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化产业视域下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思考

2018-07-21许振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传承发展创新

许振刚

摘 要:传统工艺美术指的是形成于手工时代,有效地统一美跟实用的物品或者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属于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其不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态度和历史积淀的集体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在各个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追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让传统工艺美术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 创新 传承发展

一、背景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无论在制作工艺、传承保护、方式创新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然而近年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行业内在历经几年的迅速增长期之后,也已向一定程度的泡沫累积,与此同时,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一些消费者将视线从较高价值的传统工艺品转向更加经济实用的现代工业品,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逐步地失去了国内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也非常缺少工艺美术人才;另一方面,基于网络信息社会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民俗习惯都发生了剧烈转变,过去传统工艺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的属性进一步减弱,生产和经营方式也不能及时适应需求转变迅速的“快消费”时代的要求。

二、产业化困境

1.理念滞后。对文化创意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看法,仍主要停留在审美以及收藏价值上,没有增强设计创新以及开发产业的现代化观念。

2.生产方式不够先进。当前的工艺美术生产不够先进,一些工艺人的生产模式比较滞后,并且他们的工艺生产模式与审美思想较为保守,这就造成设计和生产工艺品的成本较高,较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产品工艺交流存在壁垒,所生产的作品缺失设计创意,难以获得现代商品市场的认可。

3.产销方式单一。当下传统工艺品的销售仍依靠线下实体销售,受到商品价位、物流、评价标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与电子商务等新兴营销业态结合不紧密,渠道相对单一落后。

4.标准体系与地域性差异。传统工艺品种类繁多,工艺也较为繁琐,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和鉴定评价标准,导致工艺品在商品流动性、消费认同感和比价性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在产业推广中,既要保留原有的地域特性,又要迎合大众消费口味,容易盲目模仿,從而导致矛盾。

5.缺少产业链。立足于更高的层面而言,健全的产业链缺失。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更多还停留在“作坊式”的师徒传承和职业教育阶段,所以尽管在国内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势之下,传统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在储备人才、产业规模,还是在制作技术和创新能力上,都面临着非常大的限制,难以形成现代化产业链。

三、建议对策

1.注重地域性和文化性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含量愈高,其也具备愈高的产品附加值。在各地工艺美术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富有地方特点的工艺美术产品,木雕之乡、刺绣之乡、石雕之乡等都依托文化,创设为本地乡土特点的文化。在生产性保护中,工艺美术文化能够使经济价值形成。当前人们之所以感怀传统,是因为人们能够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中感受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此的商品特点,由于文化性与民族性受到重视,以及工艺美术的文化特点非常强烈,因此跟当前人们的审美愿望相符合。鉴于此,具备实用价值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在当前社会的生产过程中一定会实现本质作用的转

2.突出“工匠精神”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工匠精神”深烙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价值表现上。首先要为“工匠精神”正名。那些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传统手工艺者,该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从而带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其次“工匠精神”应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应建立并设计相应的传播体系,向更广泛的人群宣传、介绍,启发大众觉悟。而工艺美术作为传承“工匠精神”最重要的载体,更要有国家担当,从业人员要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从更高层面的战略布局角度去思考、去践行“工匠精神”。

3.融合化发展

文化的兼容开放性,让其能够与其他相关产业紧密融合,有效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动发展的转型升级,这是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自2014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发10号文件”以来,各地纷纷制定执行“10号文件”的规划与建议,文化的融合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乘势而为、顺势而上,找到与工业制造业、互联网、地产、旅游等强势领域融合路径,加快形成与文化事业、人们生活、城市空间、附近业态融合的四大层面产业形势。

4.需要建设品牌

应当对优势产业进行选择,立足于项目,促使产业发展的龙头与亮点形成,以及使品牌效应实现,进而促进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建设品牌能够对传统优质工艺美术资源进行整合,注重产业间的协作,以使规模品牌效应以及有效的产业链形成,最终使高聚集度、布局科学、凸显优势、种类完善的品牌产业群形成。像是对于在太湖周边乡镇分散的工艺美术资源,能够向环太湖工艺美术产业集约整合,从而针对全国及迈向世界,让国内和国外人士来旅游观光等。

5.建设一支强大的具备高技术能力的研发团队

我们不仅要在固有的人才队伍中借助在职培训和进修等方式实现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而且要立足长远,不断吸收高端人才。如此一来,有助于建设较强稳定性与合理结构的科技团队。针对工艺美术师的待遇,需要注意倾斜,从而使人才得以挽留。像是福州的国家工艺美术师无论是在医疗保障,还是在政治地位与经济收入上都具备正高待遇。并且,对工艺美术师通过自身技术入股或者是投资入股予以支持,从而真正地挽留和吸收人才。除此之外,针对做出杰出贡献的创作者予以非常高的激励和评价,从而激发工艺创作者的积极主动性,最终有效地发展与传承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

参考文献

[1]林键.大数据时代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2]刘娟.艺术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解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传承发展创新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