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溪古镇的保护与改造

2018-07-19曹潮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街街巷风貌

曹潮,张新荣

(1.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2.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焦溪古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处于常州、无锡和江阴三市的交界处,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特色的小镇,但因未经开发保护,所以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业建设的进步,以及人工破坏等,古镇周边部分山体开采过度,历史建筑遭到破坏,古镇现状堪忧。对焦溪古镇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恢复古镇的建筑风貌和街市格局,恢复其往日风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焦溪概况

(一)焦溪的背景及文化

焦溪古镇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江阴交界,与无锡为邻,交通便利。焦溪三面环山,东依鹤山,北倚舜山,南望凤凰山,龙溪河和舜河缓缓穿过古镇。商铺沿着龙溪河而建,民居退后而筑,“面街背水户通舟,台榭高低临水际”。焦溪还有历史上有名的“九桥、六街、十八弄”[1]。

焦溪民居沿轴线展开,布局紧凑,山墙一砌到顶,多开小窗或不开。墙体采用鹤山出产的黄石,砌至半墙乃至全墙,这就是焦溪特色的黄石半墙(图1)。里弄也是焦溪一大特色,弄口设有大门,每至夜晚,大门上锁,与外界隔绝,弄内却门户相通,安全性很高。里弄的大门和乌镇桥下设有的木头栅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起到了防贼防盗保护镇内安全的作用。

图1 黄石半墙

元末明初,朱元璋的老师焦丙来到焦溪设立私塾,村民为纪念他,改村名为“焦店”,后因火烧排门事件,改为焦溪,寓意以水克火。

旧时的焦溪,商业十分发达,行业种类繁多,大小商号几十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人雅士人才辈出,典故传说丰富,尊学重教;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形式五花八门,有滩簧、说书、马灯等;民间小吃也是一绝,焦溪扣肉、焦溪羊肉、焦溪糕团,远近闻名。

(二)焦溪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焦溪的主要街道顺河而建,弄堂垂直于街巷,空间结构保留较为完整,旧时建筑保存也较为完好,“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的古镇格局依旧延续下来。

焦溪镇有3条古街,7条街道,10多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名人故居与18条古里弄。奚家弄的“进士厅”、焦丙的墓和草堂、金山条石街道、历史街巷弄堂、古码头、古树古村、古石桥等,均保存完好,规模可观。这些历史遗迹描绘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美景[2]。

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采石活动兴起,大量采石场出现,过度采石给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古镇周围的山脉半边树木繁盛、郁郁葱葱,另外半边则被砍伐、破坏严重。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古镇建筑逐渐老化,年久失修,即将坍塌,有的破坏、受损严重。古镇中就算保存完好的建筑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要求,部分人选择离开古镇到城市里生活,部分人则选择自发修整房屋,但修整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往往破坏了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修整后的房屋与古镇风貌格格不入(图2、图3)。除此以外,流经古镇的河流也受到了污染。古镇的基础设施不全,也给古镇居民和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带来不便,不利于古镇的整体发展。如今的古镇承受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急需得到保护[3]。

图3 街巷现状

二、焦溪古镇的保护与改造原则

(一)以人为本

对焦溪古镇的保护和改造,不仅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对民风民俗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而且要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改造。在改造的同时,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以人为本的保护改造原则,首先要关注当地居民的需求,切实考虑居民的处境,协调好古镇传统风貌和居民现代化生活的矛盾。在不丢失传统技艺和风俗的同时,为居民建造一系列的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丰富业余生活,使村民和谐共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古镇氛围。其次,为充分带动古镇的发展,促进古镇旅游业发展,必须关注外来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旅游环境,增强古镇游览舒适度。实现原住民、游客与古镇环境和谐共处。

(二)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与原有风貌

研究、保存焦溪的历史文化,维持古镇原有的风貌,是古镇保护改造时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对于古镇的历史文化,要将其融入古镇保护项目的方方面面,在改造的同时充分展现古镇的历史文化。对于古镇的原有风貌,不管是传统建筑的保留、修缮和重建,还是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要和古镇风貌保持一致。古镇的历史文化与原有风貌作为古镇的核心价值,必须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保留。通过合适的利用,将其作为协调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使历史和未来和谐共存[4]。

三、焦溪古镇的保护与改造规划方案

(一)整体规划

焦溪古镇的保护与改造着重于老新街、红星街以及龙溪河边的历史建筑、街巷河道景观的改造。保护与改造的总体规划应从三方面入手:古镇原有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古镇街巷河道景观的更新与规划,古镇整体格局的延续、改造与规划。由于古镇的历史遗产多为呈点状分布的古民居、古石桥与古码头,现有景观多顺古河道设置,沿古街巷、古弄堂布局,古镇的整体格局以古建筑、街巷、弄堂与河道为框架呈面状展开。因此焦溪古镇的保护与改造应围绕“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思路,辅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进行。

在对焦溪古镇进行保护与规划的同时,应建立完备的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体系,充分挖掘焦溪古镇的历史文化,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资源,把“古街道、古弄堂、古河、古石桥、古码头、古民居”等文化古迹作为古镇历史文化的载体,把“黄石半墙”作为古镇特色,把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辅助生产力,将焦溪古镇建设成一个以传统古镇风貌为主,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丰富的特色古镇。

(二)由点到线的古镇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

古镇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有咸安桥、中市桥、三元桥、进士厅、梁园、是家大院、承越古宅、黄石半墙、圈门遗址等,且多沿老新街布置。因而老新街可看成焦溪古镇的主要街巷。焦溪古镇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应从这些代表性历史建筑入手,将这些古建筑作为焦溪老新街整体规划改造的节点。打造以老新街为主体,历史建筑为节点,具有焦溪古镇原始风貌、历史特色的风貌街。

在老新街的改造规划中,参照古建筑的保护模式,首先是原真性保护,对历史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石碑、门头等进行绝对保护。其次是风貌性保护,对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如承越古宅等进行深入研究,用传统的工艺方法进行修补修缮,优化它的内部结构,保存其建筑的风格特色。最后对保存质量较差的传统建筑,或已经被当地居民改造过的民居,进行保护性更新,用相同或相仿的材料,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修葺方法进行改造或修缮,恢复原有的风格样式,以保持整条老新街建筑风格的统一,突出古镇的建筑特色。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与规划意将老新街打造成主要旅游线路,将历史建筑变为主要旅游节点,从北至南,连接每个节点,以焦溪特色黄石半墙作为连接要素,形成条带状历史建筑特色长廊。实现由点到线的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在进行保护改造的同时,新的规划要做到不增加新的道路,不改变道路的走向,不拓宽道路,保持原有道路的格局。在细节方面,如老新街的金山条石有的已经开裂、缺损,有的磨损严重,急需修复。修复古街道路要使用与原条石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采用相同的方法修缮,不可使用差异很大的材料和方法,从而保持原本道路的风格。

(三)由线及面的街巷河道景观的更新与规划

焦溪古镇拥有7条街道,其中3条为古街道。由于古镇的衰落,古镇街景未得到及时保护,古镇街道、弄堂多呈现出破落、杂乱的景象。在恢复街道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应进行合理合适的景观设计,结合原有的特色景点如古树、古院落等,将景观要素与沿街民居融合,达到历史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新的景观设计要遵循古镇街道的走向,从主街道出发,利用线性空间,以网状形态向整个古镇内部延伸。同时,对于破败不可恢复的古建筑、改造后严重影响古镇风貌的新建筑进行拆除,通过景观节点设计,使古镇街巷的线性景观空间形成网格状景观体系,提升古镇内部环境。

焦溪龙溪河穿镇而过,古河道两岸的古树、古码头,为滨水景观的营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龙溪河两岸现存数个经过设计的公共休憩空间,也为营建系统的滨水景观带提供了铺垫。焦溪河道景观的更新与规划可以这些现存的景观要素作为出发点,利用沿河原本的条带状绿化,丰富原本单一的绿化空间,可结合现存的公共休憩空间,开发沿河的废弃地,使原本线性的河道空间得以拓展,形成两岸系统化的滨水景观带。河道、滨水绿化、带状滨水市民休憩空间将原本单一的线性空间拓展为以河道为中心的面状景观层,改善沿河古镇环境。同时,必须治理由于生活污水排放所带来的河道污染,恢复原本清澈的河流。

在保留古镇原本历史风貌的同时,使街巷网状景观与沿河面状景观带相结合,做到由线及面的街巷河道景观的更新与规划。改善古镇内的生态环境,提高古镇内部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古镇的旅游竞争力,重现传统江南古镇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魅力[5]。

(四)点、线、面相结合的古镇整体格局的延续与规划

应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点为散状分布于古镇内部的古建筑、古石桥、古码头;线为以古建筑等为节点而形成的历史风貌长廊;面则是以街巷、河道为主体而形成的古镇内部景观系统。

焦溪古镇的整体规划,应在保护延续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价值,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历史元素,通过景观规划的手法联系起来,重新恢复古镇原本被忽视或破坏的格局。同时,强化街巷景观与河道景观的作用,提升景观在古镇中的地位,以街巷景观与河道景观作为底,历史元素作为图,形成明确的图底关系,强调物与景的协调共处。将古镇内部原本由于欠保护而松散的格局重新聚拢起来,使古镇内部各个要素紧密结合,相互辅助,并使古镇水乡风貌和街镇的格局实现历史的延续,获得新的发展。

(五)辅助性配套商业街道与基础设施的规划

焦溪古镇的更新与改造应对焦溪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改造,恢复和更新古镇的整体风貌。同时要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将焦溪古镇打造成一个适应现代发展的旅游型江南古镇。考虑到古镇内部风貌的统一,以及入口红星街多为现代化建筑便于改造,所以古镇的配套基础设施考虑设置在红星街处,包含商业街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

商业街道的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古镇土特产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民风资源。选择保存风貌并不是太好的街道,或那些破败已无法修复的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和重建。在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材料和传统工艺,使新建的商业街与传统古镇风貌统一,对古镇的更新起到优化作用。焦溪的特产美食非常有名,例如焦溪扣肉、焦溪羊肉、焦溪糕团、焦溪酥饼、焦溪蜜梨等,可以结合传统手工业和当地民风民俗,规划符合当地特色的商业街道,延续传统的街市格局和建筑外貌,还原早先焦溪繁盛的街市景象。在古镇内部也应结合居民与游客的需求,在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同时,设置特色咖啡店、小吃店、旅游纪念品店等,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除了商业街,完善基础设施既能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同时又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基础配套设施可以规划设置在红星街入口以及红星街与老新街交界处。古镇内部还要设置数量合适的公共厕所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造都要考虑古镇原有格局和风貌,使新老建筑能够协调统一。

四、结语

目前,古镇的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个古镇都有其自己的历史和特色。对古镇进行保护与更新,将历史遗产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是古镇研究的重心。焦溪古镇是一个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文化古镇,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保护研究导致其格局和历史遗产遭到了破坏。保护和重新规划不仅对焦溪古镇本身非常重要,而且对整个江南古村落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焦溪古镇的保护与规划中,应以小见大,由点到面,注重古镇本身风貌的恢复与古镇环境的更新,实现古镇历史、人文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希望通过合理合适的规划改造,使焦溪古镇成为江南众多古村落的重要代表。

猜你喜欢

新街街巷风貌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铜峰叠翠 秀美新街
包裹的一切
边走边唱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雨中的街巷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潮流逆转 新街拍灵感
也斯看香港之——民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