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藏线官兵睡眠质量及其与营养等因素相关性研究

2018-07-19时皎皎焦成元崔涌泉舒文锐唐云翔邓光辉李运明李玉友唐旭东

西南军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皮质醇营养素高原

林 宁,时皎皎,潘 霄,焦成元,崔涌泉,舒文锐,唐云翔,邓光辉,李运明,陈 怡,李玉友,唐旭东

川藏线运输保障是西部战区重要的后勤保障任务之一,每年数月往返高原和内地,承担运输任务的汽车兵和承担保障任务的驻守各兵站的官兵任务频繁、密集,压力巨大。已有研究报道,不论是常年驻扎高海拔地区的军人还是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军人心理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4],本团队之前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5]。睡眠障碍问题是高原官兵较常见的一类问题[6-7]。

目前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过度活动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等有复杂的联系[8-9]。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引起更进一步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等。既往的高原官兵营养健康调查和非高原部队健康调查均提示官兵存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等普遍问题[10,11]。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充当着生化反应辅酶或者激素等作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D等。机体营养状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应激适应能力的强弱。在改善机体应激适应能力的研究中,膳食营养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研究中对于参与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合成某些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或者直接参与神经元的兴奋传导过程的那些营养素,给予特别的关注。陈东升等[12]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B2,PP,维生素E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低氧动物的能量代谢。研究表明[13-15],一些微量营养素可影响和改善应激适应能力,例如锌影响应激动物海马受体离子通道的作用以及金属硫蛋白MT亚型在海马脑区表达的影响及锌的调控作用,谷氨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E等对心理应激的中枢调节等。景洪江等[16]的研究显示补充谷氨酰胺使应激大鼠的自发活动减少, 这可能对应激早期的过度兴奋所致的大鼠情绪和行为异常有一定改善作用给临床病人补充谷氨酞胺在促进病人康复的同时可对其情绪产生改善作用。

因此,及早地发现和干预睡眠障碍,对于保障高原官兵的健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川藏兵站部执行运输任务和驻守高原执行运输保障任务的官兵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睡眠正常与失眠官兵在人口统计学资料、营养因素、炎症水平、皮质激素水平的差异以及关联。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川藏兵站部执行运输任务和驻守高原执行运输保障任务的官兵,采用在雅安的某运输部队和高原3个大站共四个研究点在年初任务开展前集中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的研究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有效样本190份,有效率为95.0%。

1.2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团队组织实施,采用集中现场填写方式,并统一对内容进行填写指导,共组织实施填写阿森斯失眠量表和一般调查问卷。问卷为在各个研究点集中填写,受试对象为即将开始运输任务的官兵和驻扎在高原大站的官兵,问卷现场发放填写当场回收。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6]包括8个项目,各项目之和为总分。总分<4为无失眠;总分为4-6可能失眠;总分≥6分为失眠。一般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驻扎高原时间等项目。

1.3检测指标 将无失眠阻和失眠组中自愿接受抽血的受试者在各个研究点分别集中后,于清晨8点空腹采取2管非抗凝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牛磺酸等水平,ICP-MS/AAS检测锌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皮质醇水平。以上检测均委托成都高新达安医学研究所进行检测和复核。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正态分布计量变量采用均数±标准误,偏态分布计量变量采用中位数(P25,P75)进行统计学描述。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失眠独立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资料使用Pearson直线相关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高原汽车运输官兵一般情况

2.1.1问卷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7-28岁,平均20.49岁,平均军龄2.31年;按照人员类别分组:列兵146人(76.8%),士官42人(22.1%),军官2人(1.1%);按照教育程度分组:高中64人(33.7.3%),中专88人(46.3%),大专28人(14.7%),大学10人(5.3%);按照婚姻状况分组:已婚4人(2.1%),未婚182人(96.8%),离异2人(1.1%);按照家庭经济状况分组:很好6人(3.2%),中上12人(6.3%),中等124人(65.3%),中下34人(17.9%),差14人(7.4%);按照驻高原时间分组:<0.5年36人(18.9%),0.5-1年(大于0.5年,小于等于1年)38人(20.0%),1-2年(大于1年,小于等于2年)80人(42.1%),2-5(大于2年,小于等于5年)年20人(10.5%),>5年16人(8.4%)。调查对象躯体健康,无精神疾病[3]。

2.1.2失眠组和无失眠组的亚组分析 无失眠组人,平均22.67岁,失眠组人,平均19.79岁,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比较(无失眠组 vs. 失眠组),按照人员类别分组,其中列兵(33.3% vs. 86.8%),士官 (55.6% vs. 13.2%),军官(11.1% vs.0.0% ),P=0.004;按照教育程度分组:高中(22.2% vs. 31.6%),中专(33.3% vs. 55.3%),大专(11.1% vs. 13.2%),大学(33.3% vs. 0.0%);按照婚姻状况分组:已婚(11.1% vs. 100.0%),未婚(88.9% vs. 0.0%),离异(0.0% vs. 0.0%);按照家庭经济状况分组:很好(0.0% vs. 2.6%),中上(11.1% vs. 5.3%),中等(44.4% vs. 68.4%),中下(33.3% vs. 18.4%),差14人(11.1% vs. 5.3%);按照驻高原时间分组:<0.5年(22.2% vs. 21.1%),0.5-1年(大于0.5年,小于等于1年)(11.1% vs. 26.3%),1-2年(大于1年,小于等于2年)(11.1% vs. 42.1%),2-5(大于2年,小于等于5年)年(33.3% vs. 7.9%),>5年(22.2% vs. 2.6%)。除了年龄和人员类别以外的其他因素都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

2.2受试对象失眠的检出率 我们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4分或者≥6分分别定义为无失眠组(0)和失眠(1),总失眠检出率为74.7%。在失眠与无失眠两组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失眠组的平均年龄为19.79±0.28,显著低于无失眠组组(22.67±0.68,P<0.001)。

2.3受试对象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法对190名川藏线官兵失眠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4分定义为0,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4分定义为1,结果显示以战士为参考,人员类别中是失眠的保护因素(P=0.004),OR值为0.066。在失眠组与无失眠组的亚组组分析,我们发现人员类别在两个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失眠组的列兵所占比例要高于无失眠组(86.8% vs.33.3%)。其余各人口统计学资料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见表1)。

2.4受试对象睡眠质量与营养素、炎症因子相关分析 我们将89名官兵作为分析对象,将营养、炎症、激素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后发现,无失眠组受试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无失眠组组(596.99±23.53 vs. 493.01±23.90,P=0.02),而其他目标检测指标在两组见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1 Logistic回归法对高原部队的失眠危险因素分析 (n=190)

表2 无失眠和失眠组间营养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89人亚阻分析中皮质醇水平与其他营养素和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我们进一步在89人的受试人群中分析皮质醇水平与营养素和炎症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相关分析我们发现维生素A水平与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0.210,P=0.049)(见表3)。

表3 皮质醇水平与其他营养素和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讨 论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文献[9]报道不同年龄、性别群体失眠易感性之所以不同可能与其对应激相关激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皮质醇浓度在应激性失眠中可能伴有重要角色。由于川藏线官兵大多数是青年人,而有研究指出年龄是应激性失眠的一个高危因素[13]。我们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失眠组与无失眠组的组间比较中,失眠组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无失眠组,提示年龄对于川藏线官兵的睡眠状况是一个影响因素。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人员类别在两组间的差距,级别较低的列兵在失眠组的比例最高,且高于无失眠组中列兵的比例。以上两点提示我们,对于年轻的官兵,特别是入伍时间短、级别低的列兵应该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心理学测评研究也发现了四川驻高原部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9%,远高于国家和军队的常模数据。特别是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然的官兵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受到关注[17]。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没有检出该社会因素与失眠的关联。在既往的营养调查中,不同部队的官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较低的现象[10-11]。而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机体代谢有显著的影响,比如在应激等情况下,机体的锌的水平会下降,锌储存池的浓度变化和锌在体内的重新分布会让机体呈现出非特异性改变。在一项使用牛奶蛋白、酸枣提取物、维生素B和镁的复合物的干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该复合物还是对照组的安慰剂,均可以对于受试者的应激活动指标、情绪和焦虑有改善[19]。尽管我们的研究并未检出上述营养素在失眠与无失眠组中的差异,且与皮质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是仍然提示未来营养素的干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前景。

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研究规模和样本量的限制,可能是导致无法准确验证和阐述各营养素、炎症因子与失眠关系的原因之一;其次,目前尚缺乏相关营养素在高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地判断高原官兵体内营养素水平的异常与否,故而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完全指示营养素与应激和睡眠障碍之间的直接联系;再次,由于营养素的摄入、吸收以及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原环境本身缺氧会导致肠道等代谢相关脏器的氧浓度相对下降,是否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或者代谢状况的变化,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解答的问题。

猜你喜欢

皮质醇营养素高原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