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

2018-07-20赵光华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能力

赵光华

【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一直以来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对知识的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随着教育改革是推进,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的科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很好的参与进来,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59-01

0

引言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向。此次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主要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引入科学探究并且开展科学的探究活动。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老师只是举一些事例和问题,然后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自觉主动的去探究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自己的概念。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相应的物理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建立问题、分析问题、概括和自主性探究的相关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只当知识的灌输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进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造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老师结合创造的合理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体验进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教学任务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并探索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力的方向相同。在课程安排上,是先学习的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amF三者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总结出相关规律,所以在讲这一节课时会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我们研究了那些物理量,并用公式反映他们那之间的关系吗?”这样的提问可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情景,通过学生的回忆、同学之间的讨论,然后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向学生展示演示实验,这样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根据图像关系,引导学生再次总结a.m与F之间的关系同时深入思考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而言,不但可以增强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还能使学生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组建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之间自主性合作和探讨的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背景不同,在问题的见解上也有不同的想法,当这些想法汇聚到一起便构成了一种宝贵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探究式教学非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会产生争论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进行“天体运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这卫星速率v与绕行星运行轨道半径r的内在关系?”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进行讨论,查阅书籍,当他们用不同法人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时,就已经可以证明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中得到进步,虽然有些小组得到的是错误答案,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们在得出答案之前所做出的努力,这些过程恰恰证明了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最后老师再通过学生的得出的结论进行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方法、不同观点的比较,同学就能比较清楚地认识研究v与r间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我们不要过分关注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而应该更加注重过程的探究和学生的情感变化,因为我认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比做对某道题更加的有意义,探究式教学则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同时希望本文能对广大教师同行提供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展玥.分析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4+51.

[2]邓成显.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6(01):46.

[3]张兆光.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的建立[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91.

[4]任广学.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57.

[5]李永.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20):229-230.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探究能力
设问引导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