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2018-07-16薛学军
薛学军,陈 涛
(东营市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东营 257500)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垦利区实施体校与区实验中学联合办学,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负责日常管理,运动员训练、参赛、教练员配备和培训,垦利区教育局负责教学管理、教师配备、教师培训等。体教结合使得垦利区竞技体育得到显著提升,但竞技体育水平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不足首当其冲,后备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垦利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进一步做好体教结合文章,夯实垦利区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后备人才输出重量,攻克发展中的难点和不足已刻不容缓。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东营市垦利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教结合有关资料,参考体教结合的相关文献,了解体教结合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
1.2.2 访谈法 对垦利区在职的部分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垦利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1.2.3 问卷调查法 发放教练员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发放运动员(学生)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对问卷的效度检验,并对问卷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13对问卷所得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垦利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垦利区实施体教结合模式,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与垦利区实验中学联合办学,训练群体为初中在校学生,目前在训人数为91人,教练员6名。项目涉及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5个大项。垦利区现有体教结合学校1所,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基地为垦利区职业学校1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为实验中学、胜坨中学、黄河口中学和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4所,体育特色运动队学校为郝家中学、董集中学和永安中学3所。各级各类学校在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上有所不同,多数学校基于教学目标实现,少数学校目标是为高一级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结合垦利区自身实际情况,在开展好现有训练项目基础上,确立了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为本区优势项目。并与垦利区教育局共同出台《垦利区创建市、区体育特色运动队学校办法》《运动员奖励赋分办法》《运动员输送奖励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校、教练员开展体育训练的干劲和热情。
2.1.1 运动员的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随着垦利区体教结合的深入开展,垦利区各级学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更加明确化,相关训练更加科学化,但由于体教结合在垦利区起步较晚,升学需要、爱好和兴趣是运动员参训的首要动机,这种动机符合运动员自己的利益,同时又与学校利益挂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运动训练的开展,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运动训练的进程。
2.1.2 教练员结构 经过近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教练员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训练水平和工作经验是影响运动员培养的主要因素。经过本次调查发现,垦利区体教结合训练学校教练员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具有高级职称的有8人,中级职称的有19人,初级职称的有26人。
2.1.3 运动队训练 垦利区实验中学严格执行青少年训练大纲,并有各自年度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基本能保证每周不少于4个课时,每课时90min的训练教学。临近比赛多采用赛前3~5周集训的形式。
2.1.4 人才选拔与输送 体校运动员主要来自垦利区,无外地运动员。优秀运动员主要向东营市体校输送。
2.1.5 人才培养经费 垦利区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涉及训练和比赛2种。训练所需经费主要由垦利区财政支持。比赛经费主要由当地市体育局和垦利区财政共同承担。东营市体校为鼓励各县区体校向东营市体校输送运动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政策规定,向东营市体校输送一名运动员奖励教练员1 000元,这是影响教练员训练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2 垦利区体教结合下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2.2.1 训练时间短,效果不明显 经调查发现,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在训练上都能严格执行年度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但体教结合模式下的联合办学学校的培养更偏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难以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2.2.2 教练员积极性不高,缺乏科学训练目前,垦利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相应的管理和训练体制仍有待健全,突出体现在经费不足,教练员积极性不高,教练员的培训和交流机会太少,运动训练理论更新太慢,训练方法较为单一。特别是在训练中不能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对训练效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诊断和反馈,往往造成训练事倍功半。
2.2.3 家长对运动员训练认识不足 家长对体育训练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着体育训练的开展,家长认识问题不只是在本地区,在很多的地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成为一个共性问题。而且,在学校中,往往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也较为突出,而家长对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训练持反对态度,多数家长不愿意自己孩子参加训练,家长不支持或是反对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体育无用,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影响。
2.2.4 体教结合的困惑 体教结合在垦利区起步较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不高、大众认识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垦利区体教结合的纵深发展,如何让社会接受体教结合进而转为大力支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3 结论与建议
垦利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把完善体教结合管理体制,提高体教结合训练水平,夯实体教结合后备人才训练基础作为近期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体教结合的日常管理、运动训练、人才输送、运动竞赛等相结合。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的基础上,不断寻求企业或高校合作,将后备人才培养与输出结合,实现运动员有保障、有出路,提高家长和运动员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支持社会能力兴办体育项目培训,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提供免费培训和参赛机会,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加强体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体教结合工作的目标任务,着力提升体育训练水平,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同时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督查,扎实推进,把体教结合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垦利区竞技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1]郭永东,刘宇平,王真.四川省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金波.沈阳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8).
[3]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