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2018-07-18王小倩邬德东刘丽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剂量淋巴瘤消化道

王小倩,邬德东,刘丽英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4)

原发性胃淋巴瘤起源于胃黏膜下层淋巴组织,并在黏膜下层沿消化道纵轴逐步浸润生长,是一类特殊而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3%~11%,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结外边缘区B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该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关于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因手术常需全胃切除,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所以目前治疗趋向于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本研究以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治疗17例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组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我科诊治的17例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62岁。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均符合WHO分类的淋巴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准。疾病分期采用美国NCCN指南推荐的Lugano临床分期系统,Ⅰ期2例,Ⅱ期14例,Ⅲ期1例。其中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2例出现系统B症状,4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0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治疗方案固有及潜在不良反应,均了解消化道穿孔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化疗,即环磷酰胺0.2 g/次,每周2次,长春新碱1 mg/次,每周1次,共3周,停药1周后转为标准CHOP方案(环磷酰胺 750 mg·m-2,静脉推注,d1;多柔比星50 mg·m-2,静脉推注,d1;长春新碱2 mg,静脉推注,d1;醋酸泼尼松片100 mg,口服,d1~5。21 d为1周期。化疗期间全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以降低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风险。每2周期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1.3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方案患者在每治疗周期前及完整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心电图、普通胃镜、超声胃镜、CT及详细的体格检查,来评估治疗反应。疗效评价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参照WHO抗肿瘤药物急性和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近期疗效17例患者均接受小剂量CV及序贯至少2周期的CHOP方案,累计总化疗周期数68,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CR 9例(52.94%),PR 7例(41.18%),PD 1例(5.88%),总有效率为94.12%。患者近期疗效在不同疾病分期、乳酸脱氢酶是否升高、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无B症状及有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近期疗效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注:1)B症状为发热≥38 ℃,盗汗,6个月内体质量减轻超过10%以上且无其他可解释的原因

2.2不良反应本治疗方案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常见,其中贫血10例、白细胞减少12例、血小板减少8例,均以Ⅱ、Ⅲ度为主,经对症升血等治疗后可恢复正常。12例患者出现Ⅰ、Ⅱ度消化道反应,无继发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病例。2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多为感觉异常、手足麻木等,未明显影响生活质量。1例患者出现心脏毒性,3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3 讨论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上皮性胃恶性肿瘤,发病率较胃癌低,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为食欲缺乏、上腹部隐痛不适、黑便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晚期可出现腹部肿块、恶病质等,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容易漏诊及误诊。超声胃镜联合活检是其诊断的主要方法。对于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及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Nakamura等[3]认为非手术治疗比手术治疗显示了更好的总生存时间,建议手术仅适用于出现引起幽门梗阻、多次活检仍未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Avilés等[4]报道将589例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手术+放疗、手术+化疗及单纯化疗4组,结果显示CR率4组相似,但在10 a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单纯化疗组最高,其次是手术联合化疗组,而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放疗组预后相对较差。因此,目前治疗趋向于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国内多项研究[5]显示采用CHOP方案,单纯化疗6周期或3~4周期化疗后联合放疗,2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对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而CHOP方案仍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一线方案[6]。本研究应用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治疗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近期疗效评价显示,CR 9例,PR 7例,总有效率为94.12%,临床效果满意。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本方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未出现化疗中断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现象。且先应用小剂量CV后序贯CHOP方案能让肿瘤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新组织的生长,可以有效避免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综上所述,小剂量CV序贯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值得进一步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小剂量淋巴瘤消化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