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体系构建浅析

2018-07-16李丹丹

继续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教学创新教师

李丹丹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教师发展的理想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师如何真正的洞察学生的需求,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如何组织学生一起探索,如何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变得越加重要而急迫。本文通过分析教学为什么要变、教学怎么变,来浅析高校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创新;教师;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创新的背景

(一)信息技术的挑战对教学的新要求

2015年我国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这意味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崭新便利的技术手段,远程教育、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混合式教学设计等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纷纷涌现,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互动、深度学习影响深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需要教学转型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同年6月,教育部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视频会议上提出要修订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学生的转变需要教学创新

在信息多元的时代,教师和教材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对多媒体的摄入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即时可见,虚拟和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的传输,还能利用信息技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共同成长,关注学生身、心、灵的整体健康发展,让他们作为人的美好特性充分激发出来,并能够和周围世界和谐相处尤为重要。

二、教学创新的目标

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型式。在全球化的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教师有传授模式向学生学习模式转变,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个理念要求高校重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方法上由讲授向引导转,在教学主体上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在教学内容上由教材向新知转变,在教学场所上由课堂向实地转变,在考查方式上由考试向综测转变等五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生课堂知识掌控参与权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以信任学生潜能为前提,通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发展成掌握知识、拥有团队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为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转换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促使学生分析问题、增进学习意识和自身发展。

(二)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参与实践主动权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实践体验,使获取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不同学科间的融汇整合,更要注重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三)考核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课程评价参评权

传统的课程考核以知识点掌握的应试为主,学生的课程考核分数有教师打分制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是以目标多元,更加注重过程,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为考核重点,从课程的教学计划、学生反馈、评价实施修订等多方面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把学生态度、学生能力、学习效果评定交付学生,自评或互评,建立针对教师或学生的评价反馈机制。

三、教学改革创新的体系构建

(一)内在调动,增强活力

学校的变革需要从教师入手,从关心教师关爱教师开始,即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学校领导以教师为中心。首先深入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按他们的需求系统设计教学提升项目,从要求他们学变邀请他们学,从要我学变我要学,组成长线教师发展研修班,提供给教师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项目和平台。

(二)发展项目,推动创新

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推出教改项目,推动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创新。鼓励教师们有机会的申报,把通过研修学习的理念、方法、策略用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创新,并推出跨学科课程、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平台让老师们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有用武之地,同时在考核和教学评价中有明显体现。

(三)校本教研,促进实践

校本教研凭借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在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中存在一定的误区,通过探索与反思,力争把校本教研制度化、专题化、案例化、活动化。把教师变为研究室,把教师变为研究者,把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教改过程中及时组织教师们进行交流研讨,巩固研修成果。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研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适时调研学生的学习效果,组织教师交流研讨,让学生与教师共鸣。通过研讨,也使教师在教改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咨询和解决,互相之间形成支持氛围和有效的团队机制,使教师不再觉得是孤軍奋战,从个人成长到团队成长。

(四)完善體系,健全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学校的新思路是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两个子系统。教学质量责任体系和教学质量环节体系。前者由教学主体构成,后者由教学环节构成。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架构的研究,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第一步,在明确了体系的基本架构后,制定各教学环节健全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修订各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章程和工作职责,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三个重要任务。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相应的改变,支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转型,关注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学习成效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包含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主体、教学质量保障责任主体和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主体。质量保障机构设置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指导、授权或负责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五)机制激励:教学相长

改变学校的评奖评优论资排辈的做法,真正评选出深入教学转型探索、不断实践、勇于教学改革、锐意教学创新,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师,使他们脱颖而出。系统确立“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分级分类管理为重点,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为关键,激励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的综合改革思路。加强内部管理,稳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重点建设项目库、重点工作量化清单、干部人事分类考核等改革,逐步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落实制度保障,出台管理办法等系列激励政策。利用激励机制,鼓励他们的教学热情、创新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新忠.以学生为中心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

[2]廖洁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以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

[3]范怡红.从教师发展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学创新支持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5).

[4]李俐.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冉源懋.澳大利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3).

[6]焦燕灵.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意义与路径指要[J].教育探索,2013(4).

[7]孙惠敏.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思路——基于比较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8]Sorcinelli M.D,Austin A.E,Eddy P.L,et.Creating the Future of Facultys Development:Learning from the Pase,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M].Bolton:Anker Publishing Company,2005.

[9]Gillespie K.H,Hilsen L R.&Wadsworth; E C.(eds.),A Guide to Facultys,Instructional,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C].Stillwater,OK:New Forums Press,1996.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教学创新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