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城书院课艺》课士赋与科举关系

2018-07-19宋斌梁振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山长学政龙城

宋斌,梁振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清代常州府有书院47所,乡镇厅场往往亦有书院。检视《江苏省书院志初稿》,乡镇厅场有书院53所①,其中属于常州府的有11所,占20.75%。除乡镇厅场书院外,还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书院之外的社学、义学、文社也非常发达。如府属江阴县文社,地方志中可考的有11个②。查检顾廷龙主编的《清代硃卷集成》第130—208册江南乡试硃卷,江南乡试常州府士人中举人数229人,有128人在书院肄业,占常州府士人中举人数的55.89%③。《清代硃卷集成》因所收硃卷不完整,江南乡试常州府士人在书院肄业的经历无法得以完整展现。如孙星衍说:“二十岁,居常州外舅王氏宅,与内弟王兵部育琮、吴兆新兄弟同笔砚,肄业龙城书院。”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左敬(蕙庄)肄业龙城书院,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常熟邵齐焘主讲龙城书院,黄景仁与洪亮吉从游等等。他们的书院肄业经历及中科名情况在《清代硃卷集成》中都没有记录。另外常州府士子在其他府参加乡试的情况也很多。仅举在顺天府参加乡试2例。“江苏常州府阳湖县监生杨谦柄,字文佩,号子英,参加顺天府乡试,中式第112名举人。”⑤“恽鸿仪,道光丙午科顺天府乡试中式第233名举人。”⑥考虑以上两种情况,常州府士人书院肄业并获得功名的比例将会超过统计的47.92%。除府学、县学之外,常州府书院也“与应举科第相妥洽”,是现实,也是势在必然。数据表明,清代常州府书院有科举化的特点。

清代是赋体文学复兴的朝代。清代辞赋创作的数量之大,题材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翻检200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清鸿宝斋主人编的《赋海大观》即可见一斑。该书收录清代赋达8 000余篇。编者按照赋的描写对象将其划分为32大类,468目。清代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是赋体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认为赋可以“考稽古昔”“与国政事”“求天下之才”而有用于世。常州黄仲则其年谱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先生)二十八岁,在京师,春,赴津门,应上东巡召试,取二等,赐缎二匹,充武英殿书签官”的经历。其中按语:“《学政全书》乾隆四十一年四月,上平定两金川,告成阙里,回銮举行郊劳盛典,跸途经过津门。”⑦乾隆年间,平定大小金川,可谓盛事,“直省及各省士子只迎道左,进献诗赋”是为“忭颂抒诚”。乾隆“缵承丕基,惧德弗嗣,深惟祖宗缔构之勤,日有孜孜,敬奉神器,言念盛京为天作之基”⑧而作《盛京赋》。赋曰:“沈阳为王气所聚,乃建盛京。”其“左挟朝鲜,右据山海,北屏白山,南带辽水。沧溟为池,澎湃灅渨。流汤汤,赴弥弥。撇梦渹回,浑汉浴日,沃星莫测,其始东尽”⑨。清代形成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征服的雄心和辽阔的疆土相适应,出现了一批疆域大赋。如《盛京赋》。再如《常州赋》。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常州武进人褚邦庆蒙临幸,仿周紫芝《宣城赋》、葛澧《钱塘赋》例,作《常州赋》⑩。“延陵故墟,常州今府。江左名区,中吴要辅。《禹贡》扬州疆域,天文斗宿分野。溯初周以封吴,继入越而归楚。隶秦会稽之郡,分汉曲阿之土。东西晋曰毗陵,而晋陵兼称;隋唐宋迄元明,而州名如故。新邑维八,旧县则五。”赋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了千年常州的历史沿革。“状元坊佚老坊,往哲题名可数;太史第传胪第,缙绅列屋相次”描摹常州科举之盛况。“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户口赋税,及兴衰大略,开卷了然。其余山水、关梁、祠庙、陵墓、古迹,各以其类,分汇各邑,累如贯珠。至于仕宦、人物、流寓,则经之纬之,以合成一州之冠冕。旁及方外、烈女、物产,莫不皆然。”“源源本本,斯于铺采摛文。”褚邦庆撰《常州赋》述乡邦典故,发为鸿篇巨制,于粉饰装点太平盛世外可见其视野之开阔。以上诸赋颂扬皇清一统、君临万国的态势,视野极宽,表现出特定时期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清代赋体文学兴盛的原因之二,在于科举试赋制度的恢复。清承明制,常科制义习称“八股文”,不考赋。而赋与清廷选拔人才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博学宏词”、翰林庶吉士考试与学政试生员用赋。三者中翰林院馆试,肄业三年期满时,散馆考试均用赋。沈祖燕《赋海大观序》云:“国家功令,除岁、科两试,未尝定制以取士。而词苑名臣之养望木天者,馆阁小课,月一再试之。”序中所言清代馆阁小课试赋一月二次,非常频繁。如法式善编的《三十科同馆赋抄》和余丙照编的《赋学指南》等等,是由于清代翰林院考赋频繁而出现的应试赋汇编和专供士子馆阁习赋的参考读本。《清史稿》中,入选“儒林”“文苑”的基本上是进士、翰林出身。张之洞《书目答问·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所列清代学人,经学家、桐城派古文学家、阳湖派古文家、骈体文家等绝大多数是科甲出身,大多是进士、翰林。以主讲泺源书院、经心书院、钟山书院兼领龙城书院、南菁书院山长讲席的缪荃孙翰林院馆试为例。《艺风老人年谱》载:“光绪二年丙子(三十二岁)四月榜发,中三十一名。朝考一等十七名,五月引见,以庶吉士用,留京候明春散馆。八月大课,重修翰林院及庶常馆,赋太液秋风诗,殷师阅置首卷。光绪三年丁丑(三十三岁)四月,散馆题为三阶平则风雨时赋,奇文共欣赏诗。一等二十七名引见,授职编修。”其年谱中提及翰林院考试及散馆考试的经历及考赋题与诗题。再以主讲江阴暨阳书院、龙城书院等7个书院的卢文弨为例。臧庸《皇清日讲官起居注前翰林院侍读学士卢先生行状》曰:“(卢文弨)戊午举顺天乡试,壬戌考授内阁中书,会试中式,廷对以一甲第三人成进士,甲戌散馆,钦定一等一名,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行状”中录其“散馆题为《责难赋》,以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为韵”。清廷以诗赋课翰林,是因为“自有科目以来,词林为华选,明清两朝宰辅大半以此登庸,而一代人文亦以此为渊薮”。进士对翰苑遴选趋之若鹜。作为书院山长,其出身大多为翰林。书院中词章及诗赋之盛,与山长的翰林出身相关。以江阴南菁书院山长出身情况为例。南菁书院,清光绪十年(1884年)甲申,江苏学政黄体芳捐廉议创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照省城书院例改办高等学堂。这期间,共有7个山长(掌教)主讲席。7个山长中,有3位是翰林出身。王亦曾,字鹤琴,同治十三年(1874年)翰林;缪荃孙,字炎之,光绪三年(1877年)翰林;陈昌绅,字穉亭,光绪十二年(1886年)翰林。再以张之洞《书目答问·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诸家之“骈体文家”为例。骈体文家共列举毛奇龄、胡天游等20人。其中有8人掌教书院而且皆为翰林出身:邵齐焘,字荀慈,昭文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刘星炜,字映榆,号圃三,武进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选翰林院庶吉士,主讲扬州安定书院;杨芳灿,字蓉裳,江苏金匮人,主讲衢杭、关中、锦江三书院;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殿试榜眼,任翰林院编修,主持江宁府钟山书院、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浙江嶯山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主讲毓文书院、梅花书院;凌廷堪,字次仲,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主讲敬亭书院、紫阳书院;吴鼒,字山尊,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主讲紫阳书院(扬州)、梅花书院;谭莹,字玉星,广东南海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学海堂学长,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端溪书院监院。8人中有4人是常州府人。屠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30卷,收刘星炜15首、杨芳灿36首、孙星衍8首、洪亮吉63首。如洪亮吉的骈文,“每一篇出,世争传之”。其代表作之一的《过旧居赋》为洪亮吉有感于“里媪巷妪者数辈,尚述太夫人之德不忘”而为,铺写“始生焉,少长焉,及授室焉,生子焉,历二十八寒暑乃徙”的居三世的旧居,感念“慈亲之厉节兮,勤日昃而不遑也。奉甘糗于尊章兮,爰夜纺而晓经也。惟邻左之责言兮,泪泛泛而辍响也”,抒发“性与境而皆易”后,“惟居庐之易主兮,情纷悒而靡喜”的怅然。《过旧居赋》内容上取材现实,情感上发自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情辞相辉。作为常州派骈文的代表,他们对书院习赋风气的影响不可忽视。

主管一省教育的学政行使日常职责,主持院试,考试童生、生员,考试出题,常用律赋或古赋。江苏学政驻节江阴。清代江阴学政100人中,有11人在上任时为翰林(见表1)。《清代硃卷集成》收录江南乡试卷1 641份。查检所记常州府士人中举人数为240人,有181人将学政看作受知师或肄业师。以同治庚午科举人章型为例。章型,字敬安,号镜涵,常州府江阴县优廪贡生。将青麔、奎章、鲍源深3名学政当作受知师。“江苏学政青麔取第3名入泮;江苏学政奎章科试取一等补增;江苏学政鲍源深岁试取一等一名补廪。”章型在硃卷履历部分将青麔、奎章、鲍源深3名江苏学政当作受知师,是感恩3名学政对其从入学、科试补增生、岁试补廪膳生的赏识。硃卷履历虽没有提及生员考试用赋的内容,而且也没有官方制度要求,但由学政的翰林出身可以推知考试时可能用赋。

表1 清代江苏学政翰林出身情况

资料来源:依据《光绪江阴县志》、《民国江阴县续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钱实甫《清代学政年表》(中华书局

《清代职官年表》第四册)、朱汝珍辑《词林辑略》、《明实录》、《清实录》、人物年谱、碑传等传记资料整理。

龙城书院之经古精舍,分经史、词章两科。龙城书院分斋课士,其词章斋之所以重视辞赋创作,与科举试赋制度的恢复密切关联。

首先,就赋体言,“赋兼才学”。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兼才学”,并引《汉书·艺文志》“感物造端,才智深美”、《北史·魏收传》“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论赋才;引扬雄谓“能读赋千首,则善为之”论赋学,得出“较若纷至沓来,气猛势恶。故才弱者往往能为诗,不能为赋。积学以广才,可不豫乎”的结论。《光绪钦定科场条例》卷十五三场试题·题目成式·例案条规定:“我朝设科取士,期得经明行修、殚见洽闻之士以备国家任使。”书院习赋,可以体现国家意在观觇才学的旨意,士子也可以通过赋的习作拓宽知识范围,博习群书及先贤文章,成为“殚见洽闻”之士,以备国家任使。

其次,“律赋与八股为近”。国家定制以制艺取士。康熙二年停止八股改试策论,康熙七年定乡会试仍以八股取士。康熙帝认为:“盖制艺一道,非读书穷理不足以发挥义蕴……故重制艺可以兼试经解策论。”《光绪钦定科场条例》十五卷乡会试艺·现行事例条:“制艺务期清真雅正,不许离却题义,摭拾书中怪僻之语以炫新奇。”其案例条:“顺治二年定,文有正体,凡篇内字句务典雅纯粹。”“乾隆四十三年奉上谕,文以明道,自当清真雅正为宗。”“嘉庆十九年,严裁伪体,务归清真雅正。”“国家设科取士,制艺代圣贤立言,必以清真雅正为宗。”所谓“清真雅正”就是运用清醇、简洁、典雅、顺畅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来阐述士子所领悟到的孔孟之道、程朱之学的内容。作为多次向考官重申的宗旨,“清真雅正”成为阅卷过程中应遵循的评判原则。以龙城书院山长(遥领)缪荃孙的会试硃卷为例。缪荃孙,光绪丙子恩科进士,中式第三十一名。其硃卷仅存首场四书制义三题,五言八韵诗一首。“本房原荐批:第一场,意精笔炼,次三充畅,诗工雅。”其硃卷四书制义第二题为“施于有政是亦为政”。题目出自《论语·为政》二十一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八股第三比原文为:“想其屏藩王室,则保厘之责难宽。罭鲂兴歌,徽何以绍;萍蜂贻刺,毒何以除。政之所周,度必有恢廓以为之者。胡为亲颁榘训,祗此饬典之庸言也。而书言止如是。想其付畀东郊,则经画之才宜裕。贻谋燕寝,洗腆风新;急难鸰原,孔怀谊笃。政之所系,谅必有勤劳以为之者。胡为任重封疆,惟述承家之良法也。而书言竟如是。是知教国、教家,理原一贯。”长句对偶非常工整。内容上一国一家,一一相对,用典赡雅。以长句下句为例看其用典。“贻谋”典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指祖辈对子孙的训诲。“洗腆”典出《书·酒诰》:“用孝养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即置办洁净丰盛的酒食孝养父母。“鸰原”典出《诗·小雅·棠棣》:“脊脊在原,兄弟急难。”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扶。“孔怀”典出《诗·小雅·棠棣》:“死丧之戚,兄弟孔怀。”以孔怀指兄弟。4个四字句,句句用典。层层阐释“孝”“友”二字。最终归结家国治理,一以贯之“施在是,即为在是也”。房批“意精笔炼”是对用典雅达的褒扬,也是科场衡文的标准。书院习赋,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属句对偶方面的训练,赋体的对偶修辞与八股文中的“四比”是相通的,赋的内容和结构与八股文亦有相通之处。书院诸生习赋不仅对科试制艺文有益,更于翰林院馆试律赋有益。可见书院课士赋与清代乡会试“制艺”及翰林馆选关系密切。

清代常州府书院山长中,卢文弨影响最大。臧庸《皇清日讲官起居注前翰林院侍读学士卢先生行状》载:“壬辰,两江总督高公晋奏请(卢文弨)主钟山书院讲席,先后八年。先生历主浙江之紫阳、崇文,山西之晋阳,太仓之娄东,常州之龙城,江阴之暨阳诸讲席。”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阴赵曦明作《暨阳书院新栽花木记》。记曰:“多士至日,申规,严诵习,月再课其文而殿最之。如泥在钧,如金在镕,惟所陶铸。由是就学者踵接,院舍几不能容。”记述卢文弨在江阴暨阳书院因材施教,“教弟子不强以所不习而诱掖”的情形。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卢文弨主讲钟山书院,有《寄孙楚池师书(丙申)》云:“在钟山几五载,幸有一二同志信而从焉,至于渐染俗学已深矣,殆终不能变也。”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卢文弨主讲钟山书院,有《答彭允初书》云:“仆在钟山不得已而看时文、讲时文,实非性之所乐。”卢文弨将书院中时文看作“俗学”,却又未能免俗地“看时文、讲时文”。同年,作《答朱秀才理斋书(己亥)》。书信表达了以举业求显扬、谋禄养、行义利物的同时能求讲学之实,即将举业与讲学绾合的想法。虽然“先生以经术导士”,这3封书信却也表达卢文弨希望在书院科举化的模式下,谋求举业与讲学的相通,关注书院科举教育“行义利物”的功能,学子们“绩学能文”,尽可能“以五经为根柢,庶有异于俗学之陋而不贻终身之悔恨”。龙城书院山长华若溪、缪荃孙编的《龙城书院课艺》(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是书院科举化的产物,收赋作33篇。书院山长按月以时文考核生徒,加之书院山长的翰林出身及指导肄业诸生弋取功名的出发点,乾嘉以后书院课生常涉及律赋,也是习以为常的。

注释:

①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8-91页。

④张绍南撰:《孙渊如年谱》,缪荃孙编:《藕香零拾》,中华书局,1998年,第490页。

⑤⑥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一○○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第89页,第157页。

⑦毛庆善、季锡畴纂:《黄仲则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一一七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66页。

⑧⑨乾隆撰:《御制盛京赋》,清乾隆十三年内府刊本,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1748年,第4页,第16页。

猜你喜欢

山长学政龙城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河南率先推行“一网两长”制
戚学政:用心用情做好医疗对口支援
翁同书《使黔杂记》
无题
枣庄市台儿庄区创新推行“山长制”保护山体见成效
广东省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functional alginate lyase named Al163 from the Antarctic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1*
平江县率先在湖南省全面推行“山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