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7-20许荣钦

关键词:生物课堂初中高效课堂

许荣钦

【摘要】 我国教育在21世纪就已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对我国教育体系进行革新,以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新教育理念表现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构建为主要内容,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借鉴,为了学生的发展提供新方法。生物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建设高效的生物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新教育理念 生物课堂 高效课堂 初中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20-02

0

前言

“快乐,高效”是初中教师上课的一个课改理念。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相比是不断增加的,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到位、更扎实,课堂教学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构建高效课堂。初中生物课堂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以下使用北师大版的初中生物课本为例,针对初中生物学科特点,探究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生物课堂的特点

初中生物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衔接性、初步性、启发性、培养性、拓展性等,要有效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了解生物课堂的特点,以便进行只针对性的课堂设计。衔接性,是指有关生物观察或研究方面,在幼儿时期和小学时期课程或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带入初中生物课堂中,初中生物课堂可以衔接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生物相关的知识。初步性,是指初中生物课堂存在与小学自然学习完全不同的特点——专業性和理论性。初中学生需要对生物课程有完整的认识,其相关知识储备尚处于初步阶段。启发性,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因为与生活环境的联系性而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外在条件更加注重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启发特质。培养性,初中生物课堂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同时促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感知。拓展性,初中生物课堂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融于生活。生物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可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从这些特点来看,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也别具意义,增加学科知识,同时进行了情感教学,能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生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有利于兴趣的培养、知识的传播、教师的提升、学生的进步。高效课堂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共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速度,同时完成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更有章法。高效生物课堂的创建,为更加广泛的知识传播带来便利的途径,以生物课堂和生物内容为中心点,不断向四周扩展知识网,在生物课堂完成的同时,拓展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生活等的联系,以培养出学生更广泛的拓展思维。在创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过程当中,生物教师需要更加精细的备课环节,为了更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当中汲取经验,不断累积经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以“生”为本,这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改对于课堂的要求回到了最本真的境界。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各个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坚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一个科学的教学理念,更是需要我国各个学校和教学积极实际、不断革新的理念。初中高效生物课堂的创建当中,这依然是不变的原则和导向。为了创建高效课堂,生物课作为新的科目,可以创建自己独有的高效模式。

在课前学习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的理念,布置学生根据课程安排先学。教师可以下载相关视频,或者自己制作微课,通过“人人通”等教学网站发布,或者通过发送到班级Q群、微信群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自主学习的基础和疑问走进课堂学习。如讲授《我国的动物资源和保护》,可在课前下载一些动物保护相关的资料和人类盲目伤害动物并让动物濒临灭绝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有所见亦有所思,再在课堂中分享,就可以轻松地达到学习知识和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使用一些教具等,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或小组合作,在学生不断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里培养学生对生物课堂的热爱,从而形成生物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以《生物的多样性》一章中“真菌”一节为例,教师在教授这节课程时,关于真菌的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收集,并在上节课之后提出思考问题,例如:真菌能看到吗;真菌长什么样子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为导入,以学生搜集的资料为主体,帮助学生完成对真菌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真菌标本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真菌。生物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课程,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课堂不用局限于课本当中,而选择各种更加独特的教学方式。

2. 以教师为引导

在新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清楚自己的教学职责,与传统课堂模式不同,新科技的发展令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更加多样、更加广泛,因此,教师教学当中无需一板一眼,而是借助信息化的学习资源,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当教师可以很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才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方向、资料搜集方向等等,帮助学生把握课程重心,进而不断扩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保证课堂的高效。如在《生命的形态》一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室外课堂教学,让学生感知自然、感知生物的形态,在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对所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事物进行阐述,同时将所有事物的特征进行总结,同时还可以根据事物表现出的形态做出分类,完成对本节知识的系统学习。课堂体现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习指出明确的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3. 以启发为途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教学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工程,为了学生更加深入、更加自觉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启发为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生物课堂的启发性在于其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便可以以生活为本,选取一些生活上的事物,对所学知识做出导入,使学生更快进入状态,进而以导入为启发,为教学过程提供更加贴切的材料支撑。在学生的学习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以食物链的概念为导入,帮助学生首先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水箱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关系和生存需求,在学生思考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语言启发、教具启发、实物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个途径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也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的高效性。

4. 以发展为目标

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一切学科的学习,都以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因此,教师选择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也要思考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对教学课堂的思考不能过于狭隘,而是应该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不断拓展思维,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课外知识、世界都能产生更加敏感的思考。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例,学生掌握了“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自动调节”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后,教師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实际,最好将课堂设置在室外或实验室,根据本地区当前的生态系统状况作为导入,启发学生对书本内容学习,并对当前的世界生态系统作出思考,甚至可以细节到某种生态现状的好转或恶化,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本的思考,也扩大对世界生态系统的思考,拓展与课程有关内容的思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后续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使学生对生活和世界都充满更多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结

初中高效生物课堂的创建具备其积极性和进步性。为了让高效课堂的创建更加快速,更加成功,创建者需要先了解该科目的特点、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从而使创建过程有了理论支撑,进而完成其实际的操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当中,才能让课程更加具备当代特征。本文讨论关于初中生物教学高效的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课堂提供借鉴,其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和教材为辅,在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课本辅助的教学策略下,真正达到课堂的高效,从而期待对学生更加完善、更加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学生和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J].王志强.课程教育研究.2018(3).

[2]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汪国清.中华少年.2017(6).

[3]高效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J].苏春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初中高效课堂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