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图,找出差异
——一张被误解的图形
2018-07-20河北
河北
笔者近几年经常在网上或者教辅资料中看到一道题,如下所示:
图1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1
A.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
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所有资料给出此题的答案都是B,解析认为ac正在形成动作电位,ce正在恢复为静息电位。所以,B选项中,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正确。
错因剖析:实际上命题者和解析者错把此图当成了图2。
图2
仔细观察两个图的横坐标是不同的,图1横坐标为位置,图2横坐标为时间,这两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测量结果的方式不同。要想绘出图1的结果,实验的方法是在一条神经纤维上,放多个电流表(假设电流表紧挨着),每一个电流表都是其中一个电极位于神经纤维膜内,另一个电极位于神经纤维膜外。然后刺激神经纤维左侧某一点,在某一时刻,记录每一个电流表的偏转情况。即同一时刻,神经纤维不同位置的每一位点上电位差的情况。图1来源于浙科版教材必修3第22页(见图3)。
图3 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图3是在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不同的时刻得到的两个图形,可以看出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而动作电位在不同的神经纤维位点上出现的时间不同。要想绘出图2的结果,需要在神经纤维的某一位点上放一个电流表,同样一个电极位于神经纤维膜内,另一个电极位于神经纤维膜外。然后刺激神经纤维左侧某一点,记录一段时间内电流表指针的变化情况。即固定神经纤维一个位点,在一段时间内电位差变化情况。
表1 图1与图2对比分析
续表
【例题1】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c点将降低
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②、⑦
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Na+高于细胞膜内侧
D.恢复静息电位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
【答案】C
【解析】Na+内流的多少与细胞内外浓度差有关,此时细胞内外浓度差增大,内流的Na+增多,c点将升高,A项错误;②是恢复静息电位过程,K+外流,B项错误;Na+内流是协助扩散,由高浓度一侧流向低浓度一侧,C项正确;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的过程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D项错误。故答案为C。
【例题2】下图表示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
B.在EF段神经纤维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
C.DE段的电位变化与Na+内流有关
D.CD段的神经纤维膜正处于Na+内流过程
【答案】D
【解析】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只是每一位点的动作电位出现的时间不同,A项正确;兴奋尚未传导到EF段,EF段神经纤维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B项正确; DE段正在产生动作电位,故与Na+内流有关,C项正确; CD段的神经纤维膜正处于恢复静息状态,处于K+外流过程,D项错误。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