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疑促思,激活课堂

2018-07-20宋美娟

关键词:荆轲语文课堂文本

宋美娟

【摘要】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探究,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以疑促思 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17-01

0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探究,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以疑促思,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现在的学生大多有教辅资料,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教参来分析文本,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我在教学《尊生》一课时,发现其中有一句“因杖策而去之”,课下注释给出“杖策”一词的解释“以策为杖”,“策”指的是什么,并没有给出解释,这里让人感到疑惑。于是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古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杖策”一词,一个义项是“拿着马鞭”,一个是“拄杖、扶杖”,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我认为“杖策”在这里解释为“拄着拐杖”更为合理一些。

另外还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矛盾处设疑,如在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说“非写不可”呢?

可以在虚词处设疑,如《雷雨》一文中多次出现“哦”一词,它对揭示人物性格有何作用?

可在空白处设疑,如《祝福》中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它有什么言外之意?

在标点符号处设疑,如《鸿门宴》中“项羽大怒曰”与“沛公大惊,曰”这两处都写意料之外的第一反应,但前一处没用逗号,后一处用了逗号,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巧妙处理学生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提出疑问的过程就是一种思考,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深入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面对这些疑问,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筛选学生的问题,发现其中的价值,灵活引导。例如淮南二中王婷婷老师在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荆轲和秦王搏斗时,秦武阳去哪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秦武阳去哪里了”这一问题显然不是教学的重点,如果任由学生去讨论,就会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倘若忽略这个问题,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能会有疑问而不愿提出。王婷婷老师打破预设,改变教学思路,以此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秦武阳性格,并和荆轲进行比较,分析了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这样处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力,突出了教学重点。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质疑、思考,才能真正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猜你喜欢

荆轲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