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在预防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2018-07-18段林艳李岚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主症穴位化疗

段林艳,李岚兰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而传统化疗的缺陷也不断显现,如在治疗过程中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痛苦,且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统计结果表明,化疗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16%~43%,而有的患者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腹痛等相关的症状,因而需要对化疗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便秘发生率为26.38%。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便秘的发生,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对便秘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多进食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进行穴位按摩[1]。采取穴位贴敷方法,药物为大黄和芒硝,贴在肚脐,可有效缓解患者便秘,减轻患者痛苦[2]。因此,本文收集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析穴位贴敷在预防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7月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均伴有便秘,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龄23~75(45.3±15.2)岁;胃癌31例,食管癌23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乳腺癌12例。全部患者在化疗时选择了托烷司琼等5-HT3受体拮抗剂。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便秘的诊断标准符合如下症状中的2个或以上:1)超过1/4的排便难度大;2)超过1/4的排便表现出明显的块状特征;3)超过1/4出现排便不尽感;4)超过1/4出现排便过程中肛门直肠的堵塞感;5)超过1/4需求人工辅助排便;6)每周少于3次排便。

1.3纳入标准年龄20~75岁;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患者有很高的依从性;化疗过程中给予托烷司琼时,患者的耐受性满足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化疗前已有便秘;或已诊断为肠梗阻或习惯性便秘;存在化疗禁忌证。

1.5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便秘患者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贴敷药物组成:将生大黄粉100 g、芒硝100 g、枳实100 g、龙脑20 g、黄酒少量研粉并调成糊状。选穴:神阙穴,若腹胀较重加气海穴,若食欲不佳加胃俞,若患者气血亏虚、面色无华加用脾俞。每天4~6 h,连敷7 d为1疗程。对照组仅选用便秘患者常规饮食指导,必要时开塞露纳肛或灌肠医治。2组便秘患者常规饮食指导方法如下:1)起居辅导:告知患者进行规律性的排便,且一般情况下应该按时排便,而排便过程中应该确保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压力大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排便。同时应每天坚持训练腹肌和提肛肌,且在体质量超标情况下适当减肥;改正影响排便的不良习惯,排便过程中不可以进行读书看报;老年便秘患者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多饮白开水,这类患者在一些情况下容易失水,而失水和便秘有着直接的关系;2)饮食辅导:这类患者应该在饮食中适当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常见的如菠菜、芹菜、丝瓜、藕等,这样可以刺激肠道;与此同时还应该适当食用粗粮、杂豆类食物,尽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3)运动辅导:这类患者在饭后应该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相关的有氧运动,而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为排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卧床患者要勤翻身;适当进行相应的腹部按摩,而在按摩过程中,一般从腹部顺结肠走向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长时间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1.6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3]评价疗效。治愈:大便恢复正常,与便秘有关的自觉症状消失;显效:便秘症状显着得到缓解,主症积分削减>70% ;有效:便秘症状得到缓解,主症积分削减>30%~70%;无效:便秘症状无缓解或加剧,主症积分削减≤30%。以治愈+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疗效比较

3 讨论

便秘指在直肠和结肠无明显器官损害的情况下,排便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和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约为1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50%~70%,住院患者较高。便秘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诱发心脏、脑、肺、肾等疾病[4]。而且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原发病的康复。中医认为便秘属于“排便苦难”、“脾约”范畴,由内热内邪、津液不足、气滞、寒邪凝滞、体质虚弱、气虚所致。脐是先天之结缔,后天之气合[5]。脐部穴位治疗可以调节脏腑,扶正祛邪[6]。脐是胚胎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角质层很薄,没有肌肉、皮下脂肪,皮肤敏感,血液循环丰富,药物渗透性强,药物易经脐直接吸收到体内。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穴位,是一种无创疗法。本组穴位贴敷所用药物主要包括大黄、芒硝、枳实、龙脑、黄酒等,这些药物的综合运用,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理气、清肠作用[7]。而且中药经脐部吸收不受胃酶的干扰,不经肝脏代谢[8]。因此,穴位贴敷疗法可减少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且见效快。本文结果也显示,观察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便秘效果较好,且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主症穴位化疗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跟踪导练(二)(3)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