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7-16高爱英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初中整体教学质量的好坏,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接触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找到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教师也要在教学方法上勤于探索,大胆创新,解决掉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而不断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将就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几点个人的建议,希望能给在有效性教学中有困扰的教师些许帮助。
一、 提倡自主探究,促进师生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讲台上不断地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情况了,为此新课标提出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后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课,而是做好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而是去自主地学习知识。现在初中生个性张扬,渴望表现,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活力和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让孩子去自主探究知识。
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一节课的物理知识时,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具体为:在上课前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并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为学习主题,让每一个小组利用身边能够使用的器材设置小组实验,待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走向讲台,每个小组轮流在讲台上讲解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并且接受其他组成员的提问,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着沟通和讨论,课堂的学习氛围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为了保障课堂的教学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在探究时不会混乱和出问题,就要对每个小组提出较为明确清晰的角色分工,像实验演示员、答问员、提问员、讲解员等,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探究学习中的角色和职责,并向他们强调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和时间的把握问题。因此,这一节课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探究,每个小组都介绍了自己的成果和收获,并通过实验展现了自己探究发现,也通过厚实的知识储备回答了其他小组的提问,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有的充当实验小助手,有的整理相关资料,总之,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实践证明,学生自主探究型的方式要远远比教师授课的效果好。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这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意义重大。
二、 设置教学悬念,有效激起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像课堂提问法、演示实验法、讲述故事法、设置悬念法等等,其中,设置悬念法无疑是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设置几个有悬念的问题,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精力集中起来,进而对这一节的物理课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几个有悬念性的问题,如大家猜猜我们现实生活中跟这一节课内容最为相关的测量工具是什么?这些工具的优点又有哪些?启发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然后进一步让学生大胆举例,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学习时用的尺子,也有的会说汽车上的表盘,还有的会说温度计等等,教师接着启发学生说:刚才大家说的都挺有想象力的,那么還有一个问题,假如要测量一个人行走的速度我们该怎么做,紧接着教师就点出这一节课的主题,这样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置提问,学生的兴趣也被有效地激活了,这对于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三、 重视物理实验,以实验带动学生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这一节物理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时,既要教授理论性的知识,又要重视学习中遇到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一个个的物理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定理、概念的理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对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很有帮助,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光的折射、反射方面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实验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具体是在讲台上放置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里面放置七八个装有水的小气球,然后找一个可以射飞针的弹弓,可以让学生依次上台来,从空气向水中射击小气球,当学生射中小气球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这就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比较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学生的试射,会发现大部分的飞针落点都集中在气球的上方,这时要求学生来讨论这一神奇的现象,从而教师就可以以此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折射、反射知识的学习中来。所以,教师要重视学习物理时遇到的实验,并以实验来较为有效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定然会非常大的。
总之,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物理教师所希望看到的,这也是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目标,而要想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角色,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理的运用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以此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我相信在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带动初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祖拥军.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对策分析[J].亚太教育,2015(30):52.
[2]刘永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10):123.
作者简介:
高爱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双溪口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