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2018-07-18蔡小彪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后室利多卡因室性

蔡小彪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雷州 524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出现坏死。临床有研究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在75%-95%之间[1],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高,但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出现反复发作的可能性比较高,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导致死亡。既往利多卡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但是由于不良反应明显,而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共纳入17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开展药理方面的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从我院药剂科领取胺碘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从我院药剂科领取利多卡因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85例,男性45例,女性40例,年龄在46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59.09±7.23)岁,疾病类型:室性早搏25例,室性心动过速15例,室扑室颤45例。观察组86例,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在42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58.99±7.33)岁,疾病类型:室性早搏30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室扑室颤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1.2 方法 对于领取利多卡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20 mL:0.4 g,国药准字H21021148)治疗的患者,第一个给药,采用静推50 mL-100 mL,后期结合患者心率状态静脉滴注,每分钟1 mg-4 mg,静推半小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显著改善,采取药物维持,静脉滴注每分钟1 mg-2 mg,维持治疗时长在48 h-72 h。在药量控制上,1 h内要低于300 µg,1天时间内低于1,200 µg。

对于领取胺碘酮(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批准文号:H20120497,剂型:注射剂,规格:3 mL:0.15 g)治疗的观察组,第一次用药,静脉注射150 mg胺碘酮,10 min后将20 mL胺碘酮与生理盐水配伍稀释后输入,每分钟1 mg-1.5 mg静滴,维持性输入6 h后依据病情做适度药量减少,药效发挥后可以转化为口服药,胺碘酮(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规格用量:0.2 g×24片,国药准字H31021872)每天2次,每次200 mg,连续1周用药后,按照每天2次,持续1周用药后,再转化为每天1次用药。

1.3 观察指标 跟踪随访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3]:显效:心律失常频次减少≥90%,室性期前收缩频次每小时缩减≥90%,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有效:心律失常频次减少幅度50%-89%之间,室性期前收缩频次每小时缩减75%-89%之间,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心律失常频次减少幅度在<50%,室性期前收缩频次每小时缩减<75%。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静脉炎、甲状腺功能降低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63例(72.94%)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79例(91.86%),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171例患者进行1个月-6个月的电话或门诊随访,通过分析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共23例(27.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5.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利多卡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这种药物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间比较短,整体的药效比较弱,对于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病情效果一般。胺碘酮的电生理效应可有效将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状态得到延时,从而促进折返激动的消失[4]。胺碘酮属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I类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6]。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7]。

本研究共收集171例从药剂科领取利多卡因、胺碘酮的患者进行跟踪分析,胺碘酮的半衰期为14 d-28 d[6],口服给药后4 h-6 h达到药物浓度峰值,用药后的30 d可达到血药浓度稳态,患者即使停药仍可监测到一定血药浓度,大约为8 d-10 d。不同给药方式起效时间也不同,静脉给药5 min即可起效,而口服给药则在7 d-20 d起效。

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给药方式的起效时间不同,目前普遍是先采用静脉给药加快药物起效,同时结合口服给药进行维持性治疗[8,9]。这也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特征有关,由于这类患者的病情危急,主要是静脉给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这种给药方式可降低疾病对患者的不可逆损伤,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63例(72.94%)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79例(91.8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共23例(27.06%)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5.8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给药联合口服给药,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后室利多卡因室性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江苏徐州睢宁龙头山明墓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