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2018-07-19杨善峰李祥

安徽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酰甘油低密度

肖 强 杨善峰 李祥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3位,在女性发病率中排第2位[1]。关于结直肠癌的癌变机制,腺瘤-癌序列是公认的癌变模式之一。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作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其危险因素研究对降低肿瘤发病率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2-4]认为血脂异常会增加结直肠腺瘤发生率,但两者关系究竟如何,尚未明确。本研究纳入97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拟探讨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及血脂水平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其中男性60例,女性37例,年龄21~82岁,平均(60.58±11.73)岁。

1.2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取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直接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检测仪器为日立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结肠镜检查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内镜医师完成,病理组织切片由2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独立、双盲阅片。

1.3 诊断标准 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定义为左半结肠;回盲部至横结肠近脾区处定义为右半结肠;左、右半结肠均存在息肉为全结肠息肉;左、右半结肠和直肠均存在息肉为全结直肠息肉。

1.4 研究方法 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息肉大小(以内镜报告中最大息肉的最大径为准)、息肉数目及部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脂情况。息肉部位分为左半结肠+直肠、右半结肠,排除全结肠息肉、全结直肠息肉、右半结肠和直肠均存在息肉的患者,共计10例。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不同年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与41~≤60岁、>60岁患者三酰甘油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1~≤60岁与>60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表2 不同年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40岁比较,*P<0.05;与41~≤60岁比较,#P<0.05

2.3 不同息肉大小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不同息肉大小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m与<1 cm、1~<2 cm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 cm与1~<2 cm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息肉数目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不同息肉数目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息肉数目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不同息肉大小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1 cm比较,*P<0.05;与1~<2 cm比较,#P<0.05

表4 不同息肉数目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1个比较,*P<0.05;与2个比较,#P<0.05

2.5 不同息肉部位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59例左半结肠+直肠患者与28例右半结肠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息肉部位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2.6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 息肉大小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0.988,P=0.002;r=0.997,P=0.000;r=0.995,P=0.000);息肉数目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813,P=0.000;r=0.756,P=0.001;r=0.680,P=0.005)。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5-6],而血脂异常作为代谢综合征中重要组成部分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以及炎症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7-8]。既往研究[2-4]也证实了血脂异常增加了结直肠腺瘤的发生,进一步探讨血脂水平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已经存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其血脂水平是无性别差异的。Kim等[9]研究发现,女性结肠息肉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似乎更容易进入更年期,且有更高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女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某种因素的保护,比如雌激素,而进入更年期后这种保护消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上升,血脂水平也更容易出现异常。这也许可以解释不同性别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无差异的原因,具体机制仍需要临床的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患者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与41~≤60岁、>60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41~≤60岁与>60岁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人群中代谢综合征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这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相一致,提示二者存在着相关性。Kim等[3]研究认为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高级别腺瘤以及多发腺瘤关系密切。Yang等[10]研究认为在所有脂质参数中,三酰甘油水平与进展期、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最紧密、最一致。本研究41~≤60岁与>60岁患者三酰甘油水平差异不明显,提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年龄在提前。追究其原因,可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肥胖、脂肪摄入的增加、缺乏运动、饮酒以及吸烟均是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9]。宋森涛等[11]研究发现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开始升高,建议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仔细的肠镜检查,以提高息肉检出率。

在本研究中,不同息肉大小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m与<1 cm、1~<2 cm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 cm与1~<2 cm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血脂水平随息肉增大而增加,且息肉大小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P<0.05),尤其对于≥2cm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其血脂变化更为明显。赖晓嵘等[12]研究发现≥2 cm结直肠息肉癌变率高达44.1%,提示随着息肉增大,癌变风险也随之增大。

不同息肉数目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息肉数目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P<0.05)。Otani等[13]指出高三酰甘油血症与3枚及更多结直肠腺瘤的产生关系密切,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国内研究[14]认为息肉位于左半结肠+直肠患者高脂血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考虑为高血脂所引发的各种致病因子在左半结肠、直肠浓度高且停留时间长有关,但王慧芳[15]则提出了相反结论。在本研究中,不同部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关系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患者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均应被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对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临床上及时予以内镜治疗,并积极进行术后随访,对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三酰甘油低密度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血脂管理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