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2018-07-17陈之瑞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缺口市场化

陈之瑞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各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会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而由于存款利率上升,银行为了赚取利差收入,也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导致利率波动更加频繁且较难预测,因此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众多学者对于在利率市场化下如何管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观点不一。MaduraJeff(1995)认为各国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不完全相同,因此各国需制定符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策略;Amme Betty(1997)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分析,主张通过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防控利率风险。约翰.布瑞克(2012)认为利率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计量、控制和监控。黄金老(2001)认为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王颖千(2010)认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掌握新型的利率风险管理知识,掌握利率市场化中市场风险定价的能力和技能。

二、利率风险的计量

(一)方法选择

利率风险常见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VaR模型以及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四种。通过对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择缺口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等于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差。缺口分析法主要包括两类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相对指标体系包括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以及比率偏离度。绝对指标主要是利率敏感性缺口,这些指标值越大说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越大。商业银行净利差收入变动量(△NII)与利率变动量(△R)、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的关系为:△NII=△R*GAP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结果

为了全面衡量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本文选取15家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5家国有控股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3家城市商业银行。考虑到央行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时期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在2010年7月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本文选取各商业银行在2010年至2015年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通过分析我国利率调整情况可以发现在2010年至2011年7月利率处于上升时期,从2012年6月至今利率一直处于下降时期。当利率上升时,银行保持正缺口可以增加净利息收入;当利率下降时,银行保持负缺口可以增加净利息收入。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缺口分析。通过分析指标可发现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以及交行五家国有银行在2010年利率上升时均保持负缺口,导致净利息收入下降,说明它们基本上都没有对利率风险进行及时控制。但中行和交行在2011年利率继续上升时及时调整为正缺口,增加了其净利息收入。在2012年之后,利率开始下降,中行和交行继续保持正缺口,净利息收入遭受损失,说明他们没有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而农行一直保持并拉大负缺口,能够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在2014年利率继续下行时,除农行以外的其他银行都保持正缺口,且中行和交行缺口较大,均对利息收入产生不利影响。2015年,交行和工行准确预测利率趋势,及时调整负缺口。

在中小型银行中,在2010年利率上行时期,除了招商银行和南京银行,其他银行都保持正缺口,净利息收入增加,南京银行虽仍是负缺口,但大幅度降低缺口水平,不利影响较小。2011年,招行及时进行风险管理,调整为正缺口,但南京、宁波、北京三家银行没能准确预测利率趋势,均保持负缺口,减少了利息收入。2012年利率开始下调时,浦发、招商、民生三家银行扩大了其正缺口水平,同时也扩大了利率变动的不利影响。而华夏、兴业、平安三家银行虽仍为正缺口,但大幅降低缺口水平,减少了不利影响。另外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有效进行利率管理,均保持并在以后时期逐渐扩大负缺口,获得较大收益。在2013至2015年,大多数银行都调整并扩大其负缺口,民生和中信也逐渐降低正缺口。

2.缺口率和比率偏离度分析。通过分析指标可看出,在国有银行中,中行和交行在2010年后缺口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其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大;而建行、工行和农行在2011年前缺口率和偏离度相对较大,但在2011年后均逐渐降低,说明他们有效控制了利率风险;在中小型银行中,浦发银行缺口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中信银行除了2014年外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民生银行在2012年风险较高,进行管理之后缺口率开始下降。华夏、兴业、北京以及南京银行缺口率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且在2012年后加速上升。招商、平安银行对利率风险积极管理,其缺口率和偏离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宁波银行在2010年缺口率和偏离度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在2015年又开始回升。

综上所述,在2011年前,中行和交行以及七家股份制银行的都能及时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而农行、建行、工行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在2011年后,除了中行、交行、中信以及民生银行没能准确预估利率变动趋势,其他银行均能保持或及时调整为负缺口。整体来看,中行、交行、兴业、华夏以及南京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在利率市场化下,大多数银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利率风险,而这种风险给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下面通过借鉴西方管理利率风险的经验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一是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引进利率风险管理高级人才。我国银行还要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借鉴国外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利率风险管理团队。二是扩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金融创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传统的利差收入。在利率放开的环境下,利率的不确定性波动势必会给银行收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提高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金融创新。三是积极使用利率衍生品来规避利率风险。利率衍生品作为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在国外已非常常见,而我国由于衍生品市场还不完善,导致利率衍生工具的发展比较缓慢。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逐渐尝试多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利率风险。四是建立利率预测模型,预测利率变动趋势。利率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率波动,因此准确预测利率变化趋势能够有效防范利率风险。我国银行可以根据我国的经济政策,货币供求以及物价等因素建立利率预测模型,积极预测利率走势,提高银行防控利率风险的能力。

四、结论

我国目前已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银行发展自主性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利率风险。虽然各银行正逐渐重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但总体风险管理意识还不强,不同规模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我国金融市场还缺少相关专业人才。通过对各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多采用表内管理策略,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利率敏感性缺口较大;中小型银行的利率缺口虽较小,但其资产负债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紧紧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扩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推出新型金融产品,同时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为我国银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缺口市场化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