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8-07-17刘婷
刘婷
【摘要】目的:探究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强化风险护理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强化风险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风险护理干预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强化风险护理;蓝光照射;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39-01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时期常见且高发疾病,需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甚至引发不同程度肝肾功能、心肌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临床治疗常采用蓝光照射,其操作简单易行,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蓝光照射时,可导致患儿躁动不安,引发不良事件[1]。风险护理可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及不良事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胎龄38-42周,平均(4006±065)周。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胎龄37-42周,平均(4003±062)周。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服用茵栀黄(江苏浦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688)3mL/次,3次/d,连续服用5d,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采用波长为420-480nm藍光保温箱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黑色眼罩覆盖患儿双眼,外阴部以纸尿裤进行遮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照射12h间隔12h。观察组采取强化风险护理,具体内容为:①患儿家属风险管理: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告知蓝光治疗的原理、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病情及治疗进展,耐心回答患儿家属疑问,消除不良情绪,告知无陪护封闭管理的原因及探视时间,使其充分信任与理解,避免引发医疗纠纷。②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构建风险护理小组,制定蓝光照射相关细则,明确岗位职责,收集黄疸治疗的风险信息,制定干预措施,定期组织学习,提高对黄疸光疗风险种类的认识,熟练掌握并执行相关规定及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责任心。③客观因素风险护理:应根据患儿头围选择专用防护眼罩并固定,以免脱落;加强巡视,采取头偏转一侧或侧卧位,以免呕吐窒息;佩戴小手套,及时修剪指甲,及时更换尿片,保证身体干燥舒适,定时为其更换体位,以免皮肤损伤;加强巡视,给予抚触护理,提高患儿安全感,并固定穿刺针头,以免脱落。
13评价指标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3d后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红素,采用经皮黄疸测定仪测定患儿黄疸指数;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呕吐窒息、反复穿刺、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及黄疸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事件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机体胆红素水平过高是引发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胆红素过高不仅会使皮肤及黏膜黄染,还可透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引发胆红素脑病、遗留后遗症;胆红素偏低时亦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影响听力发育。蓝光照射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手段,采用420-480nm波长的光线进行照射,可使血清胆红素产生异构作用,形成易溶体排除体内[3]。
蓝光照射时需除去患儿衣物与包裹物,使其产生不适感与安全感缺乏,易出现哭闹、躁动现象,导致针头或眼罩脱落,损伤患儿皮肤与双眼,引发不良事件,且蓝光治疗时采取隔离制度,发生不良事件后,极易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引发医疗纠纷,或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导致风险事件发生[4]。故而,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需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做出相应干预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患儿家属、护理人员及客观因素等方面加强风险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强风险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通过成立风险护理小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与护理技能,增强责任心,加强巡视,对患儿实施抚触,提高患儿安全感,减少患儿哭闹与躁动,从而降低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5]。通过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使其客观认识黄疸及治疗方式,获取充分理解与信任,促进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6]。
综上所述,对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强化风险护理可促进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加快康复进程,预防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敏敏.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5,42(5):492-494
[2]甄丽娟.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风险护理[J].中国医刊,2016,51(6):19-20
[3]侯玮玮,朱玲玲.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771-5773
[4]朱更娣,陈雨琴,马风桐.茵栀黄口服液干预早期新生儿黄疸5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11):1713-1714
[5]王小凤,贲国平.皮肤抚触和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及预后的影响[J].肝脏,2017,22(9):861-862
[6]曾瑞舟,黄达元.新生儿黄疸240例早期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9):1394-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