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中的互补

2018-07-16崔振宇

运动 2018年14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技能

崔振宇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二者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但都服务于受教育者体育理念转变与良好的体育技能和习惯的养成,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现代体育教育改革要想持续稳步向前推进,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明确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之间现实良性互补。

1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内涵

1.1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旨在发展学生体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一种专门性的体育活动,也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在相关教练员的指导下,由某项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为主要参与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某种形式的体育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的体育成绩。其基本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组织性、运动负荷较大、运动过程激烈等,其基本形式为练习,主要训练内容包括技术技巧练习、战术练习及意志力等方面的内容。

2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互补的可能性

2.1 体育教学中本身即包含教学与训练2个方面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任,这是学校体育教学质的规定性。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原理,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借助于教学这一基本途径,同时必须要遵循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此外,为了使学生不断提升身体素质,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其又必须依靠于一定的体育训练,体育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仅仅依靠几趟体育理论课是无法想象的,还必须借助于相当程度的体育训练,这可以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同时,由于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这也使得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训练则属于从属地位,这在当今学校体育教学中是普遍客观存在的。

2.2 运动训练中也包含大量的教学成分

从对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分析中不难看出,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是完全不同的,相比于体育教学来说,运动训练的专业性和竞技性特征更为明显,其所针对的对象也主要为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群体,主要服务于竞技体育的需要,这种训练根据训练的目的可以大致分为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2大类,其中体能训练主要包含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技能训练则主要是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方面的练习。就运动训练而言,其主要是专门针对竞技体育而言的,而体育教学则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来说的,从这一点来看,似乎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并无联系,但是事实上,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体育教学因素,而且更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体育教学在运动训练的训练模式建立、训练目标确立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关键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运动训练中的教学因素也有利于运动员的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应该具备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的出众的体育技能技巧,更在于他们拥有较高的体育智慧,聪明的头脑,而这仅仅依靠单纯的运动训练是不可能实现的。以当前美职篮炙手可热的勇士队为例,该队能够在近4年内获得3座总冠军奖杯,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联盟顶级的球员、出色的教练团队,也与勇士球员拥有出色的篮球智商不无关系,拥有了出色的篮球智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战术,尽最大努力在场上帮助其他队友,建立起球队的赢球体系和文化;反之,如果没有足够的篮球智商,即使球队天赋爆棚,也很难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而这一点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要对运动员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无疑需要通过“教育”的方法,这与学校体育教学是十分相似的,所不同的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学”的主要形式依然被融入到训练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教学”在运动训练中确实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竞技体育的逐步发展和人们对于竞技体育消费需要的不断提升,运动员身上的运动训练负荷和压力也在不断提高,无形中就使得人们忽视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单纯注重技能技巧的提升。这在当前各类竞技体育的训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就是运动训练中的“教学”与“训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毕竟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并承认运动训练中“教育”因素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尽管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并不表明二者之间是绝对对立和独立的,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到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妥善处理好此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互补分析

3.1 体育教学可以借鉴运动训练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提升体育教育质量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体质,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靠体育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体育技能的培养和养成。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长期参差不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训练方法不科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基本功,为今后的体育技巧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体育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借鉴专业运动训练中的一些训练方法,巧妙地经过改造后移植到体育教学课堂中来,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控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篮球教学的起点较高,不注重学生对于篮球基础技术的掌握,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因此,可以充分借鉴篮球专业训练中的控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如标志桶、大型跳栏等,利用这些教具在职业球员的训练过程中应用得较为普遍,且效果较高,教师可以借鉴这些训练方法,有效提升篮球教学质量。

3.2 学校体育教学可以借鉴运动训练在体质提升方面的有益做法,有效提升学生体质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条件之一。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中就存在着提升学生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之间的矛盾,如何能够通过体育教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现实任务之一,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体质过程中表现得长期无力,我国在校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有效提升学生体质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从运动训练中进行借鉴,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锻炼学生体质的有益的具体的方法、途径等,有效提升在校学生身体素质。

3.3 运动训练可以借鉴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促进运动训练平稳有序开展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方面,必然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遵循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其次才是体育教学的自身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体育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一般来说,学习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教育规律主要有:(1)循序渐进原则,即体育教学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有序安排,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不可急功近利,超出了学生能够接受的一般水平;(2)因材施教原则,即体育教学要把握面向全体学生,但要注重学生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等,这些教学规律对于运动训练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前所述,运动训练主要服务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则以创造最优的体育成绩,夺取胜利为主要目标,这就使得运动训练过程中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运动员在体能、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潜力,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观赏性;而随着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发展,许多教练员或赛事组织者为了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盲目提升训练量,提升运动训练强度,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运动员倒在赛场上的悲剧。例如,2017年9月8日,中国篮球联赛NBL的比赛现场上,沈阳东进男篮队员,身高2.12m,生于篮球世家的运动员武强就因为突发心脏病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在整整抢救1天后最终去世。而医生的诊断结果则表明武强的去世和其身高及大运动量有关,这就十分鲜明地指出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训练规律来进行,而这恰恰是运动训练可以向体育教学所借鉴和学习的。

3.4 运动训练可以借鉴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品质,提升运动员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功利化趋势逐渐浓厚,竞技体育的终极目标已经被异化为取得最好的成绩,以及与之相伴的金钱、地位等,这也由此导致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功利化、肤浅化,即一味地单纯追求对运动员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养成,这是当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之一。而所不同的是,学校体育教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及综合素质的养成,并探索出许多有益经验。

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优秀运动员的养成不仅仅是有着该体育项目中出众的技巧,同时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取得成功。因此培养运动员不应仅仅将目光放在对其运动技术的培养上,还应该同时着眼于其他方面,如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在日常运动训练过程中借鉴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做法,一手抓运动员的业务素养,另一手抓运动员的其他方面素养,潜移默化地提高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能力素养、心理素质及个人修养等素质,只有运动员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4 结 语

尽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二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在许多方面仍有互通和可借鉴之处,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构建起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机制,更好地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这是摆在相关体育部门和学校之间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技能
高级技能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画唇技能轻松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