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骨样骨瘤诊断中的价值
2018-07-18张卫
张 卫
(巩义骨科医院,河南 巩义 451200)
骨样骨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特殊性良性骨肿瘤,且多为单发。骨样骨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骨骼,但是以胫骨和股骨等长骨较多,而骨髓腔内、扁平骨、松质骨等骨骼中较为少见[1]。骨样骨瘤的确诊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得出,影像学检查在其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年来,临床上针对骨样骨瘤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最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深入;其次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相对前两者而言,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应用频率和研究均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98例骨样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分别对比这些患者的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98例骨样骨瘤患者,其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14~51(37.06±11.47)岁;病程1~25(12.52±5.5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
1.2检查方法X线检查: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X线机拍摄X线片,拍摄部位为正、侧位。CT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128层高端螺旋CT机进行横断面扫描,层距5 mm,层厚5 mm,视野25 cm×25 cm~38 cm×38 cm,对于疑似瘤巢可以通过调整设置以得到更好的观察图像。MRI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1.5T MRI扫描仪进行冠状、横断、矢状面的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 mm,行T1WI (TR 500 ms,TE 20 ms)、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TR 3 500 ms,TI 110 ms,TE 30 ms),视野18 cm×18 cm~45 cm×45 cm,矩阵192×256。
1.3检查结果的评判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由2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科医生进行分别评判,然后得出最终结果。
2 结果
2.1不同影像学检查对骨样骨瘤的检出情况98例骨样骨瘤患者全部有X线检查资料,检出率为74.48%(73/98);有CT检查资料者79例,检出率为100.00%(79/79);有MRI检查资料者20例,检出率为80.00%(16/20)。
2.298例骨样骨瘤患者的瘤巢部位98例骨样骨瘤患者瘤巢位置各异,其中皮质骨型35例,松质骨型32例,骨膜下型31例。具体部位中胫骨干和股骨干居前2位,分别发现51例和28例。
2.3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X线、CT和MRI等3种影像学检查均可发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瘤巢,且边界清晰,但表现形式不甚一致。X线检查:瘤巢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影像学表现为低信号且伴有高密度钙化影的透亮区域,其中73例观察效果良好,患者得到确诊;20例观察效果不佳,包括12例观察不清、8例观察不到;5例误诊,包括2例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误诊为炎症、2例无瘤巢显示者误诊为慢性骨髓炎。CT检查:瘤巢表现为低信号且伴有高密度钙化影的透亮区域,且边界清晰。MRI检查:瘤巢内信号杂乱,T1WI上显示低信号,而T2WI和STIR则显示高信号,可见点状低信号的散布钙化点,其中16例检查结果清晰,得到确诊,余4例图像模糊,未能得到确诊。3种影像学检查检出瘤巢情况及其大小、形态等见表1。
表1 3种影像学检查检出瘤巢情况及其大小、形态
3 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来源于骨膜组织的良性骨肿瘤,占良性骨肿瘤的比例较低,国外约为10%,而国内更低,约为1.66%[2]。骨样骨瘤多发于10~30岁人群[3],男性相对女性更为多发,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部位上以胫骨和股骨为多发,约占总发病例数的50%[4]。骨样骨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瘤巢的病理学检查显示其主要成分是骨样组织和骨性结缔组织。瘤巢多为单发,直径在1 cm以下,边界清晰,形状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且大多伴有钙化灶。
骨样骨瘤临床上进行X线检查较为普及,本组98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检查,而CT和MRI检查相对较少,分别为79例和20例。X线检查过程中,受骨瘤位置和分辨率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观察不清甚至观察不到瘤巢的现象,本组就有20例出现观察不清甚至观察不到瘤巢的现象。另外,由于X线检查技术的限制,对于瘤巢位置复杂者,检查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会造成误诊,本组就有5例被误诊,瘤巢3例位于关节附近或关节内,2例瘤巢周围骨质硬化难以显示。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本组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74.48%(73/98)。
本组接受CT检查者79例,结果均检出骨样骨瘤,检出率为100.00%。CT相较于X线更为精确、精准,所得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受骨瘤位置和大小的影响较小。CT检查能够很好显示骨瘤的瘤巢位置、大小及钙化灶情况,这对骨样骨瘤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和术中定位具有较大的价值。
本组接受MRI检查者仅20例,使用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骨样骨瘤的症状不典型,病灶小、良性居多,以及骨样骨瘤手术切除者相对较少有关。MRI多用于位置复杂的骨样骨瘤,包括眼眶壁或脉络膜部位的骨样骨瘤[5]。另外,MRI由于其成像方式的原因,周围组织水肿对MRI的影响较大,使得瘤巢难以清晰辨别,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组就有4例患者未能检出,检出率为80.00%(16/20)。
综上所述,大多数骨样骨瘤的瘤巢都具有典型特征,易于识别,其中CT的检出率最高,而X线和MRI均存在漏检情况。因此,对于骨样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我们可以将X线和CT检查联合,以便提高骨样骨瘤的检出率,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