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研究

2018-07-21马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数学教育大学

马丽

摘 要: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也是顺应时代变革的必然要求,而大学数学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关键内容,其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它要求我们不仅实现数学教育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而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刨新,为培养适应信息化趋势的新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 大学 数学教育 改革

一、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1.信息化技术应用成为必然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大学数学教育是一种重大机遇,信息化条件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自动化等新型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大学数学教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的教学科目,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和吸收知识,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可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且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交互性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大学数学教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教学规划、教学组织、教材选择到具体教学,都以教师为主导,而信息化技术在其中的引入,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实现教学实效性的凸显,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理念先行。针对此应该努力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和发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彰显大学数学教学效果。

3.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深化发展

大学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是为社会输送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独立思考、探索等能力的培养,以有效对接社会需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信息化条件下以问题形式创设和导入的形式来组织数学教学成为可能,该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优势不断凸显,尤其是多媒体、虚拟化仿真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其能够将问题的提出、创设、分析与解答等全过程充分的展现出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硬性模仿转化为实践仿真,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直观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并增强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角色

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强大支撑力,教师要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指导学生的实践科学研究。特别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在大学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可获取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获取方式也更加简便快捷,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情景模式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学习,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改革教学内容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例如,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目前国家级大学数学类精品课程近100门。另外我们也可以共享国际教育资源,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高等数学的教学资料库、数学工具介绍与下载、数学实践案例与相关专题讲座、在线作业与习题库、数学史料、数学文化等,全面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另外,还可以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和过程为大学数学的教学打开了一个通道,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数学的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更加容易理解,亦可利用现有软件增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例如用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教案界面丰富,通用性强,用MatLab可以绘制出精确的二维、三维图形,并能随意地旋转、放大与缩小,使数学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4.建立适应信息化的考核方式

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大学数学教育以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成为可能。因此,课程考核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结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考核分层,减轻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力争较为全面地检验学生地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结论

在信息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迁徙能力,让学生在信息背景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服务专业学习。作为高校数学教师,也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及应用,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更有效的方式,提升大学数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继芹.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6(20).

[2]李巧萍,郭运瑞,陆博.质量工程理念下的大學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胡先富,游诗远,李华平.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

猜你喜欢

信息化背景数学教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