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龙山忠义堂票布考

2018-07-23深圳上海

中国钱币 2018年6期
关键词:官印太平天国钱币

徐 渊 (深圳) 潘 懿 (上海)

1978年春,马定祥先生在一批普通票布中发现了一张天地会钟灵堂票布,对其考证之成果,已载入1983年出版的《太平天国钱币》一书。由于天地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而作为该团体身份凭证的票布“若为清官吏发现,必处以严刑,故会员多烧弃之者。”[1]虽然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等著作中尚附有一些天地合票布之图样,但票布实物却长期没有发现,故马先生当时称钟灵堂票布为“世上仅见”[2]。

近年来,随着对天地会票布调查研究的深入,本文作者之一曾在《中国钱币》上先后对新发现的海外天地会之“金山正埠义兴公司洪顺堂票布”[3]及“美洲致公总堂票布”[4]进行了考证。2011年,又对一张黄帝纪元的“新宁冲蒌新汉教育公社洪门票布”[5]作了分析和介绍,亦可谓乐此而不疲。

尔后,我们在刘平主编的“洪门与辛亥革命丛书”之《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一书中,又意外地见到了一张“湖北通城县张毅强收藏、刘平摄影”的洪门票布,其文字说明为:“洪门结义凭证─两湖地区”[6]。唯黑白之图版小而模糊,通过出版社联系刘平先生也未能成功。尽管本文作者之一曾试写了一篇文稿在2013年《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上刊出,以期引起读者讨论,但终因当时未见到充分的资料,对其来历等具体情况亦尚未掌握,因此只能算是初稿而已。为了深入开展对该票布的研究,我们商讨后决定设法寻找收藏该票布的张毅强先生,并且在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的协助之下,最终和张先生取得了联系。张先生不仅发来了该票布的彩色图版,还提供了他写的《天地会结义凭证考》一文,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和启发,在此特向张先生深表感谢!

张先生在文章中首先介绍了该票布的来历:1961年,江西修水县黄沙港公社垦殖场书记朱正平在即将化为纸浆的古旧书中发现三张太平天国时期的遗物。其中两张为纸质的太平天国布告:一张是太平天国检点奉翼王石达开命在江西所发,系印刷而成,布告上的官印为“太平天国殿左贰拾柒检点赖”,据考证此检点为石达开部将赖裕新。另一张布告是手抄而成,上面的官印为“太平天国土拾伍副将军”。两张布告所署年代均为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即1856年。之后,朱正平将这两张布告捐献给了江西省博物馆,自己留存的布质天地会结义凭证,则在1988年转让给了张先生。

经过对该票布图片的反复分析研究,从其与太平天国布告共出的来历、流传过程中专家学者的考证意见,可认为实物有相当高的可靠度。我们还曾专程拜会《洪帮秘史》作者郭绪印教授,郭先生对其文字、格式极表认可,称之为十分难得的洪门早期信物。

该票布为细棉布质,长38、宽24cm。正中盖有一个长19、宽10cm的官印,印文为“太平天国土正贰拾检点何”。官印四周文字均为手写墨书,上首横列“九龙山”三字,其下盖有一圆二方三印,中间圆印处有竖写“忠义堂”三字,两侧盖方印处分别为“白定香”及“湾口水”字样。官印下方,中间竖写“陈广恒、本部、行九”,右侧为“内口号、少林英雄”,左侧为“外口号、关公义气”字样。官印右边有两行文字,头上分别为“诗、具”二字,其下诗文为:“漆漆步斗定乾坤,指引弟子入龙门。”“洪家兵将千百万,化尽清朝转大明”。官印左边亦有两行文字,头上分别为“字、号”二字,其下诗文为:“英威汉烈扫清风,雄军结义五山通。”“四海五洲齐同见,共斩胡人一扫□”。最后残缺一字或为“空”字。上述诗文内容,鲜明地反映了洪门“反清复明”的宗旨。

九龙山忠义堂票布

本文作者之一在《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上所发文章明确提出:“根据该票布的文字特色,应属于天地会支派哥老会之票布。”[7]哥老会早在太平天国运动前即已出现。据《洪帮秘史》,哥老会“来源并不统一。有的是从天地会、三合会、三点会、江湖会等演变而来的,有的则是从啯噜会演变而来的,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又与天地会、白莲教相混合。总之,各地哥老会并非一个来源。他们在组织形式、会规、暗号、手式以及香堂仪式等方面相互借鉴,以致大同小异。”[8]周育民、邵雍《中国帮会史》则称:“哥老会的制度远较天地会复杂。每个团体有山、堂、香、水,内口号、外口号名目。每山之首领称正龙头,正龙头下有副龙头。”[9]另外还有内八堂、外八堂等种种称号,“入会者需有会员介绍,介绍人称为引兄,保证人称为保兄,以保证其身家清白,然后由承兄进行考察。”“身家查明后,即可举行入会仪式。由承兄和盟兄先入会场行礼,礼毕,由引兄、保兄带入会者进场,由管事向入会者和引、保二兄询问,并交代会内纪律。然后,入会者对神位诅誓,歃血结盟。盟毕,管事即发给入会者飘(票)布,即会员证。入会者缴纳会费若干……与会内兄弟见面道喜。”[10]当年,领到这张九龙山忠义堂票布的入会者,当然也必须经过如此繁复的入会仪式。

该票布上,山、堂、香、水,内、外口号诸名目一应俱全,与《中国秘密社会史》一书所载哥老会票布图样颇为类似。如“锦华山仁义堂”票布图样,上首“锦华山”三字,其下居中为“仁义堂”,两侧为“万福香”、“四海水”。下段居中诗文为“锦华山上一把香,五祖名儿到处扬。天下英雄齐结义,三山五岳定家邦。”诗文右侧为“内口号、义重桃园”,左侧为“外口号、英雄克立”。又如“东梁山北汉堂”票布图样,上首“东梁山”三字,其下居中为“北汉堂”,两侧为“南岳香”、“西江水”。中段为“内、外夷悦服”,“外、华夏心归”。下段六句:“胸贯文韬武略,上将豪杰英雄,同心兴邦立业,和益正直秉公,为人四方志气,义得八面威风。”票布左右两侧,还有“点得貔貅百万兵,扫平胡凶镇乾坤”、“英雄本是天生子,风虎云龙统弟兄”的诗句。均是山、堂、香、水,内、外口号,一个都不少。

不过,该票布与上述二例相比较,还有其特别之处。首先是一般的票布文字图案均为印刷,而该票布文字却为手书,可能正是其早期性和原始性的反映。更加特别的是,该票布中间还盖有太平天国何姓检点的官印,说明其制作大致在太平天国时期或其后不久,与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连。因此,它明显不同于成书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秘密社会史》所载已具备格式化的印刷票布的图样。

该“九龙山忠义堂票布”所盖的太平天国官印上何姓检点究竟是谁?据张先生考证,经查阅《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湖南省志》和《通城县志》,曾在湘鄂赣边界地区活动过的太平军检点只有石达开部检点何名标。何为广东天地会首领,活动于粤赣之间。1855年何部天地会围攻江西南康县城,同年底石达开入江西攻吉安府,何名标撤南康县围合于石达开部,一月之内由总制升为指挥、检点。1856年3月石达开派何名标到湘鄂赣边界牵制入赣湘军,4月复入湖北通城县歼灭湘军三千人。5月在蒲圻失利后沿湘赣边界又回到南康县潭口。1858年,何部随分裂出走的石达开转战福建、江西、广西和湖南一带,何名标担任右四旗大军略,成为石达开重要部属。后因与石达开另一部将赖裕新不睦,率所部花旗军三万人脱离石达开,与国宗石镇吉合兵。1861年,何名标在湖南蓝山县被湘军击败,负伤被俘后服毒自尽。

那么,该票布究竟是谁所发?张先生依据官印的线索,归之于何名标,并且进一步推测:“石达开入江西收编广东投奔的天地会队伍时,允许他们保留原来的花旗,只是按照太平军的军队编制。所以何名标加入太平军后仍坚持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并按天地会规矩与投靠何部的其他天地会首领结义也在情理之中。”

张先生的观点是否合于事实?值得予以推敲。的确,太平天国兴起之后,在反清的共同目标下,有许多天地会会众及洪门成员参加了太平军,然而洪秀全认为,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在初期固然可资利用,但开创新朝之局底定之后,“复明”即为禁忌。此外,洪秀全对于三合会落后的入会仪式及三十六誓等等也颇为憎恶。[11]他坚决主张:“凡三合会人们,如不舍弃旧习而皈依真教,则不容收纳。”[12]因此,原为广东天地会首领的何名标,加入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并升为检点之后,当然也必须“舍弃旧习,皈依真教”,不能再坚持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了。至于“允许他们保留原来的花旗”一说,更与实际情况不符。据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旗制”》考证:“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在江西加入太平天国以前,原用旗帜并非花旗。他们加入太平天国后之成为花旗,也只是太平天国所授予的旗色。”[13]既然花旗是太平天国根据需要所授予,并非沿用天地会原有的旗帜,那么,在太平军的内部,豈能允许保留一个仍在鼓吹“反清复明”的洪门组织存在?因此,由太平天国检点何名标来充当洪门九龙山忠义堂之首领,并在太平军内部发放这种“结义凭证”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不过,哥老会虽未能在太平天国内部得到发展,却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特别是湘军中发展了起来。《洪帮秘史》介绍:“经过各军营间的串连交结,到同治初年,湘军中普遍成立了哥老会。哥老会在湘军中得以发展的原因,除了官兵间的矛盾尖锐迫使士兵以哥老会的秘密结社办法团结互助外,还因为士兵们担心一旦被遣散离开军营后,生活上没有出路,加入哥老会后,既可互相周济衣食,又可以避免遭到抢劫。”[14]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国藩不得不遣散湘军。遣散过程造成哥老会更大的发展,快速地向各地蔓延,形成了反清的巨大暗流。[15]据《中国帮会史》统计,到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仅以清政府所破获的一部分山堂名称的哥老会组织,即有52个之多,地点遍布川、陕、鄂、湘、赣、皖、苏、浙、闽、粤、桂、云、贵、豫等15省。[16]至于没有列举以及未曾破获的哥老会组织更是不胜枚举。

该九龙山忠义堂票布,《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一书称其发行于“两湖地区”,所指范围未免过大。至于其会首,我们认为,既然已经排除了早在1861年即已败亡的何名标,只能继续在哥老会中查找。那些新参加哥老会的被遣散湘军官兵可基本忽略,重点应该放在与太平天国素有渊源的洪门人士之中。

我们的设想,得到了《中国帮会史》的印证。就在该书所统计的被清政府破获的52个哥老会山堂中,即有“九龙山忠义堂”之名称,其会首(正龙头)名“邓世恩”,活动地区为“湖南酃县(今为炎陵县)”。其资料来源为《湘粤剿灭哥老会文稿》。[1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明确指出九龙山忠义堂定义为“太平天国残余势力所策动和影响”,书中称,光绪二十年(1894年)湖南哥老会起事,首领邓世恩“自称粤逆洪秀全余党,创立天地会多年,邀伙入会甚众,并伪称两府天王”。其资料来源为《朱批:江西巡抚德馨光绪二十年三月十六日奏》。[18]

应该说,九龙山忠义堂票布上的太平天国官印,正是邓世恩为首的哥老会起事以太平天国为旗号的显著标志。官印上的何姓检点即何名标虽已于1861年亡故,但其官印则留存下来,可知的最后的保管者,应该就是这位“自称粤逆洪秀全余党”的邓世恩。洪秀全号称“太平天国天王”,邓世恩居然亦自称“两府天王”,足见太平天国对其影响之深。

前文所提及的天地会钟灵堂票布,虽然也曾在钱币刊物上展开过一番讨论,但究竟发行于何时、何地,首领是何人,迄今仍是未解之谜。而哥老会九龙山忠义堂票布,我们以实物与史料相质,确定其为早期哥老会票布,会首是邓世恩,他在太平天国失败后,哥老会在大江南北盛行之际,创立了九龙山忠义堂,活动地域应是以湖南酃县为中心之湘赣两省交界的“两府”地区,势力不小,“邀伙入会甚众”。知道1894年才最终被清军扑灭,此时离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已有整整三十年了,其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惊叹。

总之,这张盖有太平天国官印的九龙山忠义堂票布,不仅是洪门哥老会成员入会结义之凭证,亦是太平天国残余势力参与哥老会反清起事的实物见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这件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洪门哥老会的珍贵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对中国近代民间会党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实证。

注释:

[1]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2]马定祥、马传德:《太平天国钱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1页。

[3]徐渊:《金山正埠义兴公司洪顺堂票布》《中国钱币》,1997年第三期,第21-26页。

[4]徐渊:《美洲致公总堂票布》《中国钱币》,2009年第四期,第52-56页。

[5]徐渊:《新宁冲蒌新汉教育公社洪门票布》《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增刊”,第38-44页。

[6]孙昉等:《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页。

[7]《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总第二十八期,2013年出版,第60页。

[8][11][14][15]郭绪印:《洪帮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5页、第168页、第185页、第186页。

[9][10][12][16][17][18]周育民、邵雍:《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第232-233页、第207页、第244-247页、第246页、第273页。

[13]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猜你喜欢

官印太平天国钱币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中国钱币博物馆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的政治影射内涵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库车县出土唐代窖藏钱币
血色残阳下的一曲悲歌
太平天国也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