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探究

2018-07-21谭燕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家校共育农村小学

谭燕萍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学生们教育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和议论,人们的观念已经逐渐的得到了转变,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的依靠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教育也参与进来,与学校教育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发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以此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但是,在农村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依然处于落后的水平,家庭教育更让人担忧,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 家校共育 问题策略

伴随着新课改观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人心,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也日益被现代的教学方式所取代,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家校共育”这种适应新课改潮流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所谓“家校共育”,就是把对小学生的教育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进行团结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才作出自己的贡献,使教育事业得到进步和更加的完善,学校是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但是家长又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大力推广“家校共育”模式是十分的必要的迫切的,是符合实际的一种新式教育理念,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家校共育”模式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存在着不少的突出弊端,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件进行细致的解决。

一、“家校共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学校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的场所,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学校还具有专业的老师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一句老话也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熏陶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由于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他们常常对身边的人进行模仿,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将会陪伴他们的一生,比如,在农村地区,由于有的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不知道自己衣冠不整,或者乱丢垃圾等能够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常在孩子面前出口成脏,长此以往,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逐渐的形成了说脏话、随地丢垃圾等等的陋习。所以,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做到言传身教。

(二)家校共育能够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施行

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更加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虽然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学校,但是离开了家庭的支持,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想。以前的只看重孩子分数,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培养出的只是“高分低能”的人。……

二、加强家校共育的具体措施

(一)家校共育要经常沟通,因材施教

要让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有效,就要实现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完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和配合,在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之间构架起一条情感的桥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家校共育的成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格,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胆子就非常的大,而有的孩子生来就胆怯,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老师要灵活教育,因材施教,与学生的家长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教育,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学生本身非常的聪明伶俐,但就是胆子太小,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之中,我便去找这个学生的家长,希望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找到孩子胆小的根源,经过交流,我發现主要是孩子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管教的太严厉,孩子缺乏自信,于是我和学生的家长想出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要对他进行鼓励,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在家里要给孩子发言权,要让孩子有事做。在学校,老师也要经常的关心和对他进行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个学生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加强家长对科学教育理念的学习

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同样的,家长也需要学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孩子们出现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思想观念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太大,对孩子的心理没有足够的了解,以至于家长和学生之间出现了代沟,于是,我们学校开展了“家长课堂”,家长定期到学校学习,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或者案例分析。家长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课后写收获等等,偏僻家长觉得受益匪浅。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教育方式的交流,老师充分的借助网络的力量,比如,老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在群里面与学生的家长之间沟通,以便于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动向,还能让家长们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以便让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范围,对于构建家校共育的模式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结语

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对于农村来说,国家正在对农村教学出台更多的改革措施,以此来让农村教学的水平更高,“家校共育”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模式,所以,各个农村的小学的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的落实好“家校共育”这项改革手段,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科学地结合,让学生能够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江诚,宋琳.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1,(02):139-140.

[2]孙改仙.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10,(04):156-157.

[3]罗明明.分析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5,(20):24-25.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家校共育农村小学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