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教师角色应对新课程改革

2018-07-21黎红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转换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

黎红群

摘 要:新课改是落实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新挑战的需要。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困惑。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做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的教师呢?在这里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转换

一、做语文教学美的的享用者

就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而言,更有享用不尽的美。那空中楼阁般的梦幻,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那意蕴悠远的诗韵,那眩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这如诗如画的生活美吸引我们,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生活中尽情地享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语文教学不就是音形义字词句篇,读读写写练练吗?我们要说那是你还没有真正认识语文教学生活中的美。所谓教师的享受教育,就是要学会思考,不做机械的操作工,要力求主动的创新的工作,捧着一颗心来,捧得应该是理想是激情;不带半根草去,带草有何用?带的应该是丰富的感受,带着沉甸甸的思索,才有价值。那样,就不会把自己看作是凄苦燃烧的耗尽最后一滴泪的蜡烛,就不会把自己看作是蠕动着躯壳,痛楚的抽完最后一根丝的春蚕,就会追求快乐的教育,尽情的享受语文教学生活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得体的协调者

(1)在语文教学中,以诚信为本,真情为叶,智慧为花。协调学生的对话。夏正江先生在《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中说:“自由能促进个人生长。当我们否定人们为自己作出判断和决定的权利时,我们就是在否定他们生长的权利,只有在自由的参加反省论证审思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参与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在这个探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就是指导学生透过口头、书本或文字的对话,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让学生如何知道他们现在所知道的,知道他们想知道的。至于如何将知识与更大的观念,其他领域及课室外五彩缤纷的世界产生连接,教师可教育学生采用两种策略。一是要求學生做记录。二是鼓励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谈话,讨论等。

(2)与学生互动时必须聚焦、支持学生探究。语文教师可利用问答来挑战学生的想法,并促进学生思考,在不同的阶段观察学生的探究行为,并决定何时予以援助。因此,教师是有技巧的观察者。如过早介入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机会。但是过晚介入则会造成困扰,减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教师可以使用群体合作的结构来鼓励学生间的互赖,也要鼓励各小组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公开发表,鼓励班级解释澄清,判断探究成果。

(4)体察和认识到学生个体的不同,并有所反应。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要特别注意对各小组甚至各个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以了解学生是否有主导探究的进行或是有学生受到忽略,必须协调一致,确保学生有全力参与的机会,体现课堂教学的平等与和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教师在构建个体化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创造并优化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问题:

(1)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也有很强的知识选择性,即教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开掘。我们常把语文教本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并且体现个性化风格特点。知识选择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在价值,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在文本价值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寻求某种联系,以对学生施加某种有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教学时,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的探究欲望统一起来,保护学生可贵的好奇心,提供资料使学生的探究行动得以持续展开。

(2)关注班级语文教学资源

学生是创生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之一,他们自身是课程发展的动力。如写作课引导学生审视生活,再现生活,让司空见惯的小事,饱含上丰富的写作艺术价值。面对五彩斑斓的班级生活,教师带头挖掘作文素材,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留心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做生活的思辨者,将自己的生活审美思辨载入文中,予读者以深邃的思考。

(3)关注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生活化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开发校内的课程字资源,还应该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要引领学生,开发社区社会人文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家庭资源以及网络媒体资源。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个整体。

四、做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语文教师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谊、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素质生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的自由的发展。在语文学习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名有效的促进者应该(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6)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7)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8)要能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善于将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所具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和帮助学生成为策略性学习者。

五、做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努力创造自己教育人生的辉煌。我们教学每一课,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这里的教法,有向书本学,向名师学,向学生学,向社会学来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发现总结得来的。我们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与研究是脱节的,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尽快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建构新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个性化。教师的知识应是作为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并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中介而存在的。这方面前我们国家的魏书生、于漪等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做研究者,要善于反思自己。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是绝好的研究对象,投入研究,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用教研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

猜你喜欢

转换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