷331份,如下表。

班级数量平均分难度系数高二7班482.520.32高二9班562.680.34高二11班552.780.35--------高三7班374.080.51高三8班384.870.61高三9班314.740.59高三10班303.800.48高三11班365.610.70高二合计1592.670.33高三合计1724.650.58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高二来说,试题难度中等,难度系数在0.33左右,且实验班(11班)和平行班的水平区别不大。对于高三来说,试题稍微容易,难度系数在0.48~0.70之间,且实验班(11班)和平行班的区别稍微加大。笔者对答题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以下问题。

(一)审题方面

很多学生,特别是高二的学生审题不到位。比如,很多学生只是对乙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而缺乏与甲河流的对比,以至于答案比较片面。

(二)水文特征的知识体系

部分同学水文特征的知识体系不清。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答题过程中把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混淆,二是水文特征的要素回答不全,很多同学只是从流量、含沙量等要素进行回答。

(三)匈牙利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候类型直接影响对结冰期的判断。在答题过程中,匈牙利气候类型的判读是突破结冰期的关键,但是,大多数同学没有判读出匈牙利的气候类型。

(四)因果关系方面

很多学生对水文特征中的因果关系不太清楚。例如不清楚流速与坡度(落差)的关系,流量、汛期与河流补给类型(气候)的关系,结冰期与气温的关系,含沙量与地形、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水能、航运价值与地形和水量的关系等。

四、教学启示

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审题、建立知识体系、因果关系分析、知识迁移等方面获得的教学启示如下。

(一)从试题特征中明确答题方向

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是比较类试题与特征类(水文特征)试题的融合。在回答比较类试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对比;在回答特征类试题时,需要根据题目要求从多个要素对特征进行描述。因此,需要根据试题要求,对多个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二)在复习旧知识中建立知识体系

在解答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时,需要学生在复习旧知识时建立知识体系,即要牢固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几个组成要素以及各个要素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速、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水能以及航运价值等要素,并且,流速主要受坡度(落差)影响,流量、汛期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是否低于0℃),含沙量取决于地形、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水能、航运价值由地形和水量决定。

(三)在因果分析中梳理答题逻辑

在解答水文特征比较类试题时,需要学生熟悉各个要素的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并从中梳理出答题逻辑。例如典例2的因果关系及答题逻辑。首先,是多瑙河甲河段和乙河段水文特征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在山区(上游),乙在平原(下游)。因此,甲河段流速快,流量小,乙河段流速慢,流量大。其次,从图中可以看出匈牙利位于欧洲,且纬度为46°N~48°N,那么,匈牙利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根据多瑙河流经匈牙利可知,匈牙利在德国的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瑙河发源于德国)。所以,甲乙两地都有结冰期,且甲地纬度高,结冰期长,乙地纬度低,结冰期短。由于两地气候等地理条件基本相同,所以甲乙两地水量、含沙量差别不大。

(四)在试题变式中进行知识迁移

猜你喜欢

典例含沙量水文
分式复习指导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光电式含沙量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及结果评定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非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关联遗传的归类与典例分析
含容电磁感应问题典例剖析
倒装句让语言表达不再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