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防控

2018-07-17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048100刘国信

新农村(浙江) 2018年7期
关键词:母源佐剂狂犬病

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048100) 刘国信

猪伪狂犬病是目前我国部分养猪场多发,常发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的重要原发性病原,对养猪业

的危害极大。不少猪场为了提早预防,大多将仔猪首免时间提前,或通过增加免疫次数来强化防控,但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专家指出,疫苗并不是

使用越多越好,特别是对猪伪狂犬病,如果疫苗选择随意性大,首免时间随意调整,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为了确

保免疫效果,科学制定免疫防控程序,正确选择疫苗,掌握免疫时机和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1.疫苗选择

正常选择疫苗通常可以毒株、效价、佐剂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作出科学判断。

(1)毒株 猪伪狂犬病疫苗,国际上主流毒株是Bartha株,目前绝大部分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都采用该毒株,是自然弱毒gE基因缺失,可与野毒相区别;同时,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无毒力返强等风险。

猪伪狂犬病毒确认系猪甲型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从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均呈一致的血清学反应,即只有一个血清型,不过毒力有强弱之分,致病性也有差异。目前我国有多个研究部门至少已分离到4个不同毒株,说明毒株已经发生变异,且毒力都有所增强。

(2)效价 即抗原含量。免疫主要是通过特异性的抗原来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以预防特定性的疾病。所以选购疫苗时不仅要考虑一头份疫苗多少钱,更要考虑一头份疫苗中含有多少抗原含量。目前所有猪伪狂犬疫苗的抗原含量单位均采用半数细胞感染量,即CCID50表示,而不同厂家疫苗的抗原含量相差甚远,所以选购疫苗时,要选择抗原含量较高的高效价疫苗,这样则可产生较高水平的免疫力。

(3)佐剂 通常分为增强型佐剂和普通型佐剂,油佐剂都是增强型佐剂,而水佐剂则包括增强型和普通型两种。佐剂各有特点,并没有笼统的好坏之分,关健是看与什么疫苗相配。一般而言,油佐剂疫苗产生抗体较慢,应激相对大一些,有免疫刺激作用;优点是抗体水平维持时间长而平稳。水性佐剂疫苗则应用方便、应激小、抗体产生快、高峰高;缺点是维持时间短、波动比较大。到底采用水佐剂或是油佐剂则主要看免疫对象和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免疫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与母猪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则可选用水佐剂疫苗。这样可以利用其产生高峰高的特点,保证母猪在产仔时获得高抗体。如果免疫目的主要是为了免疫母猪,即通过母源抗体既保护仔猪,又要保护母猪本身,则选用油佐剂较好。

由于猪伪狂犬病不仅会危及仔猪,也会影响母猪健康。因此,选择伪狂犬病疫苗,既要保证高效价,又要根据免疫目的,选择配以合适佐剂的疫苗,才可能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水包油佐剂的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这种疫苗既可维持油佐剂抗体水平持久、均匀度好的优点,又降低了油佐剂应激大的缺点,还能有效阻断病毒循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无论是免疫仔猪、母猪或种猪均可选用。

另外,在猪群紧急发病或获得母源抗体不一致的情况下,滴鼻免疫可迅速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同时又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所以,在目前猪伪狂犬病感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滴鼻免疫是补充免疫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为了保证粘膜尽快吸收,快速释放抗原,滴鼻免疫使用的佐剂多采用生理盐水。

2.首免时间

首免时间主要由母源抗体决定,对于常规的肌内注射,猪伪狂犬疫苗的首免时间很有讲究。目前,我国多数猪场存在首免时间过早问题,导致母源抗体和疫苗抗体相互作用,相互抵消,效果不好。因此,一般建议小猪在70日龄左右首免为宜,首免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剂量不宜过大,一般1.5或2头份即可。

有研究认为,在相同或相近的环境压力下,母源抗体水平较高,首免日龄就要相应推后。如果母猪使用低效价疫苗,母源抗体只能维持3~4周龄,仔猪就应该3~4周龄首免,如果使用高效价苗,产生的免疫力较强,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较高,母源抗体可以保护10~12周,首免日龄就应安排在10~12周龄。实际生产中,由于猪场感染该病的压力较大,而母源抗体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首免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一方面是对首免成功的加强免疫,更重要的是对首免由于母源抗体等因素的干扰,而没有获得很好免疫应答的猪只作一补充免疫,以减少免疫漏洞。所以首免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这主要是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

据试验测定,当母猪临产前抗体水平较高时,母源抗体在仔猪70日龄时仍为阳性,仍有保护力,所以仔猪的最佳免疫时间应在70日龄左右;如果母猪临产前抗体水平较低,则仔猪免疫时间应适当提前。如本地或周边区域一旦有该病发生与流行疫情时,新生仔猪更要提前进行滴鼻免疫,一般建议在仔猪1~3日龄时进行。操作时须用专用滴鼻器滴鼻,每个鼻孔滴入0.5毫升,每猪1毫升,要求免疫后保持鼻孔朝上姿势一定时间,以利疫苗充分吸收。

研究认为,由于不同疫苗产生的母源抗体持续时间不同,猪场在确定首免时间的时候,最好都要先检测仔猪的抗体水平,再根据抗体衰减规律推测出抗体消失的时间,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不能完全靠经验或者采用一成不变的免疫程序。

3.免疫次数

研究认为,一般首免之后3~4周,加强免疫一次即可。猪伪狂犬的免疫薄弱环节多出现在育肥前期,主要原因是在该阶段最容易出现免疫空白。表现在疫苗特性与免疫程序不对称,首免日龄不正确;商品猪不免疫或免疫剂量不足,疫苗选择的随意性,使育肥期猪群不足以抵御强毒攻击而感染该病;此时临床出现咳嗽症状,更无法阻挡病毒的循环传播,导致母源抗体消失后的猪群感染,gE转阳并排毒,使整个猪场的感染压力上升。

最佳的办法是在母源抗体完全消失(即16周龄以上)后检测gE抗体,如果gE阳性则表示已感染了野毒,如果是阴性则表示尚无感染伪狂犬野毒。因此,检测育肥猪野毒感染情况对防控伪狂犬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后备种猪在配种前3~4周还需完成2次免疫,间隔3~4周;此后的经产母猪可在产前2~4周免疫或每年普免3~4次。

总之,只要抓住猪伪狂犬病毒易感的几个关键时间点,选择安全且有效的疫苗,避开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免疫时机,在猪群营养状况、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形下免疫注射,就可使免疫不留死角,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母源佐剂狂犬病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打败狂犬病
克痹宁凝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缓解作用
复方鹿角霜浸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狂犬病预防流行病特征及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