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保山学院大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调查研究
2018-07-16杨晓妮赵明阳
杨晓妮,赵明阳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健康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革。从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健康是由神决定的,到工业时代人们认为健康像机器,只要能动就是健康的;直到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健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微生物、病毒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195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进行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状态,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分别从3方面对健康进行了界定。后来,道德健康又纳入健康的范畴,于是衍生出四维健康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中国背景下保山学院大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输入“大学生”“健康”等关键词,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与本文相关文献10余篇,结合大量图书,梳理研究思路。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专门研究健康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分别采取电话访谈和当面访谈的方式,并做好访谈提纲,对本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咨询。
1.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取整层抽样的方式,分别从保山学院2014级、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中各抽取300人,共计1 200人,其中男生571人,女生629人。在参考了大量国内研究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请专家修正,进行信效度检验后用于调查使用。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并努力发现趋势,最终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健康状况的认识
据统计,在参与调查的1 200名学生中,有391名学生认为自己是健康的,186名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534名学生选择了亚健康状态,而89名学生选择了不太确定。由此可见,只有32.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健康的;有15.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己正处于亚健康状况。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应该是一生中健康状况最好的时期,究竟是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估不够准确,还是对健康知识不够了解呢?对问卷内容“你对健康知识了解多少”,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解一些,但不是很全面”,此选项女生多于男生;大多数男生选择了“了解不是很多”。对获取健康的途径选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获取”。由此可见,在高校,女大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度高于男大学生;学生渴望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很难满足,于是网络学习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从其选项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是不够系统的。
2.2 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是决定性因素,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中有7人肢体存在一定的残缺,均认为自己不健康。另外,生活方式、环境、卫生服务的获得性等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参与调查的1 200名学生中,有854名学生认为遗传是影响健康的因素,967名学生认为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有678名学生选择了环境和601名学生选择了卫生服务的获得性。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在“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选项中,716名学生选择了不够健康,只有218名选择了很健康,266名选择了还可以。统计得出,大学生列举出的不够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喝酒、抽烟、不爱运动、喜欢吃麻辣食物、心理调适能力不强、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玩手机的时间太多、沉迷于网络游戏、喜欢点外卖、营养不良等。
2.3 在学习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后,再次确认健康状况
学生在问卷上学习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后,再次确认自己的健康状况,有198人选择了健康,56名选择了疾病状态(不健康),946名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况,既非健康也非疾病状态。相对于第一次选择健康状况,选健康的学生人数少了,选择疾病(非健康)状态的学生也少了,相反,选择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却大大增加,占调查总人数的78.8%。亚健康状态本身是身体衰老的症状,但是却在大学生中大量出现,是不正常的,这可能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高度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飞机、汽车、摩托车、摩拜单车、滴滴打车等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饿了吗”“美团”等外卖点餐服务减少了大家的出行,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大学生提前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2.4 健康课程方面
在问卷中,“如果学校开设相关健康课程是否会促进大家的健康状况”选项,1 200名学生中有1 008名选择了会的,119名选择了不太清楚,73名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改变。据调查数据显示,8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健康课程系统学习健康知识可以有效促进大家的健康状况。“你希望健康课程以哪种方式开设”,54.2%的学生选择了通识必修课程,选择通识选修课程的学生占31.2%,其他学生选择“无所谓”。选择通识必修课程的学生反映,学校选修课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可能会存在想选的课程选不到的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不多,而且只要是通过网络获得的知识是不系统的、零散的;女大学生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多于男大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认为,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但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在了解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后,大学生健康状况堪忧,选择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却大大增加了,占总人数的78.8%;学生认为学校应将健康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2 建 议
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栏、选修课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辅导员、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监督,使其多参与室外体育运动,减少学生玩游戏、上网时间;学校应重视体育课,增加一定学时,每年定期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