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论原理的在职教育培训探索
2018-07-16王增乐
王增乐
摘 要:景宁党校在干部培训中严格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信息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具体的在职教育教学培训中,强化培训效果监测,嚴格授课教师考核,在党校干部在职培训中积极探究新方式方法,开辟新路。
关键词:信息理论;灌输理论;在职培训;景宁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理论背景
(一)信息论背景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对于信息学有开创性贡献,香农给出信息传输的基本数学模型。按照香农理论,结合景宁党校的工作实际,确立授课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景宁党校在开展干部在职教育的各阶段,依照艾尔伍德?香农的信息传播理论,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方法,加强教育效果。
(二)灌输论背景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观念内化为人们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必须借助“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的结合,因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素朴的人民园地” 需要用“思想的闪电”去“彻底击中”……强调:“共产党必须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加强灌输”。列宁在《怎么办?》强调,工人阶级群众自身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这种意识“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
景宁党校在干部培训工作中,运用信息理论和灌输理论,对干部培训党性教育方法展开探究,深知“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使干部党性教育凸显新成效。
二、景宁党校的当前实践
(一)理论与实践融合
艾尔伍德?香农的信息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传播中(党校教师的授课中),在信息发送进程和信息接收进程中,均会产生噪音(包括技术噪音和语义噪音),必然会导致信息失真。党校教师在给学员的授课中,相当于信息的发送状态与接收状态。从图1(授课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中可以看出,在发送进程的编码线程和语义线程时,由于发送者(授课教师)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不同,类似的失真总会存在;信息接收进程的解码线程和语义线程中,因为接收者(学员)的听课状态以及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的偏差与失真同样存在。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从本质上是实现意识形态的传播。意识形态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灌输。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伦理道德等“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适应受教育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阶段,接受。在教育者的悉心引导,教育内容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精神满足,受教育者就会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内容,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动机,产生价值共鸣,完成“内化”阶段。
第三阶段,“外化”和评价。受教育者认同受到的教育,逐步转化为个体的行为,并对与之相违背的行为产生厌恶,也就是形成情感的“外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实质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教育者”,对个体行为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具体表现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对有相违背行为的行为者产生排斥。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媒体,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员学习的方法和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
因此,在充分考虑党校学员知识前提的基础上,景宁党校针对教与学的各环节,把握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在其运行的生产条件之中,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规范与模式。
(二)听课效果检测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景宁党校在培训考核中。制定如下的培训综合测评模型,如下矩阵。
培训综合测评效果D = A*B*C
矩阵A的各元素设置:
a11:培训期间考勤纪律得分(每天满分10分,旷课请假、迟到早退等要扣分); a12:授课课堂纪律得分(每天满分10分,上课接听电话、玩手机等要扣分);a21:个人在培训结束中笔试成绩(闭卷试卷得分,满分100分);a22:个人在全体培训人员范围中笔试成绩序位值(笔试位次/培训总数) ;a31:培训过程调研论文评选得分 (撰写论文要经匿名评选、赋分);a32:授课期间师生课堂反馈结果计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适当加分)。
矩阵B的各元素设置:
b11:考勤纪律得分权重;b21:授课课堂纪律得分权重;b12:个人在培训结束中笔试成绩权重;b22:个人在全体培训人员整体范围中笔试成绩序位值权重;b13:培训过程调研论文评选得分权重;b23:授课期间师生课堂互动结果计分权重。
矩阵C的各元素设置:
c11:纪律意识权重;c21:笔试成绩权重;c31:理论深化权重。
在近期的培训中,经过县委党校与县委组织部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商,认定在最近的培训中,培训综合测评效果的计算公式以及各参数为:
D = A*B*C
=(a11×0.6+a12×0.4)×0.3+(a21×0.5+a22×0.5)×0.3+(a31+a32)×0.4。
之所以这样设置和配置,是因为:学员迟到早退,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当于图1中的信息通道阻断,a11是考量学员出勤情况的矩阵元素;a12是考量学员课堂纪律的矩阵元素(学员上课接听电话、玩手机,自然影响听课效果,相当于图1中的信息通道变窄);……笔试成绩以及论文评选成绩等矩阵元素的安排是希望通过对授课内容的检测来评估信息传播效果。
在笔试内容设置和论文撰写的安排中,同时也可以检测:学员对于授课内容产生价值共鸣,实现价值观“内化”情况。这便是在矩阵排布中C31矩阵元素(理论深化权重)为40%的原因。毕竟,在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讲授之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体的认知,成为行为习惯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实事求是理论特征的具体表现。
(三)授课教师考评
1.教学素养考核
学校组织考核,面向全体授课教师,根据工作特点,逐步开展。考核内容细化量化。景宁党校在考核方案中,将全体授课教师的德才表现科学地细化为具体的指标,每个指标量化为具体的分数。按“十个分项”和“总体评价”确定。一是内容细化。学校在“德、能、勤、绩、廉”的大范围内,设置一些重要的、便于评价的观测点,把考核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细化。如表1.(景宁党校授课教师考评一览表)所示。通过这样的安排,倡导党校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言行一致的人,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二是评分量化。对每一项指标的评价包括5种,即“A、B、C、D、E”,量化为具体的分数。在这样的评价设计上,也有利于教师本人查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
测评计分公式为:各测评人员所打测评分=(“A”的个数×90分+“B”的个数×80分+“C”的个数×70分+“D”的个数×60分+“E”的个数×50分)÷有效测评项目个数。
“总体评价”。总体评价分“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5种,是综合分项内容和授课教师总体表现给出的定性评价。获得“良好”以上才可以上讲台。
2.授课过程考核
景宁党校认为,为学员灌输的知识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可以融合贯通到各层次培训班的具体授课过程中的。
因此,上述《景宁党校培训班授课教师讲课标准评分表》是在党的教育指導思想基础上,结合景宁党校的实际制定的,如果授课教师得分低于80分,则必须停课充电。
实践证明,这样的把关,为景宁党校内部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对景宁党校外聘教师在授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驾护航。
三、景宁党校的探索思考
按照香农的授课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如图1),景宁党校在干部培训的党性教育中,着重解决党性教育过程的进路性因素、资源性因素和动因性因素。
在党校接受培训的学员,许多正处于各单位的一线岗位。为及时给学员“提供一杯水”,党校教师自身必须要有“长流水”,即为党性教育中的进路性因素。景宁党校为了体现“学、思、行、悟”四位一体的理念和要求,学校要求景宁党校教师在自己没有授课任务期间,对于涉及党性教育内容的外聘专家授课,主动参加培训班,跟班学习,以学员身份积极参与部分培训班的集中学习、自主学习、撰写学习体会、分组交流研讨和大会总结交流等。和学员一起学习,降低图1中所示的传输噪音,力求信息保真。
探索思考中的景宁党校,坚持“党性立校、文化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即为党性教育中的进路性因素。在此号召下,学校领导全过程参与,在指导与互动中提高学员党性教育培训效果。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水平,党校办公室、教务科和调研室共同就“景宁党校对外干部培训体系设计”进行专项课题调研。课题组对校外干部培训需求的总体情况、干部教育培训的传统与现状及景宁干部胜任力进行了综合调研,开展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系统分析了校外干部的培训需求,制订了初步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景宁党校要求所有校领导在没有其他工作任务时参与培训全过程,每位校领导分别负责指导一个学习研讨小组,通过参加培训小组研讨交流,校领导不仅可以了解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了解到学员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以及对于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有关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中……
探索思考中的景宁党校,正在尝试构建受训效果明显、教学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的党校培训党性教育全覆盖制度。其中的一些教学举措,还需观察其常态化、长期化的制度运行效果,以期望进一步完善。
在景宁党校运筹中的对外培训考评体系内,各对外培训相关科室发展状态考评以定量考评为主;考评各科室各部门所做的开拓性工作和发展态势,重点关注在对外培训工作中实现的相对增量。运行状态考评指标体系相对稳定,以确保党校各项工作的延续性;发展状态考评指标可适当调整,以动态适应景宁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发展战略。
通过实施考评,有利于各科室各部门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党校的发展战略,保障干部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瑞挺,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J].计算机教育,2004(10).
[2]曾长秋,罗珍,赵剑红.信息论在网络德育中的运用[J].零陵学院学报,2004(6).
[3]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4]孙来斌.“灌输论”思想源流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