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舟运动与航海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融合与发展

2018-07-16肖亚玲

运动 2018年14期
关键词:龙舟航海运动

肖亚玲

(广州航海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在中国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龙舟运动不论形势还是内容,在中华大地上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地域特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中“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的要求 ,广州航海学院利用“创新强校工程”项目,从2015年开始组建了学校龙舟队,2016年在体育必修选项课中开设了龙舟运动课程。

1 龙舟文化与航海文化的渊源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南方和北方靠近河湖等水域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普遍存在。谈到龙舟的起源,人们自然会想起与纪念屈原有关。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很多。根据专家考证,龙舟起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由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是在长江下游吴越民间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还有一种盛传龙船起源于湖南怀化沅陵。《沅陵千年龙船》一书中,反映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龙船历史渊源。书中收集的104篇文章,科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沅陵传统龙舟的起源、建造、竞赛活动等情况。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 多年。龙舟竞渡在浙江地区有为了纪念曹娥、在苏州有为了纪念伍子胥、在广西有为了纪念马援、在福州有为了纪念王审知的说法。

赛龙舟发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龙舟运动迅速崛起。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列入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体现了团结、合作、包容、同舟共济、顽强拼搏的龙舟精神。它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是对我国传统悠久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更激发出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的核心是航海强国。中国实现航海强国梦,离不开航海教育。实现航海强国必须要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海员,才能在国际海事组织内拥有的话语权,才能拥有强大的商业船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海军。可以说航海文化,包含海员文化。航海文化是航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航海精神、航海制度、航海组织、航海行为、航海物质等方面。其中,航海精神文化,是航海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表现在航海的价值、理念、道德、使命等方面,是航海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升华;航海行为文化表现为海员必须遵守岗位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要有船舶安全意识与海洋环保意识,职业素养方面必须爱岗敬业、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无论是赛龙舟,还是船舶远洋航行,都是处在水上独立封闭环境中,随时可能遭遇的风浪带来的危险,参加者面对困难必须团结一心、不离不弃、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2 龙舟文化对航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广州航海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院校,蓝色海洋文化研究和建设是广州航海学院的特色和亮点,航海文化建设是广州航海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航海体育文化是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海体育在航海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悠久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龙舟运动,恰好为广州航海学院的航海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载体和新的发展契机。

2.1 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与关注

教育不能强迫,需要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参加,在长期的熏陶与影响中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龙舟运动在华南民间十分普及,我们以龙舟运动为抓手,搭建龙舟教学、训练、竞赛平台,通过体验式的教育让学生体会相互信任、团结一致、听从指挥、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龙舟精神。这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教育和影响,是其他教学形式难以实现的,很快就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与关注。

2.2 便于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龙舟文化饱含着中华民族智慧与传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我们将龙舟文化融入到校园航海体育文化的特色、品牌建设中,在青年学生中树立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在海洋强国背景下,广州航海学院航海体育文化建设将龙舟运动放在首位,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已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加改革开放,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需要我们更加具有团结、合作、包容、顽强拼搏、同舟共济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龙舟精神。

龙舟按载人的多少,分为几人组、十几人组、几十人组、上百人组,是一项多人参与的体育运动。再加上入门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要求较低,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龙舟运动,感受运动的喜悦和传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功的体验与愉快地尝试,往往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众多的参与者将各自的感受与体验,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兴趣特点、关注热点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通过口头以及微信、微薄、QQ等形式迅速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和尝试龙舟运动,以达到繁荣、传承、发展校园文化的目的。

2.3 符合专业发展方向

广州航海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坚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服务强校、特色发展。以航海为特色,立足广东,依托行业,面向华南、面向海洋,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遵循航海教育国际性、规范性和国防性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抢抓机遇,与时俱进,为国家和航海事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广州航海学院体育工作方面的举措是通过航海体育文化的建设,让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尽快成长为航海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更好地满足航海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为航海院校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海员是一项艰巨任务。根据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由于海员职业的特殊性,每年海员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研究发现,在离职的海员中,缺乏对海员职业的深刻认识、没有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意志品质不够坚定、缺乏奉献意识、团队意识不强的大有人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专业学习中虽然也有涉足,却不能发挥根本作用。航海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载了丰富的航海文化色彩的职能。以龙舟为切入点的航海体育文化建设,正好可以有的放矢地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龙舟运动强调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培养。好的习惯,只要长期坚持,就会成为好的意识、好的品德。长期的龙舟运动训练,必然会强化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因此,我们采取扩大学校龙舟队、学生龙舟协会人数,增加龙舟课程开课班数,使更多的学生参与龙舟运动;采取增加龙舟队训练次数和学生龙舟协会课外辅导次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学校和地方共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和参赛机会;采用岸上和水上模拟训练、湖中抗阻训练、河涌和珠江实战训练等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相互信任、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同舟共济、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航海人精神。

3 基于龙舟文化实施航海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龙舟运动作为航海院校体育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3.1 突出平台意识

在搭建龙舟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建设平台时,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它与航海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还是具有很大区别。可以借鉴龙舟运动的民间性、地域性、群众性等特点,达到校园航海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和要求,但绝不能替代或等同于校园航海体育文化的建设。我们培养的海员,工作环境和自然条件都很恶劣,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需要具有超前意识和风险意识。因此,在开展龙舟运动中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重训练和比赛的过程,轻结果。不要过多强调比赛的输赢,而要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更多关注团队的和谐与壮大;不要展示个人英雄主义,而要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通过龙舟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平台,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学校航海体育文化建设融入到活动的各个阶段,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2 注重整体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目的是要被教学者主动接受教育思想,学会行为规范,并自觉持续坚持这种改变,最终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是有过程的,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还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可控空间。开展龙舟运动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高校开展龙舟运动与民间或社会团体不同,一定要依托学校的整个校园文化大背景,龙舟的喷涂、命名、训练和竞赛场地、宣传标语、竞赛主题、举办时间、训练计划等都要全盘系统整体进行谋划。以龙舟运动为载体和切入点,统筹设计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加强素质教育,为国家和航海事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3.3 要紧密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紧密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谋划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统筹规划龙舟运动在校园的开展。通过龙舟教学、训练、竞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自觉、自愿接受体育教育和感受健康文化的机会,从而树立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开展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活动。

猜你喜欢

龙舟航海运动
屈原 端午 龙舟
大航海争霸
龙舟
《金娃——龙舟》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