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

2018-07-17冯锦琰彭雪溶龚丰镒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主成分分析苏州

冯锦琰 彭雪溶 龚丰镒

[提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与苏州处于同一梯度的14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约瓶颈,提出对策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指标;主成分分析;苏州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外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诸多学者对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典型的有:创新力指数,Richard Florida从专业人才、高科技、创新产出、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力指数,涉及指标主要有专业人才占比、高科技产出占比、人均专利数等;欧洲创新平衡记分牌和欧盟总体创新指数,指标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划分,分为创新驱动、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五部分,应用于评价欧盟、美、日等国家的创新绩效。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硅谷指数等。

国内众多学者针对创新型城市各个层面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角度对创新型城市进行综合性评价。张永凯采用层次分析法搭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了我国20个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许治等选用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作为测度方案,研究分析了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2001~2011年的技术成就指数;吴传清等从评价工作目的、数据获取渠道等视角对官方及学术界倡导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并就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本文从4个角度提出了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选取了26个指标。(表1)

二、创新型城市评价与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苏州及处于同一梯度的14座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情况。

(一)因子分析评价模型适用性检验。利用SPSS22对残缺值进行处理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对变量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发现数据得到的KMO值为0.643,比较接近1,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根据Bart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也可以印证原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2)

(二)变量的共同度和提取公因子。如表3所示,测算结果中处理除了Zscore(X1)、Zscore(X4)、Zscore(X20)和Zscore(X26)外,其余各项指标的共同度都在85%以上,表示提取的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效果较理想。(表3)

如表4所示,按照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前8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9.429%,能够概括绝大部分的信息。(表4)

(三)因子旋转。本文利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变量在某个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负荷值,进而确定公因子的实际意义。

如表5所示,X4、X5、X13、X16、X19主要由第一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科研环境支撑;X2、X3、X6、X18、X24主要由第二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创新氛围支撑;X1、X10、X11、X12、X17主要由第三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产业效率支撑;X8、X14、X15主要由第四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文化教育支撑;X7主要由第五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创新力度支撑;X20、X22、X23主要由第六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社会基础支撑;X25、X26主要由第七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生态环境支撑;X17、X21主要由第八主成分解释,可以将其归为产业转型支撑。(表5)

(四)综合排名计算。根据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得到14个创新型城市各主成分得分排名,如表6所示。(表6)

如表7所示,以各城市的综合得分结果为原始数据,对14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将14个创新型城市分成三类。(图1、表7)

(五)结论分析。通过对上述14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本文将14个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情况分为三类:

第一类包含广州、南京、苏州和杭州这4个城市。这4個城市的创新资源较为丰富,整体科研能力较强,科研院校数量众多,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最为显著。从总体排名上看,广州综合实力较强,科研资源支撑和文化环境支撑这两项都排名第一位,因此能够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源。南京在创新力度和社会基础支撑两项排名较为靠前,体现了南京社会资本在创新上的高投入和相关创新基础的突出。苏州和杭州两者在科研资源支撑上排名较为突出,分列第二、第三位,两个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科研人员和资源投入上相对较大,整体创新能力较强。

第二类包含了天津、武汉、无锡、西安等4个城市。这4个城市在其所处地域位于经济发展水平前列,创新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人才集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第一类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以武汉为例,武汉的综合排名不是太高,但是其各项指标的排名相对比较均衡,均处于14个城市的中游水平,反映了武汉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注重各个创新要素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整体创新水平逐步提升。

第三类包含成都、青岛、沈阳、大连、宁波、长沙等6个城市。通过分析发现,这6个城市的各项指标排名相对靠后,表明这些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整体效果不佳,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相对落后。因此,这6个城市需要加大创新型城市建设力度,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各自在科研资源、创新氛围、文化教育、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建设。

三、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分析

2016年苏州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3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9%,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截止到2016年末,苏州市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2家,省级众创空间88家,在江苏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教育、科技、文化、公共事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较上年同期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和其他创新型城市比较,可以发现苏州在各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研究经费投入方面。2016年苏州市人均GDP为14.56万元,在14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三位。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比较强。但是,2016年苏州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8%,在14个城市中排名第6位,和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分和排名不符,还有待提高。苏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19%,在14个城市中排名第10位,总体上苏州市大中型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占其销售收入比重较低,企业对于科研的投入有待提高。

(二)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方面。2016年苏州市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为0.23吨标准煤/万元,在14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6位,与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排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苏州市在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转型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16年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6.82%,在14个城市中同样排名第6位,这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程度,指标越高说明城市创新产出能力越强。

(三)教育基础和投入方面。2016年苏州市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7%,在14个城市中排名第10位。教育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石,对城市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影响,而良好的教学力量和教育环境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苏州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应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016年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219,271人,在14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与排名第1位的广州相比,苏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和广州在校生人数甚至不在同一个数量级。这将使苏州在人才培养和转化方面弱于其他城市,进而影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四、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思路

(一)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坚持“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加大对现有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投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推进国际教育园和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建设为契机,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打造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充分利用苏州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展开重点产业优秀人才招引活动。考虑到苏州部分高精尖人才不足,难以短时间内大规模引进的问题,还可以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以技术顾问、客座教授、会议代表等灵活方式吸引世界高端人才,促进高端人才的流动,使其为推动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二)推动产业创新与提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立足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提高产业价值创造效率。

对于优势傳统产业,应当加快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传统产业发展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人才引进能力,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同时,坚持政府指导,加强监管,坚决淘汰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大的企业,遵循市场经济,推动扶持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新材料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完善新型产业服务体系,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围绕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建设产业配套体系等内容,加强政企合作力度,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三)加强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应不断完善政府、企业、高校的相互协作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市场化力量参与创新型成果的落地。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交流机制,在企业、高校、社会资本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沟通体系,不断加强多方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新产业,吸引各类产业基金落户苏州,不断完善初创企业股权交易制度,提高苏州市现有金融机构对于创新产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深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结合。完善科研成果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科研机构、创新人才、社会资金、高新项目都活跃起来,形成推动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股合力。

(四)建立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政府服务职能,从行政体制机制入手,梳理阻碍各类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问题,制定创新发展政策,主动调节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改革和创新。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发展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表扬和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创业大赛”、“创业项目路演”等科技创新活动,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热情,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创新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霁轩,杨景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力测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3).

[2]马娜,戎晓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徐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力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0).

[3]吴传清,龚晨.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回顾与展望[J].统计与决策,2016(7).

[4]张永凯.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5(3).

[5]魏亚平,贾志慧.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

猜你喜欢

创新型城市主成分分析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一光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苏州十二忆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