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田园教育中小学生的人格塑造

2018-07-21胡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胡杰

摘 要:人格是一个人思想灵魂的支撑、成功成才的内核,需要后天的教育、养成和塑造。因此,必须把人格塑造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要义,真正熔铸于小学教育之中,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用阅读浸润学生心灵,去锻造一个个优秀的灵魂,培养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人格塑造

《现代汉语词典》把人格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由此不难看出,人格更具有抽象性特点,我们无法准确地说清楚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又似乎是人的思想灵魂的支撑、成功成才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至少包含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和个性习惯。而一个人的人格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养成和塑造。[1]

一、小学教育要把人格塑造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要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彰显出人格塑造的战略远见,而且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命题,值得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探讨人格塑造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评价体系的局限,更由于缺乏人格塑造的远见卓识,小学教育囿于传授知识本领、片面追求高分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就需要重新厘清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都把人格塑造放到最核心的位置,积极倡导这一教育理念。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是把孝敬、友善、严谨、诚信、爱心、仁德作为优秀人格放在教育首要的,他认为,只有把这些都学习实践好了,如果还有余力的话,才来学习知识技艺。早在1915年,蔡元培在《一九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就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认为辛亥革命既已成功,所谓爱国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这就更把人格提升到了国格的高度。由此看来,知识作为一种智力活动,在人的教育培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成,所谓的知识不过是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人格塑造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要义,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高尚情操、良好教养和仁爱品德,去塑造一个个优秀的灵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工程师。[2]

二、实现小学教育中的人格塑造,需要以教师人格去塑造学生人格

德国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最直接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直接:“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这些教育理念,充分说明教师自身人格示范对塑造学生人格意义深远,起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楷模作用。小学生刚从懵懂世界、幼儿启蒙跨入学校大门,眼睛里只有自然质朴、心灵还是一片净土,这时最需要教师撒播真、善、美的种子,让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等优秀习惯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让善良、爱心、宽容、信任等高尚品质在学生心田开花结果。黑格尔说:“人格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无疑要求教师必须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学高才为师、身正方示范,真正从学识、修养、品质、习惯、行为、能力等多方面融铸自己的人格,用无私精神去感染学生、渊博知识去培育学生、科学方法去引导学生、真诚爱心去温暖学生、高尚师德去影响学生,让人格光辉昭示于一言一行之中、流露于一颦一笑之间,成为一本打开着的人格经典,使学生们品读一生。[3]

三、实现小学教育中的人格塑造,需要用阅读去浸润学生心灵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堪称经典的书籍,历经岁月的淘洗,留下的珠玑里面始终熔铸着作者的人格光辉,深蕴着真、善、美的普遍价值,包含着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敬畏、热忱、感恩等无数道德颗粒。因此,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象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赫尔岑说“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库法耶夫说“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弥尔顿说“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肖复兴说“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真正的教育其实是从阅读开始的,它能够使造就优秀人格的世界观、人生观潜伏于孩童的幼小心灵之中,不断拓展个体精神成长的深度和宽度,而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无休止的训练罢了。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则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自己走进人类文明的精华,畅游于古往今来优秀书籍的海洋,更要引领学生去品味思想人格的盛宴,用阅读不断为他们的心灵“补钙”,让孩子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铸就一副正直的骨骼,去拥抱生命中的每一次绽放。[4]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辞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5]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不忘初心 幸福前行
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思想政治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