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与执行着力点

2018-07-15刘仁莉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公立医院科室

刘仁莉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财务科,四川 成都 611730)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指在医院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规划医院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考核。首先,预算管理可以细化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一个概括性、方向性的规划,要实现战略目标,就需要对目标进行细化,制定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在人工、医药物资、收入方面的预算。其次,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公立医院一部分的经费来自政府财政,但主要还是依靠医疗服务收入,控制医院的经营成本至关重要,预算管理细化了各环节中的成本费用、整合了医院的资源、提高了医院人员的成本意识。最后,通过对各部门人员的业务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监督考核,确定奖惩标准,提高医院业务的执行能力,但目前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的制定脱离医院的自身状况

预算的制定是由医院的战略目标作为引导的,然而在预算制定的过程中,由于预算的人员缺乏专业性、领导重视度不高,导致对于医院的战略了解的不够透彻,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收入和支出分配不合理,一方面浪费了资源,一方面限制了发展。进行预算的制定,主要是根据战略规划,给各部门下达的一个指标,通常包括设备、药物、人力、收支等,资金是预算的关键,医院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财务预算,而很多公立医院在制定预算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医院的财务承受能力,仅仅是依据领导个人意见或规划进行预算编制,这就造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支持,达不到预算的目标。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在制定好预算之后,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预算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大多数的医院预算制定都是由财务部门兼任完成,而财务工作人员对于预算制定的专业能力不足,预算的制定工作不够完善,同时由于财务部门受权限的限制,对于预算的监督管理以及协调管理在很多方面无能为力,而医院的很多领导都是从临床研究走向管理岗位,对预算的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在考评工作中没有与预算相结合,对于医院运行中出现的超支或者是结余没制定对应的奖惩办法,预算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

(三)预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医院的预算管理是以金额数量来进行表示的,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状况,将人力、药品、医疗设备等转化成具体的金额,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全面的反映成本。目前医院的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环节中,增量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根据往年的历史数据来确定未来的指标,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为医院的内部情况和外部情况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医院的战略和经营活动发生较大的变动,或者是医院的外部环境如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合理性。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从2004年开始实行预算管理,在2006到2007年期间发生较大的亏损,经过分析,发生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广东省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调整,而医院在预算管理中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四)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问题,预算的完成水平取决于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预算的执行是指根据各个部门的预算规划,组织公立医院完成各项预算目标。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预算执行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虽然医院的预算部门对于预算的制定非常重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经常随意扩大开支、提高费用的标准,导致预算与执行之间严重分离;其次是公立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预算中可能涉及到公共的问题难于解决,当遇到一些经营情况或战略变化时没有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最后是公立医院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对于各部门出现的超支或者是结余现象,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导致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尽责,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三、公立医院完善预算管理措施的探讨

(一)按财政预算与公立医院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预算

预算的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内外部情况,医院的内部情况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医院的发展战略,要充分掌握医院的历史数据、发展规划和经营状况,预算编制人员一方面要认真研读医院的发展规划材料,向领导请教,一方面要向各部门详细了解经营状况、需求和困难,以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第二,医院的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指医院一定时间内的支出计划,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各个部门的预算金额总数不能超过整体的财政预算,避免由于资金不足造成项目的搁置,预算人员要根据各部门情况合理地分配预算金额,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对于外部情况,主要是考虑国家的政策、经济状况等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国家政策,当前政府正在进行大幅度的医疗改革,以前公立医院的很多制度、标准和规划都可能进行改进,所以必须全面掌握相关政策可能对公立医院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改变预算的方法,对于经济因素,需要把握相关药品、设备的价格变化,供货来源,做好充分的应对方案。

(二)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为了实现医院的全面预算,应该建立由医院-各个部门-科室组成的三级预算管理体系,由院长和预算管理委员会担任一级的预算管理机构,由各部门负责二级管理机构,科室为第三级的预算管理部门。第一级负责医院战略的制定和审核,协调预算制定过程中的矛盾,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评价,并且组建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各项支出的具体审核,如果要产生预算之外的支出,必须通过第一级部门的审核同意。第二级负责具体规划本部门的各种开支,由预算小组将预算目标下达给各部门,各部门再将指标分配到各个科室,并对各个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查看。各科室应该有专门负责预算的管理人员,对于科室内各种开支作具体的规划和监管。

(三)预算管理方法的改进与革新

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对预算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目前预算管理方法中暴露的问题,必须进行对应的改进和革新,首先,为了更好地反映开支状况,对于一些诸如药品、一次性医疗工具不仅在金额层面去计算,同时也要用数量层面去计算,对于一些差旅费要应用弹性的预算方式,其次,预算管理要注重灵活性和协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经营的一些变化及时地对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提高预算的适应性,最后,预算管理方法的改进不仅是具体执行方法的改进,还要重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通过引进HRP系统可以完善预算管理的工作,HRP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可以涵盖医院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战略规划的分解,同时与外部的实时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人、资金、物质、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整体的预算管理质量。

(四)完善的预算监督管理体系是公立医院预算工作的保障

预算的制定只是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执行。首先,医院的各级领导必须重视预算管理,体会到预算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在重视预算编制的同时,加强预算的执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负责预算的制定和管理工作。其次,严格控制各项的超支和结余,努力实现各种开支按预算目标进行,如果需要超出预算的支出,必须经过预算部门的审核批准。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将科室的收入与预算的完成情况挂钩,使预算真正的到落实。

四、结论

良好的预算管理可以优化医院的内部控制,促进医院的发展,当前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引起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结合当前的医疗改革政策和自身的发展情况,加强医院的预算制定和管理工作,让预算管理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相信只要医院付出努力,预算的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公立医院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