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调查分析

2018-07-18刘宗华

关键词:易地移民生活

刘宗华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之一[1],是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致使移民在地理空间、生产资料、社会关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变化,移民从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持续发展困难的迁出地到条件较好的安置点,他们是否适应安置点的环境?譬如,在迁入地移民的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适应性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移民与本地村民多方面的差异将可能引起彼此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差和不适,导致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安置点的和谐稳定。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大小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做好移民的适应性研究,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提高移民对迁入地各方面的社会适应,进而减少移民的不满情绪,增加移民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兼有山区、丘陵、平原,山区和丘陵占90%以上。在湖北省,宜昌市属于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44.3万人口滞留在贫困线下①。湖北省下达宜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19716户51765人,2016年宜昌市已完成搬迁8015户19416人②。宜昌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宜昌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大多居住在三峡库区、清江库区、高寒区、深山区,居住分散、生存环境恶劣、居住地生态环境脆弱,搬迁行政辖区涉及夷陵区、远安县、长阳县、秭归县、兴山县、五峰县、秭归县等区县。本研究选取了夷陵区、长阳县、秭归县和兴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兼顾了深山区、高寒区、三峡库区和清江库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在以上选取的区县,研究者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容易联系安置点,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调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调查样本描述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来源于研究者的实地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了214名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14份,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89.3%,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84.8%。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基本情况

在162份有效样本中,男性114人,占70.4%,女性48人,占29.6%,男性被访者占绝对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搬迁户中男性文化程度偏高,问卷由男性被访者填写。年龄方面,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79岁,其中21~30岁4人,占2.5%,31~40岁11人,占6.8%,41~50岁30人,占18.5%,51~60岁55人,占34.0%,61~70岁42人,占25.9%,71~80岁20人,占12.3%。整体看来,被访者以老年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子女在外地或外省成家,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比较多。民族方面,汉族有155人,占95.7%,少数民族7人,占4.3%。由于本次调查集中在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对少数民族集聚区如长阳县、五峰县关注较少,因而少数民族被访者偏少。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移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具有小学学历的被访者最多,有155人,占64.2%,初中学历54人,占33.3%,中专、职校1人,占0.6%,高中学历2人,占1.2%,大专及以上1人,占0.6%,且为十一国庆放假还未返校的大专生。在被调查对象中,已婚115人,占71.0%,未婚13人,占8.0%,其他34人,占21.0%。其中未婚者全部是男性,年龄都超过40岁,“其他”包括丧偶、配偶离家出走失去联系等状况。从家庭人口数来看,1口人家庭占14.2%,2口人家庭占18.5%,3口人家庭占33.3%,4口人家庭占35.3%,5口人家庭占8.6%。2口人和3口人家庭占比最大,超过50%。在本次调查中,1口人家庭的比例也不小,主要是孤寡老人。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职业身份来看,在家务农占79.6%,比例最大。外出务工占9.9%,赋闲在家占10.5%。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移民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分别占4.3%、54.4%,不太了解占11.1%。由此可见,政府和村委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讲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二、移民社会适应情况

迁入地的生活环境与迁出地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崭新的环境中,移民首先面临的是日常生活适应。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属于乡内、村内搬迁,本研究未将语言、服饰、饮食、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纳入研究范围。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研究者把移民社会适应操作化为对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经济生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2]。

1.自然环境的适应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主要在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和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不存在跨乡、跨县和跨省搬迁,移民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土风情等完全适应。

(1)空气质量的适应。由于绝大多数搬迁移民属于跨组、跨村的移民,很多移民安置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空气质量好。92%的移民认为空气质量非常好,但是有3.1%的移民对空气质量不满意。这可能是个别移民安置点靠近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扬起灰尘较多的缘故。

(2)水质条件的适应。搬迁前,移民的生活用水都是自然山泉水。部分移民反映搬迁前生活用水很困难,要走很远的路挑水或背水,遇上天旱,吃水更加困难。搬迁后,移民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94.5%的移民对水质感到满意,但有5.6%的移民对水质不满意,其原因在于,有些安置点移民的用水是直接从水源处安插水管,由于蓄水池还没有建成,遇上下暴雨涨水,水不仅浑浊,还含有大量泥沙和其他沉积物,饮用不卫生。

(3)气候条件的适应。搬迁前后对比,移民的空间维度变化很小,移民还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色春光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气候条件完全适应。

(4)地理位置的适应。搬迁前移民居住在交通不便、深山峡谷之中。搬迁后,集中安置点处于乡村交通要道,地势平坦开阔,房屋基地坚固,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所有移民对安置点的地理位置非常满意。

整体看来,移民对自然环境的综合满意度很高。水质方面不满意占一定的比例,主要是后期配套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来。随着蓄水池建设完工,移民对生活用水不满意的情况会逐渐下降甚至消失。

2.基础设施的适应

基础设施是移民所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3]。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为移民的生产、社会活提供保障,也是移民“稳得住”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主要从移民的住房条件和公共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来调查移民对基础设施的适应情况。

(1)住房条件的适应。住房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影响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对于举家搬迁到异地的移民来说,要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最为担心的就是住房质量、环境问题。在搬迁前,移民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木架房、土坯房或茅草房,极少数移民甚至没有房子。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安置住房建设以“保障基本、安全适用”为原则,按照“五个统一”建设安置房。每个县安置点的安置房都有自己的特色,移民俨然住上了别墅。移民对房屋质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91.4%、1.2%,这说明按照“五个统一”建设的安置房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移民的要求。极少数移民不满意,可能是由于墙体粉刷脱皮、屋顶渗水等问题造成的。调查发现,所有移民对房屋结构感到满意。相比搬迁前的房屋,现在的房屋虽然空间减少了,但是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和洗手间都区分开来,这种结构更适用方便。集中安置点场地开阔,房屋前后两面采光充足,通风流畅,因此移民普遍对房屋结构和质量感到满意。

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搬迁后,移民的生活污水排入地下管道,再进入净化池。村民乱倒乱排生活污水的现象明显减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所有的安置点放置了大型垃圾桶或垃圾箱,专供移民处理生活垃圾。政府配备了垃圾运输车和清洁工人,负责垃圾收集,每周定时收集垃圾。与老家相比,移民不仅住上了青瓦飞檐白墙的房子,还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管网,房前屋后不再因垃圾随处堆放而脏、乱、臭,更有专车、专人收集垃圾,移民拥有了不输城市人的生活环境。

(2)公共设施的适应。移民普遍对于安置点的公共设施条件评价较高,对水、电、路、绿化等方面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0%以上,对生活用水的满意度也达到79%。移民对生活用水不满意可能是蓄水池尚未建起,生活用水不稳定,质量还有待提高。

在搬迁前,有极少数移民还没有用上电,即使用上电了,电压经常不稳定。搬迁后移民对生活供电有着高度的评价,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由于安置点都处在交通要道,中小型车辆可以直接到达家门前,绝大多数移民对公路交通的满意度很高,出行难、买卖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2%的移民对公路交通不满意,可能是汽车不能开到自己家门前,公路与自家的房前后还有几米远的距离。

研究者发现,移民对公共设施的整体满意为77.8%,不满意的占比不到7%。说明“五个统一”安置政策深得民心,解决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3.教育医疗的适应

(1)教育条件的适应。搬迁前,移民居住地的办学条件差,师资匮乏,教学质量较差,学生上学路程远。搬迁后移民子女可以到集镇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读书。学生上学路程很近,交通便利,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移民普遍认为,现在的教育条件好多了。

(2)医疗条件的适应。看病难曾是移民搬迁前的一大困扰。从访谈中得知,由于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移民一般是小病拖、大病扛,实在撑不住才去上医院看病。由于安置点交通便利,离村医务室较近,有的安置点就与村医务室毗邻。村医务室基本能解决移民的普通疾病,即使遇到重病、急症,拨打120,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救护车也能及时赶到。移民对医疗条件的满意度达96.3%。现在移民利用安置点附近便利的医疗条件,一有病或不舒服就去医院,移民看病就医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4.经济生产的社会适应

经济生产适应是指移民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收入、家庭开支等方面的适应。搬迁后,移民原有的生产资料、劳动时间、经济结构等可能发生变化。当移民迁入到安置点之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适应新的劳动生产环境。只有经济生产水平达到或超过以往时期,移民才能真正实现在安置点“稳得住,可发展”的愿望。本研究将劳动生产、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支出等的适应操作化为经济生产适应。

(1)劳动生产的适应。搬迁后,移民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土地仍然作为他们的主要生产资料。虽然移民安置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客观因素与和原住地几乎没有区别,但是移民在搬迁后出现了适应困难。主要表现为安置点暂时无地可种,安置点离原居住地太远,回去种地有一定的困难。

搬迁前,只要身体允许,移民们要么在家养猪、养鸡、养羊、养蜂等,要么在地里忙农活。搬迁后,由于安置点附近没有土地可耕种,移民不可能每天到原住地种田,他们从原来忙个不停的节奏一下子落到无事可做,除了做几顿饭,绝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他们感到很空虚,也很无奈。调查发现,74.7%的移民认为承包地太远,回原住地种地成为梦想,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的移民基本上放弃了种地。89.5%的移民反映,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

(2)经济收入的适应。经济收入的适应主要体现在搬迁后移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家庭支出和经济收入信心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来源的适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移民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搬迁前,移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搞养殖。搬迁后移民的经济收入来源,粮食种植占29.6%,茶叶种植占8.0%,打工占32.1%,低保、养老金占38.3%。这说明,搬迁后因离原住地距离太远,很多移民放弃了种植、养殖,部分移民赋闲在家。研究者调查发现,现在还在从事种植养殖的移民年龄相对年轻、身体比较硬朗,年老体弱的移民只能在安置点“休养”了。

搬迁后,移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发生了显著变化。一直在外务工的那部分移民在搬迁前就没有种田养殖,搬迁后他们出行更方便,信息更灵通,打工的机会更多,收入还有所增加。调查数据显示,28.5%的移民反映搬迁后经济收入提高了一些。原来靠种植养殖的移民,搬迁后不能从事“老本行”。有些移民因身体原因不能打零工,家庭经济收入减少了不少,约40.1%的移民认为家庭经济收入降低了一些。

第二,家庭支出的适应。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移民的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出现了反转。在生产开支方面,搬迁前有80.9%的移民的生活支出少于生产支出。搬迁前移民的生产支出主要用于化肥、种子、农药、雇工等方面。搬迁后大部分移民不能像往常那样从事耕种、养殖等,生产支出急剧下降,出现了生活支出大于生产支出的情况。调查发现,75.9%的移民认为搬迁后生活支出多于生产支出。其原因主要是在安置点不能养殖,每户菜园子地面积极少(少数安置点每户大约一分菜地,有些安置点的移民暂时还没有菜园子地),日常的生活资料不能自给,一日三餐靠买菜吃,加上经济来源减少,移民的生活开支明显上升。

第三,经济收入信心的适应。原居住地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使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还要搬迁户能发展、可致富。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经济收入是否增长是移民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生产资料、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移民对经济收入的信心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幸福感。从表2可以看出,对家庭经济收入很有信心、有信心分别占40.7%、48.8%,但是有10.5%的移民表示信心不足。从访谈结果来看,这部分移民家庭成员中有重病者或残障者,他们不能出去务工或从事体力劳动,除了低保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这导致他们对未来经济收入增长的信心不足。

表2 移民对家庭经济收入的信心

5.人际交往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换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4]。人际关系在移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移民的归属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移民在安置点“安居”,他们将关注安置点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等问题。以往研究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移民搬迁都对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5]。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干群关系等移民内外部人际环境的变化来考察这一群体对安置地人际关系适应状况。

(1)亲戚朋友的适应。移民搬迁到安置点后,不仅要调整与亲朋的人际关系,还面临着与移民、本村的人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移民与亲朋好友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关系,搬迁导致地理空间的改变。一方面,移民要继续维持亲情友情,另一方面,移民要与安置点的其他搬迁移民、村民建立联系,不再局限于“圈子”内部的交往。调查发现,搬迁后移民与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其原因是安置点在本村本乡,空间距离变化不大。40.7%的移民认为搬迁后他们与亲朋好友来往更频繁了。由于安置点交通便利,居住条件好,设施齐全,亲朋好友更愿意来看望和关心他们的住居和生活,这从侧面反映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有利于促进人际和谐。

(2)邻里的适应。中国向来奉行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就反映了这个特点。邻里指居住毗邻的互助合作的人群[6],和谐的邻里可以彼此得到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及陪伴。由此可见,邻里关系是直接影响移民在安置点的人际关系网络构建的重要因素。8.9%的移民认为邻里关系非常好,56.2%的移民认为联系关系比较好,仅有4.9%的移民认为邻里关系一般。从调查结果来看,移民有着很多“共性”,如都是扶贫对象,原来的房子破旧,原住地偏僻,不通公路等。移民“同病相怜”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加上都是本村本乡的人,关系更容易建立起来。此外,在安置点不允许养殖,暂时也没有土地耕种,不存在利益方面的纠葛。移民之间关系相对简单,相处起来更容易。

此外,移民与当地村民关系很好。当移民逐渐适应了安置点的生活后,与当地村民建立起频繁的交流和良性的交往,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开始构建,移民的归属感和依附感逐渐增强。

(3)干群关系的适应。干群关系也是移民搬迁后反映比较强烈的人际关系之一[7]。干群关系的好坏影响到移民在安置点的凝聚力以及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村干部作为村民的“代言人”,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是帮扶乡镇干部的参谋助手。村干部在带领贫困对象脱贫、致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安置点的大多数安置户是本村移民,跨村搬迁户相对较少。移民对现任乡村村干部的品质、能力、做事风格等非常了解,90%以上的移民认为自己与村干部的关系良好。

移民与乡村干部良好的关系,反映了干部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做到了公正、公开,维护了移民的利益,赢得了移民的拥护和赞同。

三、政府扶持及救助

搬迁只是手段,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才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真正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后期扶持项目才会使移民真正走上致富、增收、脱贫、奔小康的大道。政府为了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生产与生活,实现搬迁后脱贫致富给予了扶持及救助。

(1)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后扶的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移民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的政策比较了解,他们认为政府执行了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已经或正在实施扶持项目。移民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后扶的相关政策全部落实、大部分落实的分别为17.3%、75.3%。说明政府扶贫过程中政策落实到位,扶持政策到位,得到了移民的客观评价。

(2)移民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效果的评价。易地扶贫搬迁效果是指安置点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落实、移民生产生活、就业等一些指标的综合结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移民普遍认为现在的居住条件比原来的要好得多。在搬迁过程中各级干部尊重移民意愿,维护了移民权益。移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效果非常满意占21.0%、满意占76.5%,2.5%的移民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满意,可能是个人诉求没有完全满足。

(3)政府对移民问题、老弱病残的关心。搬迁前后,每个移民在交通、生产、生活、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诉求,政府是否重视和落实移民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易地扶贫搬迁的进程和效果。在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移民对政府及干部有较高的评价,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发自肺腑地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了幸福生活。搬迁后,这类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调查显示,移民认为政府对移民问题非常关心、比较关心分别占30.2%、66.7%。有5%的移民认为政府对移民问题不太关心,这可能是个别移民的诉求超出了政策范围,因而认为政府不关心他们的问题。在对待老弱病残方面,移民认为政府不太关心的占11.1%。研究者发现,部分移民认为有些年迈的老人应该纳入低保而没有纳入低保,而村干部反映这部分老人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政策,这样移民认为政府在关心老弱病残方面做得不好。

(4)移民对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如何使移民搬出后“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搬迁后,脱贫攻坚的其他政策措施如何继续惠及搬迁贫困户,加大对搬迁对象后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制定了各种扶持办法。研究者发现,移民普遍反映针对移民的后期扶持项目事先征求过移民或移民代表的意见,后期扶持项目深得移民的支持。但是,有4.9%的移民对后期扶持项目的不太满意。研究者认为,由于在有些安置点,移民刚搬进来才几个月,扶持项目还没有落地,政府和村委正在筹划之中,部分移民急需就业或发展产业,导致移民对后期扶持项目不理解、不满意。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方法,设计了“宜昌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移民自身基本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移民后扶项目等设计了35道题,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者以162份有效问卷,对宜昌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1.结论

(1)移民完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搬迁移民从居住条件简陋、地势险峻陡峭、交通条件落后、上学就医难、信息难以覆盖、持续发展困难的穷乡僻壤,迁移到地势开阔平坦、公共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信息全面覆盖、山清水秀的安置地,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落后走不出大山峡谷的窘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理空间,但是他们仍然居住在本乡本村,其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在新的环境里,移民很快拥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整体划一的建筑风格,统一的水、电、路、排污、垃圾收集、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这与城市居民居住的环境不相上下。由于没有远离生产资料和熟悉的生活环境[8],移民没有产生离土离乡的“失落感”,依然保留了“故土情”。

(2)移民与当地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融洽。由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离土不离乡、不离村,移民与当地村民在风土人情方面没有任何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物质方面:居住环境和住房,而这恰恰是富起来的村民希望政府通过扶贫达到的结果,因此移民的迁入,周围的村民没有产生“爱慕嫉妒恨”的现象,这有助于移民和村民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地理空间的改变并没有隔断移民原有的亲情友情,移民与原来老家的三亲六故仍然经常往来,这也是移民住得下的“定心丸”。移民之间有相同的“命运”,又是本村人,加上没有牲畜、田界等扯皮之事,关系自然和睦。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增收等成了搬迁后移民的新话题。除了良好的邻里关系,移民与乡村干部关系融洽。研究者发现,驻村乡干部和县职部门帮扶干部都能叫出移民搬迁户主的名字,移民对他们非常熟悉,待他们如同亲人。

(3)经济生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存需要满足后,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易地扶贫搬迁是手段,目的是脱贫、富起来。搬迁后,移民的住房、水、电、路、电视网络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质的变化,随后面临的是生产、就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地却不能耕种(离原住地太远),有劳力却无业可就的现象比较普遍。移民的经济来源、生产生活支出都发生了变化。经济收入方面,由以往多元化的经济来源变成了单一的经济来源,而生产生活支出方面由以前生产支出大于生活支出变为生活支出大于生产支出。在家庭经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让移民“住得下,住得稳”可能受到一定挑战。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少移民过着“两栖”式生活,即在原住地和安置点两个地方轮换着住,其中原因是安置点的生活成本太高,蔬菜、肉、蛋等都要买,又没有经济收入,生活成本太高。

(4)扶持项目亟需落实。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移民安置点都达到入住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政府和扶贫单位今后的工作重心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产业培育方面,有效推动移民后扶产业培育,带动移民贫困户脱贫致富。由于安置点与原住地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大部分移民不能再从事种养业,在后扶项目还没有落地之前,移民的经济收入有减少的趋势。如果该问题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已入住的移民很可能返回老家居住,以便从事农业生产。再者,移民也可能出现抵触情绪,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开展。

2.对策建议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者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思索,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讲,提升移民对搬迁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层次。移民搬迁入户后,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重搬迁”转向“重发展”。目前移民对后扶政策和项目还在观望或心存疑惑的心态。部分移民对后扶政策或项目的知晓率和了解程度还比较模糊。为了增加移民对后扶政策和项目的了解和理解,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找准搬迁户中的“明白人”或“文化人”,即在每个搬迁户中挑选有头脑、有文化、通情达理、易于沟通的移民,扶贫工作人员向其讲解后扶项目,要做到讲得详细清楚,通俗易懂,使其对后扶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制订后扶项目资料,让搬迁户知晓扶持政策。通过制订后扶项目卡或手册消除移民对后期扶持政策和项目的质疑和误解,增强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三是在安置点设置公示栏,扶贫项目上墙、上栏,确保扶贫政策和后扶项目公开透明,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广泛接受移民和社会的监督。

(2)推进后期扶持项目,多管齐下促进移民的生产发展。一是当地政府和移民主管部门转向产业培育方面,结合各村资源优势科学地选择、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二是通过金融支持助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有创业潜质、有一定技能、守信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鼓励他们自主经营发展产业,解决其长远发展问题。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增加移民收入。在交通不便、无产业的地方,搬迁户不能耕种,周围的农民又不愿意承包,移民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进行土地流转的承包地,政府应该及时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移民的土地流转,确保搬迁户每年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又不致于土地大面积荒芜。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移民的满意感。总体看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功,赢得了搬迁户的认可。但是已完工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首先,房屋设计有少许瑕疵。例如,有些安置点房屋的屋檐较短,下雨尤其下暴雨时,雨水可溅到屋内一米左右,遇到下雨,移民只好关门避免雨水入内。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征求移民的意见,将屋檐做适当的改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加快公共场所的硬化。有些安置点的院坝、道路还没有硬化,当地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后续的工程设施。最后,修建蓄水池,刻不容缓。目前搬迁移民还是引山表水喝,每逢下雨水质污浊,极不卫生。在安置点修建安全人畜饮水池,使移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让移民看到未来的希望,感到政府的温暖。

(4)尽快解决移民的菜园子和种地问题。搬迁后移民的住房和交通条件虽然得到极大改善,但移民安置点距离原居住地较远,“没有地种,没有菜园子,搬到这里图啥子?”这个问题成了许多移民的心病,这也成为当地乡村干部最头疼的问题。在一些安置点,没有菜园子,移民户买菜难成了大难题。政府和村委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将临近安置点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或通过土地流转,按照一定标准分配给移民,让搬迁户解决生活问题并发展生产,这样既能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又解决了搬迁户无地可种的难题。

(5)重视搬迁安置点的文化建设,提升搬迁户的幸福指数。政府不仅要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硬件建设,还要重视安置点的软件建设。搬迁不能让贫困户富起来了,精神“穷”下去了。在搬迁户中“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较多,由于无地可种、无牲畜可养,除了一日三餐就是串门或聚集在空地一起闲聊。移民普遍缺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绝大多数搬迁户没有电视可看,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匮乏。当前,搬迁入住基本结束,安置点的文化建设应该纳入后续扶持中的重要议程。主要做法如下:第一,建立文化活动中心。每个安置点应该建立一个文化中心,征订适合村民看的报纸、杂志,购买有关种植、养殖、创业等方面的图书,添置文化娱乐设施,让移民闲时有所乐、有所学,以充实移民的文化生活。第二,建设文化活动健身广场。政府应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快安置点的文化健身广场建设,如修建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室外健身器材安装场地等,为移民、村民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保障。为了丰富移民的文化生活,村委可以聘请专业老师教会移民跳广场舞等。第三,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提高移民的知识素养。政府和村委邀请专业人士向移民和村民开展有关时事政策、健康养生、防火防盗、家用电器使用等方面的讲座。第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如定期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棋艺大赛,非物质文化项目展示表演,绝活绝技表演,民间手工艺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民俗演出等。

注释:

①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网站,《宜昌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述评》,http://www.hbfp.gov.cn/zwdt/dfkx/26508.html。

② 郑广华,荣飞,邹婧炜:《宜昌市今年易地扶贫搬迁目标过万户》,三峡日报,2017年2月7日,第二版。

猜你喜欢

易地移民生活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签证移民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