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研究

2018-07-17张艺缤卢琦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

张艺缤 卢琦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研究。方法: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中选出了50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传统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升,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为其实施中医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障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31-01

帕金森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老年疾病,患者会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抑郁症状,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认知程度,使得治疗的困难度大大增加[1]。为了探究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中选出了50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名,对照组中,男性有17人,女性有8人,年龄区间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6517±28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15人,女性有10人,年龄区间在62-76岁,平均年龄为(6572±312)岁。入组标准:患者为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疾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患者同时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传染疾病以及其他重大器官衰竭疾病等、不愿参与、依从性较差;研究人员将患者的数据收集后,使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传统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医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中医理念中,帕金森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肝、脾、肾出现病变,本虚标实,肝肾亏损,邪气入侵,脏腑失调,治疗的过程中,以根据滋肝补肾、通气益脾等基本方法,让患者服用滋肾平颤汤:天麻、百合、枸杞、熟地黄、白芍、天南星、知母、桑寄生等组成,患者将上述药物煎服,早晚各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月[2]。

13观察指标医护人员应使用SAS评分、SDS评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评分在40分以下的则为心理健康,41-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8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81-100分重度焦虑、抑郁;同时对患者的治療效果进行评估,有效: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显效:患者的焦虑状况改善,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改善;无效:患者的焦虑状况无明显改善,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无改善;在收集好上述资料后,使用统计学软件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均使用Excel软件记录,计量资料SAS评分、SDS评分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使用卡方检验,将数据分类后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展开处理,(P<005)数据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升,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3讨论

帕金森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好发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40岁以下的患者较为少见,该疾病主要是患者的中脑黑质多巴能神经元发生变性死亡,从而导致体内的纹状体DA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抑郁障碍是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上尚无有效的定论,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药物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控制临床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现如今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上运用日趋广泛,中医药治疗帕金森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让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治疗的过程中,以根据滋肝补肾、通气益脾等基本方法,让患者服用滋肾平颤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升,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对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为其实施中医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克飞,王旋旋.平颤解郁汤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2018-12019

[2]莫海珍,胡玉英,梁慧荟,刘小雄.益肾调肝解郁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8,35(1):11-14

[3]刘明月.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44-45,48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