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
2018-07-16郑华艳王先达
郑华艳,王先达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1 竞赛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竞赛法其本身所具有的竞赛性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上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竞赛法,可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运动中。目前,中学生在校生活基本是在学习中度过,在体育课上一部分同学就想休息、聊天,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不愿参与运动。而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竞赛法运其中时,学生就会在竞赛刺激下产生一定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促使学生慢慢对体育锻炼产生好感,之后便主动去参体育锻炼。
1.2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对中学生的教育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正处在青春期,正是培养矫正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对事情的判断能力还非常差,他们对好的、坏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是相同的,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必须对这一特点开展教学,对学生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团结意识、顽强勇敢和对事物的判断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竞赛法在对学生这方面教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例如,在排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在场上的较量,为了比赛的胜利双方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到团结的重要。而且在体育比赛中还需要顽强的意志,当比赛结束后教师通过这次竞赛对双方队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通过竞赛映射生活学习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习,通过亲身体会到的思想品质教育远比通过生硬的知识点快得多。当他们在这样的方式下体会到之后,无论他们在什么事情上都会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到最好。这就是竞赛法的重要价值,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学习到了思想道德教育。
1.3 有利于加快技术技能的掌握、巩固和提高
竞赛法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对加快技术的掌握有着较好的作用,因为在竞赛中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取得胜利,当学生对胜利的渴望越来越高时就会出现超水平发挥。所谓超水平发挥就是在基本教学中达不到的标准,学生在为了胜利努力时,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就能让学生对自己本身的技术进行提高,竞赛过程中学生间相互学习,在看到别人如何能做好的同时进行自我提高。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不仅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而且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巩固和提高也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而当学生沉浸在这种刺激中时他们的注意力会变得非常专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能力就会变得非常强,再通过教师的观察指导,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就能加快技术技能的掌握、巩固和提高。
1.4 促进了学生身体成长,提高了人体机能
在竞赛中学生间通过对抗所产生的刺激能够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这种兴奋能使人精神饱满,并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到来,可以让身体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运动,进而提升人体机能的。在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当身体成长过快时就会出现弊端,学生的心肺功能在身体快速成长下会出现跟不上身体本身的消耗状况。当学生在一种有着相当竞争性的竞赛中,学生的身体会出现兴奋刺激,在这种兴奋刺激下能够让身体处在兴奋状态,进而潜在地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成长。
2 竞赛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2.1 在学生掌握一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比赛
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进行教学时,必须是在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该竞赛的运动条件和该项竞赛的体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当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能一开始就运用竞赛法,在需要运用竞赛法时教师必须知道所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在掌握了的前提下才能应用。如果学生在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竞赛法,在没有掌握的情况下运用竞赛法会让学生所学的动作变形,失去了在竞赛中学习的目的,而且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进行竞赛还可能因为疏忽出现教学事故。教师在运用竞赛法时还必须知道,自己所选的游戏是否符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所选的竞赛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符合,就失去了竞赛法教学的意义。
2.2 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决定竞赛内容的难度
竞赛法是一种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成绩比较快的方法,但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时期运用什么竞赛方式进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的初期,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竞赛必须是能够让学生改进和提高动作的竞赛,而且在这样的竞赛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不要选择竞争性太强的方式,而是在比赛中看谁掌握的动作更标准。而且在不同的教学内容里还要确定比赛是个人赛还是团队赛。当学生的动作已经熟练掌握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对竞赛性比较强的比赛,在这种比赛中,比的是看谁掌握得更好,让学生间相互对比,在对比中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竞赛中更加快速地提高该教学内容的成绩,在能够让学生间有了对抗之后,学生就会反复地进行比赛练习,就能在反复比赛中提高,还能在较强的竞赛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3 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合理分组
在运用竞赛法的教学中必定会出现分组,在这种分组比赛时一定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竞赛法的运用本身就有着胜负之分,所以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就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不能再使用传统的分组方法,因为那样会直接影响竞赛的效果和学生参加竞赛的氛围。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法时总会出现当分组结果出来后就能够得到竞赛的结果,这样竞赛法的运用就显得有些失败。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就要想到应该如何进行分组,如何才能让各组间的竞赛存在偶然性,这样做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竞赛中,而且还不会因为个人实力较差而不想去参与比赛。
2.4 注意安全,避免因急于求成造成教学事故
当教学中进行任何体育竞赛时,安全问题都是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就会出现教学事故,因为在运用竞赛法进行教学时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对抗性,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将安全问题考虑到,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当所涉及的竞赛需要器材器械时,一定要提前对器械的安全系数进行观察、试用,及时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在学生进行比赛之前必须进行热身,以免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身体受伤,还要在竞赛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状况,以免学生因为竞赛的胜利而忽视其身体的状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竞赛法的作用。
3 结 语
竞赛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加快巩固技术技能的练习效果、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的身体成长提高人体机能。竞赛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必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决定竞赛的难度, 另外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合理分组。体育教师要掌握这些策略并合理应用,让竞赛法在教学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周定良.体育教学中巧用竞赛法 [J ].体育教学,2002(1).
[2]黄琳,邓玉娟. 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体育科学,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