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体育学科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7-16

运动 2018年7期
关键词:立德核心学科

刘 俊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迎河中学, 安徽 淮南 232261)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争夺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课程深化改革被提出来之后,2016年上半年,中国教育学会又一次出炉了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征求意见稿 》。于是,“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一时间便成了教育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研究。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在《意见》中明确了核心素养那就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其终身发展的,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主要突出强调了个人方面的修养、对社会的关爱和对家国的情怀,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素养”一词的内涵比“知识”和“能力”的涵盖范围更广了。21世纪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升级换代。核心素养来对培养目标进行梳理,解决之前教育中“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偏失问题”。《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必修课程,是学习时间最长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乃至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体育学科应承担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1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体育学科培育的重要核心素养

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增大学校健康教育的力度,健康教育要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从而使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纲要》中提出,要把中小学作为重点目标,以此来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从而积极推进健康体育发展。其他相关学科要与教育相互结合、体育学科与教学相互结合、室内教育要与室外教育相互结合、经常性要与集体式相互结合的健康教育新模式。在《纲要》中提出,2030年之后,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配置和器材配置率都实现达标,其达标率要达到100%,处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要达到3次以上,并且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强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现达标,优秀率要在25%以上。以上种种无不彰显“健康第一”思想是体育学科重要核心素养,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1.2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体育学科培育关键的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相继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方针提出,坚持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要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意见》中提出的课程的改革和立德树人,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重智轻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创新精神不足,以及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方面……教师的全面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的出现。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践中同样存在课程改革、教学过程、师德师能等方面不能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诸如,很多学校对学生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课程计划开课,也未能按要求开发校本课程;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惜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做到严格监管教学过程;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满足完成教学任务,仅仅实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等等,而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所以,用“立德树人”来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还远远未能达到。

2 学校体育学科如何落实“健康第一”思想

2.1 强化制度上的落实,提高“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先后2次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目的都是同为学生体质下降、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是以牺牲巨大社会代价所换取的,但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次《纲要》确立“健康第一”思想,是对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功能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对体育社会功能反映,更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来因体质衰弱受到屈辱和排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强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作为政府决策层面,将“健康第一”思想以文件、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起来;作为管理部门要强化落实,学校要组织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健康第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2.2 “健康第一”思想在操作层面是学校体育对“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应答

身体健康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工程,是构筑核心素养的基石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一个人的健康不只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交往能力上都是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它包括很多,是广泛的,更是多元化的。社会适应性状态的好与不好,与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紧密相连,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所以,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严格按照要求,首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其次强化课改、教研、教学过程及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形成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等;再次是加强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指导,并在制度上加以保证,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实现;最后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工作,确保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

3 学校体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3.1 体育教学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体育教学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并以此为导向,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同时应浸润于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还要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吸收并借鉴世界体育先进文化思

想理念及方式方法,做到为我所用。

3.1.1 充分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与规律紧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具体实施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上,最终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到,从而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3.1.2 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转变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从单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转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查 。而在所有核心素养要素中,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要素,它是学生必备的也是最重要的品格。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应放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现今,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力增强,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人们失去了文化认同,同时也就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因此,应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强化师德修养,弘扬敬业乐教精神,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增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行动上转变作风。

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做到“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真切的仁爱之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渊博的学识”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努力。其次,作为体育学科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育教学过程要责无旁贷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树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应该具有的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并时刻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这些核心素养,学校体育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德树人”的任务,培育具有良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

3.2 学校体育学科应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未来的能力的培育

倘若把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做一个金字塔结构的话,那么在这个复杂构成之中,塔尖位置无疑就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它与创造力直接相关联。塔基部分则应是,由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搭建组成的基础结构,这些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要素;而塔身则应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它对实践创新形成具有直接支撑的作用。现代学校目前务须解决的问题是,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转化为实践中的创造力。换而言之,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和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形成之本都来自于文化素养,其源头之水来自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这二者必须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应有的创造力。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始终都不能偏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的前进正轨。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始终贯穿学生生涯中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必修学科,也是教育年限最长学科之一,并要终身学习。因此,体育与健康应该承担也完全能够承担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任务;况且体育与健康课程因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也是最适宜融入德育教育的学科之一。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其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目前在体育学科教学实践中运用较少、手段单一,课程开发还远没有跟上。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体育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

4 结 语

聚焦于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由过去重视培养“考试技能”,转移到重视培育“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应充分遵循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目标要求,身为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自觉形成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使之具备为适应未来社会所拥有的基本条件,更能够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学会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素质。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和亲身实践,掌握运用健身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够参与体育、融入健身体育活动中,实现对体育的需要;通过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别开生面的乐趣、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对增进健康的身体需要;在健身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用自身的实践去获得自尊、自信健康心理,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满足自信地从事身体活动、愉快地投入学习生活的心理需求。因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把每节课的运动知识与技能真正落到实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进一步加大对学生身体、心理、品德、个体社会化、体育实践和创新等不同方面的培养,确立“健康第一”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不断努力进取,以体育育人,以身体践行,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10.

[3]乔德金.每个孩子都是学校的骄傲[J ].教育, 2016.

[4]朱荣.地方师范学校通识课程实施研究——以重庆市某师范学校为例[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5]封安保.雾里看花不如稳步前行[J ].江苏教育,2017.

[6]盛雅萍.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上海市大同中学基于文化建设的核心素养培育[J ].江苏教育,2017.

猜你喜欢

立德核心学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