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2018-07-18朱兆武朱瑞增
朱兆武 朱瑞增
(佳木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后循环缺血主要是指后循环颈动脉短暂性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眩晕〔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久不治会导致脑梗死的发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的范畴,近年临床上提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佳木斯市中医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3〕,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昏、眩晕、气短乏力等,并排除急性脑梗死、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实验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2~71〔平均(56.5±14.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1~74〔平均(57.5±16.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胶囊,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10~20 mg/d。实验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方剂组成:地龙10 g,桃仁10 g,天麻10 g,葛根10 g,红花10 g,川芎15 g,当归15 g,赤芍15 g,丹参30 g,党参30 g,黄芪60 g;高脂血症患者加服生山楂;高血压患者加服杜仲、钩藤;耳鸣患者加服菖蒲、磁石;脘腹胀痛者加服陈皮、厚朴;失眠患者加服柏子仁、酸枣仁;用水煎服,2次/d,1剂/d。
1.3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其中,治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基本没有改变;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4〕。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34〕
表2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3 讨 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等所导致,该病治疗的原则应以改善脑部供血情况为主〔5〕。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脑卒中发病的标志,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病率,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价值较高〔6〕。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病概率,例如,加强自身体育锻炼,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帮助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等〔7,8〕。临床上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黄帝内经》中曾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致病机制、疾病性质等进行了记载,中医学认为导致眩晕的最主要因素则为痰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为主〔9,10〕。本研究方剂中,地龙具有通络平喘、清热定惊的功效;桃仁具有止咳平喘、活血祛瘀的功效;天麻能够祛风通络、息风止痉;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的作用,能够修复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红花能够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川芎能够行气开郁、活血祛瘀、祛风止痛,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当归能够调经止痛、活血化瘀,能够抗血小板的聚集;赤芍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的功效;丹参能够治疗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热痹疼痛;党参能够治疗头昏眼花,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黄芪能够补气排脓、利尿消肿〔11~13〕。本方剂药物的联合使用,具有显著活血通络、补中益气的功效,能够抑制血管收缩,减少脑血管阻力,而且能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微循环起到保护作用〔14〕。补阳还五汤同时能够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的含量,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1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较为理想,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4 参考文献
1曹华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196-7.
2金 煜.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113-4.
3聂容荣,江 伟,卢妃萍,等.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6;38(4):958-60.
4吴引萍,郭树林.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544-5.
5孔令魁.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142-3.
6杜平平,赵 双,吴 限.李延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2):32-4.
7胡向海,朱 静.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6-7.
8郑嘉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590.
9胡文举,周志胜.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843-5.
10申志勇.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2920-2.
11邹文波,付志锋.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的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3):362-3.
12仓中民.分析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6;6(15):72-3.
13罗开志.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析〔J〕.医药前沿,2016;6(5):342-3.
14韩晓巍,宋 志.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9):91-2.
15李莲英,李爱民,黎胜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J〕.光明中医,2017;32(9):1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