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2018-07-16卜国超刘凝宁
方 正,卜国超,刘凝宁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北京 100094)
2009年中国体育报一篇名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的文章,深刻指出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在日复一日地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时,更应该思考确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方法,改善这一局面。
1 北京市海淀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目前,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除灵敏素质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在肺功能的监测中,肺活量平均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上升最快。从各群体营养状况检出率趋势,从中可以看出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逐年降低,正常体重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增加,主要因为超重和肥胖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2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因素
2.1 教育改革的不彻底导致学生没有减负,而是换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并提出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h。但由于升学压力,课外补习班、辅导班等校外机构,学生、家长仍然趋之若鹜,学生的健康被严重忽视。
对笔者所在学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1周7天,在校外机构上课的学生,其中5次以上(含5次)的占20%~25%,3次以上(含3次)的占50%~55%,仅10%左右的学生没有在校外机构上课,其原因多数为经济原因。另外在访问调查中了解到,在北京四中上补习班的一个学生,自从上学以来从来没在家住的社区里玩耍超过半小时,课余时间报满了各种补习班,有时晚上写不完作业,就早上起床之后再写。试想孩子们哪里还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2 体育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误区
为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全面展开,一线体育教师正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一定要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中曾指出:体育课必须要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体育课的基本运动负荷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的目的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身心健康。虽然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变得精彩、丰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备受体育教师的青睐。但也出现了“体育课不像体育课,反像文艺表演;不像是技能教学,倒像是在杂耍”。40min课后,学生面不改色、心跳没加速。长此以往,耐久跑的耐力没了,体操的协调性没了,投掷的力量没了。试问,这样的体育课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能不下降吗?
2.3 怕出意外,在体育课上教师如履薄冰
害怕出现伤害事故,也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调查几所小学的体育课开设的内容情况看,大多数小学的体育课已看不到技巧、跳山羊、低单杠和掷垒球等教学内容。原因是以上内容易出现伤害事故,体育教师怕上,怕承担事故责任。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带来的是更大的恐慌。孩子的身体素质是一拨儿不如一拨儿,而学生猝死事件也屡见不鲜,无限伤感的家长和有口难言的学校在索赔问题上进行着“战争”。
2.4 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的淡薄,社会对体育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偏见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更是20世纪长喊不衰的口号。现在学校和社会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普遍存在着重智轻体的倾向,有的学生受家长思想的影响,觉得“学习好则一切都好”。 只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把课余甚至体育课的时间大多花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的学生怕苦怕累,不愿从事耐力性或剧烈的体育运动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很难一时半会儿就能纠正过来。
2.5 父母的娇惯也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原因之一
尽管不同的家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却存有许多共性特征,其中有许多特征制约了学生的身体发展。例如,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得懒惰、脆弱、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目前80%以上的家庭都拥有汽车或摩托车,学生上学方式由走路转换成坐车。看似节省了上学的时间,但却更进一步减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宝贵机会。家长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过度关注,使得学生的身体、心理承受力大大减弱。
2.6 多种娱乐方式的兴起
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使得电子娱乐设备被广泛推崇。传统的户外活动如扔沙包、跳皮筋、踢毽子被ipad、网络游戏取代,更加缩短或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势必会下降。
3 增强小学生体质的对策与建议
3.1 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大改革力度
(1)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实践环节,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评价要始终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继续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落实学生每天1h体育活动的要求,在全国中小学中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3)改革学校体育效果评价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3.2 转变国民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其原因源自于家长、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果要解决全面改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首先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切实唤醒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的体育价值观,为保证新课程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3.3 加强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
学校运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匮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体育器材,如体操类使用率不高,学生选项集中在篮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尤显得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添置、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保证参加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环境。学校也要争取更多的空间供孩子们玩耍、锻炼,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4 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实施程以来,学校开设了多个选修项目以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可能不够,这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不仅要能教自己的专项,可能还要教自己不太擅长的项目,动作完美的示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高”才能“为师”。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和人格魅力,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5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3位。这些情况说明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形成运动的爱好和锻炼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入手,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3.6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9年或12年的学校体育只能暂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据调查,有60.4%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习惯。记得有一句话:“把教师教给你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就叫素质。”我们也可以说,把体育教师教给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是体育意识、能力,这是比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内在东西,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
3.7 正确对待意外伤害,进一步完善保险机制
在对待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上,许多学校的管理出现了过激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或减少到最低程度,不出大事故,但是体育运动与伤害事故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参加体育锻炼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不能因为会出现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向停止体育运动。倘若如此,交通管理部门也应该宣布停止使用会带来事故的交通工具。这是消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建议国家教育部门逐步完善对学生的保险机制,将事故风险纳入市场化运作,而改变长期的家长和校方纠缠不休的局面。
4 结 语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结果持续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扭转这一不利形势呢?应确保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锻炼时间,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应通过自身积极地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与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J ].中国学校体育,2007(1).
[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 ].中国学校体育,2006(10):7-8.
[3]李中文.孩子的身体素质何以下降[N ].人民日报,200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