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势眼与瞳孔大小的关系

2018-07-19王伟敏李英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7期
关键词:相关瞳孔

王伟敏 李英俊

摘要 目的:探讨优势眼的眼别与双眼瞳孔大小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150例观察者(300只眼)的双眼瞳孔大小,根据医学验光进行分组,用卡洞法判别双眼中的优势眼。结果:正视眼组及轻度近视组优势眼瞳孔大小与非优势眼瞳孔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优势眼瞳孔大小与非优势眼瞳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势眼的形成具有先天性,优势眼的眼别与瞳孔大小有相关性。

关键词 优势眼;瞳孔;相关

优势眼是人类较常见的一侧优势功能特征之一,优势眼的测定对屈光方面的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青年人瞳孔大小,探讨其细微的差异是否对优势眼的选择产生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6月选择在我院眼科视光中心就诊的150例中青年人(300眼),年龄18~30岁,平均24.5岁;其中男84例,女66例;对象均无弱视、斜视、眼外伤等眼科相关疾病,排除脑外伤及神经系统疾病史,全身状况良好。双眼最佳矫正视力≥1.0,主觉验光法测得屈光度≤-6.OOD,散光≤-2.50D。

检查设备:视力检查为国际标准视力表。瞳孔的检查用美国VISX公司WaveScan波前像差仪,确保瞳孔的中心、大小的一致性,数据具有精确性、可靠性及可重复性。验光设备为TopconKR-8100型电脑验光仪。

检查方法:记录观察者的性别、年龄、双眼视力、双眼屈光程度以及优势眼。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确定观察者的裸眼视力;利用电脑验光仪对观察者进行主觉验光;用卡洞法确定观察者优势眼;瞳孔的检查在暗室进行,观察者在暗室环境下适应10min,待观察者瞳孔自然散大,利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行双眼瞳孔检查。每次的检查都由同一位熟练的医师进行,每一个眼睛检查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卡洞法:观察者采端坐位,把15cm×20cm小孔的卡片放在观察者面前15cm处,平视3m处一物体为聚焦点,嘱观察者闭上右眼,若能看到物体则左眼为优势眼,若看不到则右眼为优势眼。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观察者的近视程度来分组,对双眼中的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瞳孔大小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

结果

在暗光状态下,所有观察者的优势眼瞳孔的平均大小(6.37土0.55)mm,非优势眼瞳孔的平均大小(6.27±0.59)mm;在亮光状态下,所有观察者的优势眼瞳孔的平均大小(3.25±0.39)mm,非优势眼瞳孔的平均大小(3.19±0.36)mm。其中正视眼观察者(<-0.50D)有87例,轻度近视观察者(-0.50D -3.OOD)有46例,检查结果显示,在暗光和亮光状态下,优势眼瞳孔大小与非优势眼瞳孔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观察者(>-3.OOD)有17例,检查结果显示,在暗光和亮光状态下,优势眼瞳孔大小与非优势眼瞳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观察者,检查结果显示,在暗光和亮光状态下,优势眼瞳孔大小与非优势眼瞳孔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

讨论

优势眼是指双眼在注视一物体时,其中起到主导的作用的眼,优势眼的概念最早是由Porta于1953年提出来的。目前优势眼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卡洞法和拇指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他人来引导,患者本人进行主观判断,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患者无法判断自己哪只眼睛为自己的优势眼。多数的研究认为,优势眼的形成主要由基因来决定,然而优势眼并不是固定一只眼睛,是能发生转变的[1],优势眼的眼别与近视程度也有大的关联,优势眼的近视程度往往会更高[2]。

瞳孔是人视觉传导的重要通路,双眼瞳孔的大小绝大多数是不对等的,瞳孔的大小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通过瞳孔开大肌和括约肌控制瞳孔的散大与缩小来调节光线达到视网膜的数量,瞳孔的细微变化可以对人眼像差产生影响,瞳孔大小与视觉质量密切相关[3],瞳孔大小的检查也是近视眼手术的术前常规检查,是评估近视眼手术后效果的重要指标[4]。郭兰等对近视人群的瞳孔大小研究发现,近视人群的瞳孔较正视人群大,并且瞳孔面积会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而加大[5]。

本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优势眼的眼别与瞳孔大小有相关性,尤其是正视眼组和轻度近视组,优势眼的眼别与瞳孔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瞳孔大的眼睛多为优势眼,与中度近视的相关性不明显,考虑为中度近视人群样本较少所致。结合之前的研究报道我们可以推论,优势眼瞳孔较非优势眼大,使得光线能更多地进入优势眼的视网膜。优势眼作为主导眼,视觉质量、视神经反应和视力清晰度均优于非优势眼。现在有研究也指出,在进行近视眼手术时保证术前、术后患者优势眼一致能使患者术后主观不适大大降低[6]。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中青年人群,观察者的数目也较少,下一个研究将扩大人群,对观察者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以进一步明确瞳孔大小与优势眼形成的关系。通过瞳孔大小与优势眼的联系客观地辨别优势眼,以及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参考文献

[1]Lickey ME,Pham TA.Swept contrast visualevoked potentials and their plasticity follow-ing monocular deprivation in mice[J].VisionRes,2004,44:3381-3387.

[2]何青,王斌,杨蕾,等.屈光参差与主导眼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30-431.

[3]万修华,熊瑛,余翔,等.瞳孔直径对波前像差的影响[J].眼科,2011,20(3):181-185.

[4]Haw WW,Manche EE.Effect of preoperativepupil measurements on glare,halos,and visu-al function after 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keratectomy[J].Journal of Cataract&Refrac-tive; Surgery,2001,27(6):907.

[5]郭瑞,练苹,叶秀兰,等.近视患者瞳孔大小变化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303-306.

[6]周璐,黃振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93-896.

猜你喜欢

相关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自立人格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瞳孔
他主性视域下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