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中下层生物理练习的有效性
2018-07-21许绍钦
许绍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农村初中里有占绝大部分学生的中下层学生,他们学习意识薄弱,基础差。本文试从物理学科练习小角度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中下层生物理练习的有效性.下文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提高 中下层生 物理练习 有效性
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位学生,任何一学科要想把成绩提高都不是简单依靠教师滔滔不绝讲解,学生专心注注地听就能达到良好效果,收获好成绩的。特别是数、理、化这几门学科,要想学生取得好成绩,学生综合技能得到全面发展,除了教师精讲,学生专心听,更多的还是要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做完大量练习。练习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多练习,才能将所学概念.定理.定律等得熟练掌握,灵活贯通,成绩才能得到提高。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1]
练习的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理解,使更熟练,达到灵活运用。面对物理练习,农村初中中下层学生表现的现状是不上心,不感冒。究其原因:一部分中下层学生“懒”字当头。只要是动手、动脑的学习任务都不感兴趣,不愿做。所以要每位学生完成物理练习在农村初中教学中是一件难事。另一部分中下层生有学意愿,想学,但由于基础知识差,对物理练习可望而不可及,心有余力不足,甚至对做物理练习产生恐惧感。[2]
有效的练习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练习又是物理教学手段之一,提高农村初中中下层学生物理练习的有效性对农村初中整体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师生情感桥梁,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对学习感趣才愿意去学。农村初中中下层学生最大的学习问题之一“惰性”。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要转变这部分中下层学生“惰性”,让他们爱上学物理。究其“惰性”根源很大程度受家庭因素影响,农村家庭中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很多父母对学生学习根本不重视,成绩好坏无所谓,更谈不上培养孩子。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心中无目标,学习无动力,久而久之,“惰性”油然而生。
面对学生的“惰性”,老师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关注中下层生思想动向,关心他们学习生活,构建起师生情感桥梁。多用“感情投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了良好师生关系,有了情感互动,学生自然对老师有好感,就乐意听你的教育,完成你布置学习任务。
二、以鼓励,表扬代替责罚,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表扬。教师要练习过程中多给中下层学生表现机会,要从不同角度找出闪光点。这样一来学生在练习中感到有成功感,积极性就会提高。(二):课后要注意检查中下层学生完成练习情况,检查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多表扬。一方面是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你重视他,关心他,自然对你布置练习就会乐意完成。
三、练习的设计,选用要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物理的概念,定理,定律都是一些学起来枯燥,抽象的文字。练习是将这些枯燥,抽象的文字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接受并灵活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在练习设计选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知识层面特点。练习中涉及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出现高大上文字,加大学生理解难度,从而降低练习有效性。例如:物理中提到做功练习,我们可以这样举例子:张大爷用10牛把一袋玉米从地面搬到7米高的房顶上凉晒,张大爷对这包稻谷做了多少功?相信很多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并能作出解答,如果我们老师把题目换成某吊机将某钢锭由某地搬到某处的话,学生就难理解了。
四、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做好课堂练习设计和课后练习布置
教学要求和实施的基本环节中包括课堂练习设计和课后练习布置。有效的物理课堂练习设计和课后练习关系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很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一节课的课堂练习设计和课后作业的布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更多着眼于如何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注重关注上层生需求,练习都是围绕极少数上层生而设计。这样做法在农村教学中就会出现喂饱几个而饿死一大片的现象。这与我们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全体学生都得全面发展是相背的。因此,我们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我们学生之间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和布置上有的放矢,做到有目标性,有层次性,精而不滥,不搞“一刀切”。既要满足上层生需求,又要顾及绝大多数中下层生 ,不要让中下层生觉得做物理練习过程中感到有压力,做起练习来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对做物理练习望而生。我们要让中下层生练习过程中有自我选择发展空间,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取得成功的喜悦。[3]
总而言之,物理练习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面向广大中下层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世恒.新课程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3]周文芳:抓住中心环节--提高物理课室教学有效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