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抱怨成为生活常态

2018-07-18韩沐真

家庭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佛门功德婚姻生活

韩沐真

20多岁的小姑娘,如花似玉风华正茂,永远都以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样子示人,遇到不舒心的事情笑笑就过,很多事情不会放在心上;面对即将步入的婚姻生活也往往充满懂憬,而不是忧虑重重。她们传递给我们的是自信和阳光。步入婚姻生活的小媳妇,既要坚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每天难得偷闲。总感觉老公不如婚前体贴,婚前慈祥的公婆也开始挑三挑四,一边是老公催着做饭,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未完待续的工作。她们传递给我们的是抱怨和无奈。

生活中,很多人会经常不由自主地说出抱怨的话。其实,所有的怨语,不管是自怨自怜,还是抱怨别人,在佛门里都被称為恶语,都属于嗔心所致。当有人喋喋不休的抱怨时,不耐烦的旁人可能会扔一句:“有病!”当然这是气话。但如果抱怨成了你生活的常态,有人善意提醒你要适当调整,别不当回事儿。因为抱怨也是一种慢性病,其对身心的损伤绝不亚于大家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

其实,抱怨无处不在。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令人感觉不爽,难免对人对己都有一些不满和意见。抱怨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抱怨的频率过高,抱怨的范围过广,抱怨的怒气过重,则是标准的病态。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但是动脉硬化是个缓慢的过程,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五十多岁的人,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狭窄2%左右,但你生气发怒,一分钟动脉可能狭窄许多,情绪就这么厉害。所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不能自拔,对心脑血管一点好处也没有。

决定健康的四大基石,除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外,心理平衡也非常重要。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学会释怀、心怀感恩、放下愤怒,可以大大降低血压升高的危险,进而降低心脏病危险。从怨字的结构也能看出,把心踩在脚下,举着小刀,一旦抱怨,矛头就是他人或指向自己,实际上也是一种攻击行为,而攻击行为常常伤人伤己。长期抱怨导致的愤怒等负面情绪的积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还会使内分泌出现紊乱,长此以往肯定是不利身心健康的。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患病人群多、健康受损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从这个角度上看,长期抱怨不断,不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会传染他人,会让人处于“怨而生恨”的不良心态中,因此,总抱怨是一种慢性病。网络上,有不少内容就是抱怨的回收站,潜水的或露面的,纷纷吐槽诉苦,工资太少、道路拥堵、物价涨了……往往引起很多网友的跟帖,抱怨就像越滚越大的雪球,甚至会引发愤懑的“雪崩”。

但是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就由坏变好;人际关系是需要维护的,也不会因为抱怨而好转。当你不停向别人抱怨时,会给他人留下非常消极负面的印象,从而影响你的职场规划和生活乐趣。试想一下,谁会愿意整天跟“祥林嫂”在一起,听你喋喋不休的抱怨。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他的窗户也被人打破。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形成风气,就不容易改过来了。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抱怨也是这样传染破坏你的心境,从而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当意识到自己或他人在抱怨时,要及时将话题转移到轻松的事情上,这样可以帮助负面情绪的扭转,化解抱怨带来的伤害。听完别人的抱怨或是自己抱怨过以后,或多或少心情都会有些不快,这时候可以找点积极、轻松、乐观的文章或是节目来看,有助于调节低落的心情。诚然,抱怨是一种慢性病,但不等于生活中不能有丁点儿抱怨;抱怨要有度,至少是不经常、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

人都想让自己的未来更好,但是去嫉妒别人,未来肯定不会好;去随喜别人,随喜功德,那么这份功德你也有,你也造了一份善业,你的未来也会更好。佛门认为,随喜别人,就是造善业,积累福报。

猜你喜欢

佛门功德婚姻生活
互动平台
从高雅中来 到世俗中去
王海鸰作品中的婚姻生活
“立塔写经”与“内外之际”:唐代妇女的佛教功德活动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化解与包容:论“三武”法难时的佛门应对
一张图看中国佛门生意经
浅析《毒木圣经》中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
最伟大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