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2018-07-17蒲欣欣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甲硝唑

蒲欣欣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观察组的治療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 桂枝茯苓汤;慢性盆腔炎;甲硝唑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13-01

前言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该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迁延不愈甚至反复发作,从而引起慢性盆腔炎,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西医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治愈率不佳,且易复发。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存在气血失调、痰湿凝滞等症状,与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本院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 (1) 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2)排除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3) 排除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4) 排除对其服用药物过敏的患者;(5) 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6) 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7) 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0例,其中,年龄20~46岁,平均(365±44)岁;病程64~606个月,平均(123±32)个月;有生育史患者20例,无生育史患者10例。观察组(桂枝茯苓汤治疗)30例,其中,年龄19~47岁,平均(373±41)岁;病程 62~613个月,平均(132±44)个月;有生育史患者18例,无生育史患者1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替硝唑、克林霉素进行治疗,患者先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9 g/d+葡萄糖溶液500 m L/次,盆腔灌注替硝唑08 g/d+生理盐水500 m L/次,持续治疗7天,之后口服克林霉素3次/d,剂量03g/次,持续治疗7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药方:赤芍、泽泻、茯苓、薏苡仁、益母草、桃仁、生黄芪、牡丹皮、桂枝,下腹肿胀、疼痛患者加用五灵脂、延胡索;包块炎症患者加用水蛭、莪术、三棱;带下多者加用车前子、芡实、海螵蛸;血虚者加用党参、黄芪;滞气着加用香附、乌药。用水煎1剂/d,分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一个疗程治疗完毕后间隔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实施 B 超检查后包块积液未见;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实施 B 超检查后存在少量炎性渗出,下腹部伴有轻微按压痛;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变,实施 B 超检查后,也未见好转。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PS 20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慢性盆腔炎病期较长,复发率较高,且治愈较困难。该病的病理性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渗出、粘连,形成炎性包块、积液,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引发异位妊娠等不良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西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抗菌药物使得肠道菌群失调,并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从祖国医学分析,慢性盆腔炎通常被归于“带下”或“痛经”等范畴论治,盖因情志失调,外感寒、湿、热等邪气,致气血不行,瘀滞阻络,经络不通而痛。故中医学治疗,多主张活血祛瘀、温经散寒及理气止痛。本文拟用桂枝茯苓汤中,方用桂枝有温经活络的功效,茯苓可健脾渗湿,泽泻可利水行滞,益母草可调经止痛及消肿,生黄芪补中益气、利水固表,配合赤芍、牡丹皮及桃仁诸药,可共奏消肿止痛、益气健脾的功效。并且,现代药理学表明,方中茯苓富含茯苓三萜及茯苓多糖,还可发挥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桂枝具有抗菌、利尿、抗病毒及解热镇痛等多重效果;而黄芪对增强人体免疫有显著效果。在现代医学中,桂枝茯苓汤能缓解机体炎症,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促使血液黏度减小,并阻碍血小板聚集,对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可促进炎性包块的吸收,进而有效改善患者下腹疼痛等症状。且该药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能促使患者康复。综上所述,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景叶.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105):171

[2]周庆辉.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6, 3(13):131-132

[3]方芳.桂枝茯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5):936-937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甲硝唑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