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8-07-21岳凯罗青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岳凯 罗青平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时需要提升有效性价值。为此,教师则需要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改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方法,以此提升课堂的质量。本篇文章将阐述有效备课、参与以及提问的主要策略,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有效教学是近些年提出的全新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能够遵循课堂学习的基本规律,采取最为合适的方案,尽可能减少时间、精力以及物力方面的投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有效备课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思考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中的练习,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教学方式学生会有哪些影响。

(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在日常备案中做到认真仔细,而且还要做到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通过观察学生的實际学习水平来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方式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选择学生教学例题时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需在例题中体现出不同学生的层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教学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知识内容可学。

(三)做好课后备课工作

教师不仅要在课前认真仔细的进行备课教案,而且还要在课后通过教案进行反思,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仅仅只是为了课堂教学的准备,更是教师教学方式思路的记录,这也正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参考资料。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通过备课教案分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策略是否正确、教学例题是否有效果、情境创设教学是否到位等。通过不断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总结教学心得,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有效参与的相关策略

(一)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是通过课堂改革,学生占据课堂主体,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与积极回答问题,仔细认真解答课堂训练。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要让其明白数学知识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其求知欲。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通常会以怎样的状态表现往往能够通过其表情就能观察出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身课程教学方面,还需要观察学生们目前的状况。以此能够根据其给出的反馈进行课程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们对于某一知识点理解不够,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教师则在最后予以整理和总结。如此便能起到相应的巩固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学生的实际认知过程

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学生们往往会有一个过程变化,通常主要分为感知、理解、巩固以及应用。所谓感知,主要是在知识学习之前自主展开预习,从而对其大致有所了解;理解是知识学习的核心,以此能够充分掌握相关内容;巩固则是对于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不仅能够加强记忆,而且还能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则是将当前学习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实践能力,以此能够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并对疑难知识点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应当遵循这一过程,彻底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内容认知的基本规律,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概率统计的知识学习时,教师便需要先对概率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做好相应的总结,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的效果。同样又例如在高三复习的时候,需要对高中三年学习的全部知识重新梳理,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而此时教师则可以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复习,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提问的的相关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是一切知识的核心,教师如果单纯采取知识传输的方式,会使得学生们的课程参与度过低,从而降低了课堂质量。而采取提问的方式之后,学生们便会积极展开思考。

(一)问题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相关联,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且从中有所收获。为此,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价值以及思维负荷。不仅如此,提问的内容也要满足学生自身思维“最近发展区”的基本原理,促使其能够发现更多全新的知识。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将等差数列的知识概念复习渗透其中,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问题内容必须合适

课堂中问题的数量必须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计划。既不能数量过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又不能太少,导致问题的作用未能发挥。而且提问内容需要切中要害,抓住事物的馆进行本质。而在进行课堂复习的的时候,需要从知识的规律性角度出发,将多个容易混淆的知识概念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们思考的价值。

(三)问题的提出需要适时

在进行课堂教学提问的时候需要把握正确的时机,而且还要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将学生们的差异化特色考虑进来。同时,具体提问的时间也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确保其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保持一致,尤其是一些重点以及难点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有效课堂”将学生的自身发展作为重要基础,教师则在此之上进行平台搭建,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深入人心,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翠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4):76-77.

[2]邢福云.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00138-00138.

[3]温素燕.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8):155-155.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