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现状、热点领域及发展趋势的对比分析

2018-07-20刘新民王译晨范柳

高教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比较分析知识图谱

刘新民 王译晨 范柳

摘 要:为了探明中外创业教育研究的不同特点,有效推进我国创业教育进程,研究以“创业教育”和“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为主题词,借助Citespace对667篇CSSCI论文及685篇SSCI论文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以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础,探索创业行为产生的具体路径;相比之下,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将重心放在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上,研究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改革方式对人才培养、高校就业率的影响,较国外微观化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宏观概念的探索。据此提出我国未来创业教育的研究方向,应从宏观概念研究向实质研究过渡,要基于理论内涵,探索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具体作用路径等。

关键词:创业教育;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一、引言

以创新、创业为代表的“双创”政策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创业活动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创造以及就业结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1]据《2016-2017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在全球创新型经济发展及创新效率驱动过程中处于活跃状态。然而,部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700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人员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该群体的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2]因此,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培养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检索发现,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以中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的创业教育为对象展开研究,且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创业教育的现状[3]、理论比较[4]及生态体系构建[5]等方面,尚未归纳梳理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具体研究差异。同时,多数研究将重心放在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方面[6],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创业教育的起源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比较而言,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作为知识要素和组织关系的描述工具,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知识要素的流动过程,梳理知识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源,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内容挖掘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发展趋势,明确我国创业教育的演进趋势及研究方向,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紧跟国际前沿,为我国创业教育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CNKI数据库收录了经济学、管理学及政治学等25大类学术期刊,检索方式科学合理,遵循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在文献引用来源层面可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因此,国内文献主要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中CSSCI文献为来源数据。检索以“创业教育”为主题搜索词,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检索日期为2017年11月7日,共检索文献688篇,除去“综述”、“评论”、“报告”及其他非直接相关的文献,共检索文献667篇。

Web of Science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学术资源数据库,覆盖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及自然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具有价值的科研信息。因此,国外文献主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SSCI文献为数据来源。检索以“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为主题搜索词,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检索日期为2017年11月7日,共检索文献946篇,除去“REVIEW”、“PROCEEDINGS PAPER”及“EDITORIAL MATERIAL”等类别文献,共检索文献685篇。

2.研究方法

不同角度、不同范式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对研究结果作出更全面、更宏观的把握。[7][8]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对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将一定时期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以计量学分析方法呈现出来。由于该方法主要是以一定时间段内某一领域的全部研究文献为样本数据,因而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的演化路径,形成该领域知识演化的定量分析。

三、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

1.发文量时间分布的可视化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文数量以及一定时间段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衡量该研究领域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学术论文发文数量的阶段性变化进行描述,可以直观、清晰地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作出合理分析。基于此,本研究绘制出中外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CSSCI及SSCI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截至2016年,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先平稳波动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其中,1995-2005年是发展较为平缓的阶段,意味着该时期内创业教育开始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且相关理论逐渐建立;2006-2011年是创业教育研究快速增长的阶段,说明该时期内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迅猛发展;2012-2016年,创业教育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根据“赖普斯”定律可知,该阶段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开始得到强化,且逐渐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始于1999年,与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相比起步较晚,但根据文献数量的总体波动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文献数量波动趋势近似一致,说明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较快,能够紧跟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程。

2.高影响力机构的可视化分析

创业教育的高影响力机构可视化分析可以明晰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规模,是对比衡量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现状的指标之一。以“Institution”为网络节点,将时间切片设定为“一年”,TOP N=50,TOP N%=15%,得到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图3所示。通过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机构分布松散,且均未形成系統的网络化机构联系。具体表现为,国内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资源要素、区位环境及创业氛围等具备较大优势的高校,如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温州大学等研究机构,说明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未扩展形成系统化的研究规模,且机构与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少,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关系亟待加强。

四、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分析

1.研究热点分布的可视化描述

文献的关键词作为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载体,主要通过精确、简短的语言对文献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传递科研的主题信息。若某一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或中心性在某段时间内较高,则可以说明该关键词对应的主题是该段时间的研究热点。研究以“Keyword”为网络节点,将时间切片设定为“一年”,TOP N%=15%,并通过“Pathfinder”进行剪枝算法,得到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如图4、图5所示。

根据文献计量学理论可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frequency)可以直接反映研究热点的总体概况。因此,通过对图4、图5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分别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中的关键词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排序,得到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如表1所示。

通過对表1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可以发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和“高等学校”、“Education”和“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等表意相同的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因而研究以“Keyword”为聚类中心,通过“LLR”聚类算法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进一步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如图6、图7所示。

通过对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作进一步分析,在综合考虑各个聚类所包含关键词频次的基础上,研究根据谱系图确定分类的标准,将最小聚类变量设定为5,总结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如表2所示。

2.国内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国内创业教育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频次排序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当前国内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如下。

(1)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及价值理论研究

该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教育课程等关键词。事物本质的准确把握是对其运用、调整及重新设计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基础。[9]随着创业教育理论的提出与推进,国内诸多学者着重对创业教育的本质、理论及内在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0][11],试图以理论内涵及核心概念来阐释我国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最终的价值愿景,引导和规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2)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及教育对象研究

该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高等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大学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课程等关键词。这表明国内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推广主要聚焦于具备较长创业教育实践和一定创业文化氛围的高校。高校创业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12]目前,国内创业教育多是以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温州大学等高校为研究中心、以高校学生为教育对象[13],构建较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3)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与创新创业结果研究

该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路径、创业能力、自我导向、就业、创业实践及创业能力等关键词。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手段。[14]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关键在于理论—实践的转化,即如何以全新的培养观念作为理论指导,构建与国家创新发展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诸多学者以国外先进创业教育体系为模板[15][16],指导国内创业教育的综合性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包括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17]。同时,以毕业生就业率、创业实践过程及创业能力培养情况为指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成果,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作出实时评估。

3.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分析

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关键词聚类结果主要由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创业者个性化特征(Personality)、创业反映(Reflection)、创业认知(Recognition)及美国创业教育(United States)构成,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热点领域。

(1)创业教育主体的个性化特征研究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创业者的性别特征(Gender)、知识储备(Knowledge)及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等关键词。个体的性别特征、心理特征及专业等都是创业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Krueger通过对创业主体的心理特征、人格特质等因素进行研究,指出创业主体的心理特征是创业意愿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8]Wilson基于实验结果认为,男性的创业意愿普遍高于女性,但创业教育对女性创业意愿的提升程度大于男性,即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受性别因素的影响。[19]

(2)创业教育主体的创业认知研究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机会识别(Opportunity Recognition)、创业动机(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及创业感知(Perception)等关键词。创业教育可以通过传递创业相关的知识,提高个体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进而产生创业动机、从事创业活动。随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开始对创业行为产生的动机因素进行研究。例如Pamela与Michael学者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者的创业动机越高,越容易产生创业行为。[20]

(3)创业教育结果的衡量指标研究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创业者的创业绩效(Performance)、经济增长(Growth)、创业成功(Success)、创业(Entrepreneurship)、自主就业(Self Employment)及公司(Firm)等关键词。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在学习、工作中突破自我束缚与限制,进行创造性工作。国外创业教育主要以是否开展创业活动、成立公司及公司发展状况等为衡量指标,对创业教育的结果好坏予以评定。例如Niklas学者以开展创业活动的时间及创业收入作为创业教育绩效的评价指标,对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进行长期观察及实验研究,探索创业教育的作用效果。[21]

(4)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

该热点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美国(United States)、高校(University)、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等关键词。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较快、成效显著。自1947年美国MvlesMace学者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后,美国创业领域的教育便由此展开,并逐步深入发展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4.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差异

结合上述聚类结果及关键词词频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内容及侧重点方面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国外创业教育研究起步早、发展快,体系构建较国内而言比较成熟,且在研究内容上,倾向于研究對象的个性化特征及创业行为路径等微观化方向,探究个体特征、自我效能、创业意图等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而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核心价值对创业教育实施的作用,对理论的实践转化研究较少。同时,在创业教育结果衡量方面,国内创业教育结果评价主要以就业率、人才培养现状、创新型大学构建情况等宏观概念作为衡量标准,较国外具体可测的衡量指标而言,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五、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创业教育研究趋势的分析和展望是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过程,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具备客观性。因此,趋势研究一方面需要运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既有数据进行系统客观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当前发展环境及发展模式下创业教育的前沿问题,开展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及针对相关实际问题的现实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演化路径视角和关键词突现视角分别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

1.演化路径视角下的研究趋势分析

时区视图可以清晰准确地展示各个研究主题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变化及相互影响,因此研究选取时区视图对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探索分析。运行Citespace,选择“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并以“Keyword”为节点类型,TOP N%=10%,并通过“Pathfinder”进行剪枝算法,在“Layout”视图方式中选择“Timezone”,运行即可得到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如图8、图9所示。

通过对前面部分研究热点的详细分析,结合图6的演化路径图谱可以发现,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创业教育内涵及相关理论、教育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和创业行为驱动因素为研究主线逐步推进,其中创业教育主体的特征主要包含主体性别特征、知识储备及自我效能等;创业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创业者的自我认知、机会识别和创业动机等。相比之下,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核心价值及目的功能等本体论展开研究,过多关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显性问题,忽视创业者实践方面的深层问题,因而基于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总而言之,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创业者创业行为的探索,而国内创业教育则将重心放在创业教育内涵及理论方面,对创业的实践特征及行为过程研究较少。

2.突现视角下的理论研究趋势分析

科学文献可以被划分为持续高被引的经典类文献和在短时间内被引量突增的过渡类文献。[22]“突现”主要是指某个变量的值在一段时期内波动剧烈,这种波动变化被视为可度量深层变化的重要手段,采用这种手段有助于判定出某一时间段内比较突出的文献知识[23],包括文献知识的扩散、文献信息的挖掘和文献知识的扫描及文献知识的吸收等发展进程。由此,结合Citespace中的突现性分析功能将文献知识和文献信息导入,深入分析便能够发现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

研究选取的是Kleinberg.J提出的突变检测算法,对研究前沿的关键词进行识别和检验。运行Citespace,将时间切片设定为“一年”,选取“Keyword”为节点类型,“Burst Term”为突变类型,并设定TOP N%=15%(but≤100),得到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的前沿知识图谱如表3所示。在表3中,红色加粗线段表示该领域研究中发文量突增的对应年份,开始年份和结束年份表示该类研究持续的时间,突现强度(Strength)表示文献增长速度的高低,即突变强度越大,该主题对应年份的发文数量越多。为准确分析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趋势,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创业教育领域研究中突变较大的主题进行分析。

根据突现结果统计情况来看,国内创业教育研究近五年内突变强度较大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创业意向、路径、专业教育、欧盟、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及素质教育等,研究方向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体论研究、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构建、欧盟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创新创业的实现路径及教育专业化、素质化调整等方面。其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创业教育实现新发展的关键路径,而素质教育是提升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路径”、“创业意向”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等突现关键词可以分析出国内创业教育研究已经出现教育本身论向实现路径及生态体系构建方向转变的研究趋势。

国外创业教育领域近五年来突变强度较大的关键词有Dynamics、Knowledge transfer、Choice、Identity、Men、Orientation、Transition及Failure等,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创业者的性别、身份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知识转移和成果转换以及创业动力和创业失败对创业行为影响等方面。这说明国外创业的教育注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案例分析及大样本数据分析,对创业教育到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路径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创业企业家的个性化特征、创业环境及创业动力等因素的探讨,构建以现实案例为导向、以实证分析为方法的创业教育研究范式。

六、启示

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研究利用CiteSpace V软件,以分时段、多节点的动态视角对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信息挖掘、梳理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进一步探究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热点领域及研究趋势,从而以实证结果指导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紧跟国际前沿。通过对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和可视化分析,为我国创业教育及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完善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创新理念,引导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创业教育对于个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经济结构的良好运行及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相关体系构建较为成熟。因此,我国仍要紧跟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的步伐,推进创业教育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深入。同时,在借鉴国外先进创业教育经验时,必须以中国传统创业文化及创业环境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创业教育的概念梳理及价值本质进行探讨,以中国本土化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国内创业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二)发展完善教育模式,构建系统化的实施体系

《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指出,创业教育系统主要由经济、政策、文化、社会等宏观要素和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个人创业态度等微观要素构成。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系统化主要是指激活实施环节中的关键要素,形成互动交流的合作体系以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24]研究发现,国外创业教育具有较为系统化的实施体系,且机构与机构之间能够建立一定的合作交流机制。而国内创业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松散,且主要集中在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温州大学等高校机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合作模式。因此,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的高影响力机构应充分整合创新资源、汇聚教育合力,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围高校创业教育的開展实施,构建创业教育的系统化实施体系。

(三)以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流,发展多元化的研究方向

创业教育是时代的主题,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向创业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创业实现路径的影响因素等微观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研究样本的覆盖范围较大,且注重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各个研究层面及研究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和突破式研究。相比之下,国内创业教育的经验性研究较多,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定性研究,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理论模型结合的实证研究,因而导致创业教育的研究结论实践性不高。基于此,我国创业教育应当基于创新发展的理论,深入研究创业教育各个层面的特征及多个角度之间的关联,将研究重点从强调结构性、整体性的框架研究转移到创业教育到创业活动的路径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大样本数据对创业教育开展实证研究,切实增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七、结语

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动能培育和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Citespace的突现探测技术,分析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创业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关键词突现分析等处理,使该研究中的数据、方法及结果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国外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且主要以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础探索创业行为产生的具体路径。而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将重心放在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上,研究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改革方式对人才培养、高校就业率的影响,较国外微观化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宏观概念的探索。基于可视化分析的结果,指出我国未来创业教育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推进国内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柳,张亚男,刘新民.区域经济圈创业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3):47-54.

[2]吴海东.每年20万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凤毛麟角[N].重庆晨报.2015-05-14.

[3]经卫国,朱爱胜.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46-49.

[4][10]段从宇.创业教育的内涵、要素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6):43-51.

[5]朱健.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创业生态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14-17.

[6]黄兆信,罗志敏.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11):58-64.

[7]兰国帅,张一春,王岚.国内外教育技术新发展——基于WOS与Histcits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111-120.

[8]Fan L,Suh Y H.Why do Users Switch to a Disruptive Technolog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Theory[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2):240-248.

[9]刘志.创业教育的本质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7(2):95-100.

[11]刘月秀,钟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14-116.

[12]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33(12):46-52.

[1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14]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7):34-39.

[15]阚阅.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若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2):45-51.

[16]常媛媛.从ABC到PhD:丹麦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设计与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8):7-13.

[17]徐占东,梅强,陈文娟,等.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特质与创业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9):108-112.

[18][20]Lundqvist M,Middleton K W,Nowell P.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and Role Expectations in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J].Industry & Higher Education,2015,29(5):327-344.

[19]ystein Moen,Kolvereid L.Entrepreneurship among Business Graduates:Does a Major in Entrepreneurship Make a Difference?[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1997,21(4):154-160.

[21]Elert N,Andersson F W,Wennberg K.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on Long-term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15(111):209-223.

[22]程結晶,丁慢慢,朱彦君.国外信息管理领域知识流的新兴趋势及可视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7,37(4):170-177.

[23]王磊.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36-142.

[24]徐小洲,倪好,吴静超.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7(4):92-97.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比较分析知识图谱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