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时空拓展范式
2018-07-22孔伟芬
孔伟芬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教育资源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时间和空间拓展范式。研究发现,借助“互联网+”下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优势条件已然形成。融合中寻求共性发展、跨时空立体化传播、串珠型推广路径和差异化推广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在时空拓展过程中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时空拓展
新的历史时期内,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壮大,而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形式上也变得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互联网平台下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不同载体下资源的流动速度也在加快,这就为教育教学资源的跨时空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也为我国在借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中的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互联网教育新业态也逐渐开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传统教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态势开始形成,网络教育工作重心的拐点开始出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教学产业化发展,空间情境下的“路径依赖”约束了教育资源创新发展的空间,而时间范畴内的“制度滞后”导致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和整合变得相对混乱和无序。
(一)制度缺失和滞后下传统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动力缺失和空间狭窄
教学资源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在以书本、授课等形式为载体的传播过程中,主动创新、独立发展的诉求虽然非常的强烈,但针对教育资源共享和传播的相关制度较少,资源整合和发展的主动力不够,教育资源自发性的改革空间被极大的压缩。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以及相应制度,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制度缺失和路径依靠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导致了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无法实现共享和重组,所以,借助互联网途径和手段,形成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时空优势意义重大。
(二)长期以来对教育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匮乏和监管过剩
目前,我国在教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针对教育资源整合和项目有序发展的制度建立并不顺畅,在管理方面的供给不足导致了教育资源在融合和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规制匮乏”。长时间之内,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最基本的操作细则。而在一些个别市场潜力巨大的教育项目中,经营者为了更快的获得商业利润,往往会给教育资源的自主发展套上无形的枷锁,。另外,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政府行为在教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无处不在,导致了教育资源整个和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权利被剥夺,发展空间被压缩。
二、“互联网+”下教育教学资源的特色开拓
在教育资源整合和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之间的融合是教育体系下各要素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资源的特色开拓和产业化发展必须要以“互联网+”背后给教育项目资源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为切入点,在赋予资源更多生命力的同时,使教育产业化呈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拓展渠道和模式。
(一)政策引导,拓宽教育资源产业化发展和快速融合的生存空间
国家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高度重视,赋予了教育资源产业化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教育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高度融合、最后实现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实现教育资源产业化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突出“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应该以“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作为引导教育资源在网络空间范围内流动和交融的基础条件,要以国家所提出的相应政策为主导,寻求不同教育教学资源之间的平衡和全面的发展。目前,在“互联网+”的战略大背景之下,制度政策的倾斜使得教育教学资源的自然流动在加快,区域空间内的“核心资源点”得到重视和扶持,继续加大资金注入和人力投入,必将形成多维度的“繁星”式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发展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借力互联网下信息快速传递的优势,搭建“空间多元化”的政策倾斜态势。特定的单个教育资源和多要素资源在既定情境下的选择性调适是搭建要素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态势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形成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的主控方式。在项目资源融合的过程中,要探寻能够突破“政策依赖”的新路径,借助“政策倾斜”推动制度的变迁,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和发展的空间广阔性;在微观层面,则是要将教育教学资源下的不同特色、不同要素的自身价值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现。
(二)权利释放,赋予社会办学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利
在推动教育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尽可能最大化的做到权利释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加之各个教育主体在整个相应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的“独立”诉求极为强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互联网+”政策提出为契机,更好地去赋予社会上各个教育主体在推动教育事业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主管部门必须要给予相应的教育机构更多的权利,使社会上所认可的、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教育资源能够有更广阔的传播渠道。另外,可以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管理中心,提出相应的整合决策和方针,保证教育资源在整合过程中的规制恰当和监管有效。
(三)形成互联网传播下的教育資源整合的受众群体优势
网络生活环境是当下人们最为真实的生活写照,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交流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在整合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这也为教育教学资源在人群中快速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新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在增加,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产业化的发展,必然会搭建起教育资源在“人群拓展”下的资源流动和整合的空间载体。
三、“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分类和梳理
(一)教育支持类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支持类资源的出现更多的是借助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而出现,教育支持类资源在内容上更多的是借助题库练习、笔记共享等方式而出现,主要适用于互联网平台下的教育教学。通过“互联网+”教育支持类的相关资料,能够在平台下更好地进行学习,可以和他人共享读书笔记,交换学习心得。所以,教育支持类资源在以“互联网+”为基本形式的推广过程中,可以形成规模化的教育支持类资源的集团化发展,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移动化的学习和交流。
(二)个人自学类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平台之下,个人自学类的教学资源更多地是以培训教育机构依靠互联网平台所开设的相应课程为主要形式,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入相对应的学习空间内,在网络平台之下,更高的去学习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知识。而且,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学习者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下实现和教师的互动和沟通,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请教,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三)研讨学习类
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之下,类似于研讨学习的相关APP等形式的出现也促使了网络平台下研讨学习类教育资源的出现。在这样的平台之下,学习者往往通过相应的渠道来实现信息的共享、活动的共享,能够在集体交流中去体会心得知识,学到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研讨学习类的教育资源更多是集中在一些专业化的知识点学习方面。
(四)边学边做类的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平台下,很多教育资源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在平台下的边学边做边体验的相应模式,这种类型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去提高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也和当前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让人们在项目教学和体验式学习中去感受新的事物,学到心得知识。
(五)工作情景类的教育资源
工作情境类的教育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下的出现,更多的是以工具类、平台类以及网校类形式而存在,面向这一类教育资源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更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实现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四、“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各类教育资源在融合中寻求共性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空间区域内的流动和交融速度在加快,尤其是在自媒体平台下信息、技术和资本的融合更加的立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必要元素,教育教学资源只有在融合中寻求共性发展,才能够真正的让教育者体会到教育背后的深层次价值。
推动各类教育资源的共性发展,就必须要以国家所赋予的“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整个优势,以网络传播为主线,实现“全景”、“全域”和“全时空”的资源融合态势。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形成权利释放为基本动力,全体网民共享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真正的推动教育资源在网络空间内的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民参与。
(二)跨媒介整合,形成教育教学资源的时空立体化传播
在媒介话语权被无限扩大化的“自媒体”时代下,教育教学资源借助自媒体优势实现跨媒介整合的时空优势更加的明显,教育教学资源依据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媒体整合,不仅仅是教育资源从内容到形式的一个革新,更多的是受教育群体在接受教育方式上的一个全新的改变和革新,未来社会,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不同的产业形式必将以“互联网+”为寄托,形成多媒体、多领域、多角度的时空立体化传播,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不同理念下的全域时空整合渠道将会变得更加流畅。
在这个过程中,立足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工具,实现教育资源的双方传播和反馈机制,保证人们在接受教育教学资源和相应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新时代教育知识的新形式和新特色;另外,要形成教育资源在传播和整合过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包装和展示,力求真正的将教育资源自身的价值360°的展示给受教育群体。
(三)分层发展,搭建不同教育资源在网络平台下的串珠型推广路径
教育资源的融合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为资源的内容、性质以及特征的不同而被分化为不同形式的传播轨迹,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对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探索出一个能够以核心教育资源为“点”,边缘教育资源为“面”的“以点连线”和“由线成面”的多层次的发展和推广路径。
首先,要对目前的核心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找出各自的核心点所在,从而借助互联网的相应途径和基本方式,搭建起“以点连线”平台下的教育资源整合和推广;另外,形成边缘教育资源的“网状”推广路径,使各个边缘教育资源能够形成优势互补,营造出资源发展的“共同体”观念,使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一个优化的教育资源网络推广系统。
(四)细化受众群体,形成不同群体下的差异化推广模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仍然在逐步的增加,互联网平台下的受众群体人数也在增加,如何根据群体的年龄、爱好、职业等特征来对整个受众群体进行细化,并且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模式,就成为推广教育教学资源的一个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立足受众群体的自身需求,并且要梳理不同群体在面向教育教学资源时实际需求的切合点,从而真正的实现推广手段的融合发展。抓住老年群体对于再学习的渴望和需求,优化老年群体的特色教育资源,形成特色推广板块,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以网络为平台,以自媒体终端为途径,更好地去学习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
五、结语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传播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已经悄然形成。研究者应该在结合旧的模式与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研究出新的更好的教育传播形式和手段。互联网平台在引导未来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习方法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展飞.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我国中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30).
[2]李富.泛在学习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職教论坛. 2016(06).
[3]周源.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信息通信. 2015(11).
[4]张芬香.“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17(08).
[5]李士丹,陈星豪,许业进. 高职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4).
[6]龚素文,严春平.互联网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