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7-22肖新民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肖新民

摘 要:在现在的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已经不单单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了,更加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估,其中,创新能力就是学生评价的重点。本文对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首先对小学语文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一、引言

在现在的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全面,而且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方面。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传统“三大主科”中的一门,可见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生活的联系最紧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代学生的成绩成为了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做出诸多改变和努力,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教育界及社会各方的极大关注。

二、小学语文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与生活联系紧密,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涵盖了语文、阅读等多方面的知识。语文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沟通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诸多方面,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语文功底可以为学生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往往是最基础的内容,同时为了兼顾大部分学生的水平,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改变较少。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就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改变教师其主导作用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只要起到引导和把控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可以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认知,提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看法,在现有的认识下,对已有事物进行改革或者完善。量的积累才会引起质的改变,学生只有在由大量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创新。在现在的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重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的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文章的理解有不同于教师讲解的认识,最好在课后能够对文章进行改写或者进行仿写,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通过提炼又高于生活,对学生的培养也较为全面,而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是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从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提升,也可以加强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由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转变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激发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的环境。教师在提问时,不要给学生设定好标准答案,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发散思想,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有错误,也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去修正自己的答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束缚,教师应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研究,而不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授的更多是学习内容,将学习重点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讲解,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进行创新的前提是学生要有活跃的思维,要学会思考,学生只有在会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要敢于质疑,能够有自主性的思考。学生只有积极地思考后才会有质疑的行为,因此,质疑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要想让小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就要为学生创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让学生自问自答,以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不要充当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要将自己当成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服务者。小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较为幼稚、或完全不切实际的想法,教师不要完成否定学生的这种想法,而是要采取肯定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而在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加放松,更敢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质疑也是要有方法的,小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可能并不懂得如何提问、如何质疑,因此,教师要对此进行引导,让学生善于发问、质疑,小学生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較没有意义、没有水平,但是教师不要进行批评,而是要不断地进行鼓励。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要想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在讲解一些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对文章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精读;最后,在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或者话剧等多种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演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学生在课前预先学习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而且,在教师还未讲授教学内容时,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限制,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每名学生预习的重点、兴趣都不同,预习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学内容时,可以对学生预习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可以加强教学的效果。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教师要考虑到由于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学生可能对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透彻、不到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对这种句子进行详细地讲解。

(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等方面,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问题较难,则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春雨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在你的心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在小鸟的心中春雨是绿色的?”,学生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除了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提问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或者具有特点的事物,都可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黄山奇石》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形状奇怪的石头,让学生从这些石头上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他们像什么,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是在众学科中最贴近生活实际的,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内容中,在将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讲解《马踏飞燕》这一节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在生活中选择一种动物去观察,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也会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以这种方式,学生也会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增加对生活的感悟。语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浓缩和精炼,再对之进行艺术加工,因此,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加强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实际是必不可少的,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语文知识,会发现其有不一样的意义。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学生只有在大量生活经验和对生活观察之下,才会有新的发现,进而才会有创新的思维产生。因此,也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前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教师不断探索的方面,教育方法仍需完善。本文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激发创新思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試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6,(21):232.

[2]宁静.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 [C], 2015:2.

[3]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07:203-204.

[4]刘富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5]吕会玲.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J].大观周刊,2012(36):12-1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