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鱼污水的无公害处理

2018-07-17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404022周世明

新农村(浙江) 2018年7期
关键词:滤池养鱼生物膜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 (404022) 周世明

随着渔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渔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因此,处理好养鱼污水刻不容缓。

1.自然生物处理法

养鱼污水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有自然湿地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这些处理方法对消除污水中的TP和TN等富营养物质,具有很好效果。

作为非规模化的养鱼水体,本身就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自净能力,在合理的自净能力情况下,能很好地净化池塘养殖水体,且经济,效益可观。很多养鱼塘内,有较好的水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在养鱼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人工湿地处理法

人工湿地法,按流水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潜流法、表面流法、垂直流法等类型。

人工湿地处理法,目的是对养鱼污水中的COD、PO43--P、NH4+-N、NO2--N、NO3--N、TP和TN的处理效率分别变化在32%~50%、47%~79%、57%~91%、38%~80%、44%~82%、39%~71%和32%~80%,平均处理效果分别为41%、63%、74%、59%、63%、55%和56%。

3.物理处理法

(1)泡沫分离法 就是利用气泡的气液来吸附和浓缩污染物的一种方法。通过臭氧消毒和泡沫分离设备,对养鱼水体中的微生物、NH4+-N、NO2--N处理效率分别达到87%~95%、36%~40%、38%~39%,能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对COD处理效果较低,连续工作24小时后,能有效降低养鱼水体中的NO2--N含量和微生物。泡沫分离法处理效果一般,在泡沫分离设备处理后的NH4+-N、NO2--N和COD浓度能降低到39%~44%、24%~29%、11%~14%,且不断提高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2)光照处理法 就是通过光照将微生物的DNA连接链不断进行断裂,以达到清除微生物消毒灭菌的目的。光照处理系统,对养鱼污水中的NO2--N、 NO3--N、NH4+-N、COD、TP的处理效果可分别达到49%~58%、53%~62%、69%~80%、14%~26%、42%~50%。光照对池塘养鱼污水进行无公害处理,具有成本低、水质处理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

(3)机械过滤法 就是利用机械过滤设备,对养鱼污水中的剩余饵料和鱼粪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池水又返回原来水池。由于养鱼污水中的剩余饵料和鱼粪排泄物,大多表现为悬浮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采取机械过滤处理最为理想。常用的过滤设备有压力过滤器、砂滤器、机械过滤器等。在养鱼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机械过滤器较多,分离效果最好。其原理是将污水通过喷淋管喷洒到过滤箱,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返回到原来水池。

4.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方法就是在养鱼水体中泼洒一定数量的有机或无机化学制剂,与水中的悬浮或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实现改善水质的目的。这种方法在传统养鱼生产中使用较为广泛。

化学处理法,根据化学反应类型,可分为沉淀法、臭氧处理法、中和法、络和法等。其中臭氧处理法在养鱼污水处理中使用较为广泛,效果比较明显,但臭氧处理法成本较高,且不能降低水体中的TP、TN等富营养物质,有待进一步改进。

5.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法 就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吸附和分解养鱼水体中的污染物,不断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一种方法。目前,在经典活性污泥处理法基础上,又出现了AB法和SBR等处理新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在处理盐度不高的海水养殖污水时,去除TN富营养物效果明显。

(2)生物滤池法 就是利用生物氧化、生物过滤、生物吸附等处理工艺,始终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水力负荷,以减少环境冲击,促进好氧微生物快速生长,使污泥生产量逐渐减少,从而减小水体污染程度。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受污染的养鱼水源预处理、回用水源深度处理、难降解污染物处理等。在规模养鱼池塘中,使用的生物滤池设备,主要有降流式、平流式、升流式,在污水处理运行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挂膜,滤料表面不能形成较好的好氧生物膜,就无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所谓挂膜,从环境微生物学来讲,就是一种菌体接种方法,把微生物吸附在滤料表面上。微生物的载体,就是微生物滤池中的填料,在不更换滤料的情况下,生物滤池可以持续使用。

(3)生物制剂法 就是把生物制剂加入养鱼污水中,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养鱼水体环境,维持养鱼水体生态平衡,保证养殖健康和稳定发展。目前,光合细菌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可利用水体中的NH4+-N、H2S等污染物,降低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溶氧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透明度,使水质得到充分改善。在pH值合适的情况下,芽胞杆菌对养鱼水体有很好的生态调控作用,特别是对水体中的NH4+-N、NO3--N、COD等处理效果较好。试验表明,在养鱼污水中投放微生态制剂9天后,以上污染物去除效果均较明显,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域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养鱼污水中投放硝化细菌3天,能使NO3--N处理效果达到96%,NO2--N处理效果达到90%。

(4)生物膜法 可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流化床法等。这些方法,根据微生物多样特征,可在养鱼污水封闭环境使用,能降低活性污泥生产量、降低处理成本、降低运行维护费。生物膜法与挂膜微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对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NH4+-N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持续曝气的作用下,生物膜法对养鱼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尤其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滤池养鱼生物膜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立式纤维滤布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抗生物膜肽研究进展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阿特拉斯·科普柯GXe11型空压机在滤池生产中的应用
光动力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