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8-07-15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高 彦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千百年来,从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工业,时代的变迁留下了不变的“工匠精神”。尤其是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调提及“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更是成为了中国国内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是“工匠精神”在不同的社会及行业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比如酒店服务行业,不同等级的厨师、调酒师对其工艺的追求与坚守的态度就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

一、“工匠精神”释义

何为“工匠精神”?百度百科词条中的解释是:“工匠精神”一般是指能工巧匠们对自己的产品或作品进行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目标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日常工作中,“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工匠们通过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的卓越产品。具体到个人层面,既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欧洲,德国的机械制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家族寸寸打磨,精雕细琢而成。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二、“工匠精神”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性

(一)“工匠精神”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提档升级的需要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传统行业的人力工作被机器人所替代,但是工匠大咖们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质是其机器人无法替代的。现实社会中的各传统行业都离不开具备高素质的一线工匠型人才。比如酒店服务业许多传统岗位都隐藏着特有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特质,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才能胜任,而要造就一大批传统行业传统岗位的准工匠人才,就必须重视职业教育的作用所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是担负培养酒店服务行业高素质工匠人才的极佳场所。因此必需让“工匠精神”在高职酒店职业教育中扎根,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

(二)“工匠精神”是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各行业企业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把重点放在培养酒店业技师和高级技师上,除了要培养学生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坚决克服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据行业数据显示,大部分星级酒店企业对新招员工的要求除了上岗必需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视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增强其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抓手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近代的苏绣、景德镇陶瓷等名扬海内外;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令人骄傲的“两弹一星”、深海探测、超大型计算机等等,都少不了“工匠精神”。正是成千上万个工匠的呕心沥血,才使许多中国品牌在全球叫响,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对于身处“互联网+智能化”浪潮席卷中国所有传统行业之中的酒店服务业来说,危即是机,此时“工匠精神”不仅要有扎实的质量,更需要有开创性的创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适应难和企业招人难、选人难的大变革形势下,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质量的好坏,而工匠精神正是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应列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抓手。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当今多元的社会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应该有人喜欢才对。但是,长期以来,大致社会,小到家庭对“酒店服务行业”都存有一定的偏见,不少家长、学生都认为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让酒店服务业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不能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它,否则谈工匠精神就没有意义。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解决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既要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又要让学生领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里借用法国作家卢梭的一句名言:“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切实培养好学生的工匠精神,一是要建立一个以名师工作室为龙头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二是要引进行业标准来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三要通过师表的言传身教来育导学生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便无从谈起。特别是针对90后、00后的新型大学生群体,培养工匠精神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还要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要教育学生在入职酒店服务行业之初,不能太过计较个人的收入与得失,千万不要养成“将就”“应付”的坏习惯。学习之余,还要善于思考,学会总结,从而学会创新,这样才利于养成严谨、求精的敬业精神。

(三)理实结合,持续渗透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迫切需要那些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作有力支撑;而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和德育课、专业课、专业实训、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校中店、店中校”建设,多让学生参加贴合酒店实际的专业实训,让学生将“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的理念渗入到教学实践中,融入到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体系中,在校企合作“无缝对接”中培育出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围绕高职酒店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讨论,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均可与行业对接,都能搭建出方便学生出彩的成长舞台,持续努力之下定会让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实效性和长效性。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